习近平新时代多党合作重要思想的发展逻辑及其内在特征

2020-01-16 23:29黄智春
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多党合作民主党派政党

黄智春

(华侨大学,福建泉州362021)

多党合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统一战线的重要领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旨在将各民主党派紧紧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顺应国内外政治发展的新形势,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研究中国现实问题,逐渐形成一套全面化、系统化的理论体系。习近平新时代多党合作重要思想是新时代中国政治文明发展实践的理论提炼和经验总结,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多党合作事业提供了基本遵循和方向指南。正确认识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多党合作重要思想的发展逻辑及内在特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汲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植的沃土。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根源。在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中,中国共产党注重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其与中国多党合作的实际相结合,以传统文化滋养现代政治文明,进而促进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发展完善以及新时代多党合作重要思想的生成。

(一)以“和谐统一”作为处理政党关系的根基

和合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沃土。不同于其他各种政党制度处理政党之间关系的方式,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和合文化对整体性的、辩证性的思维方式的强调,注重共产党与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与民主党派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以及相互耦合,这种“和合”状态更加推崇多元化,是多元化上的统一,在统一前提下的多元化。历史证明,政党制度作为西方政治的舶来品,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必须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相契合,必须根据中国政治文化土壤进行创造性的转化。民国初年全盘仿效西方的竞争性政党制度并不为民众所期待,其与民主政治背道而驰,甚至比前清封建制度更加腐败。国民党的一党专政滋生政治腐败、经济低迷、军事无能、民生凋敝,最终被人民所遗弃。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主动保留了民主党派,确立的多党合作制度正是对中国传统和合文化价值理念的传承。这一制度“符合中华民族一贯倡导的天下为公、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等优秀传统文化,是对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贡献”[1]。

(二)以“和而不同”作为多党合作的哲学基础

“和谐,从本义上解释,是指矛盾着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达到统一而出现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自然界内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以及社会内部诸要素之间实现均衡、稳定、有序,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2]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强调的“存在差别是联系的前提”相一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概念并不是强调事物之间的完全统一性,而是以承认差异性、多样性和矛盾性为前提,在重视差异的同时协调差异、弥合差异、克服差异。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寻求的也不是政党之间的“清一色”的相同,而是“有差别”的统一。各民主党派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同时,也要保持自身的自主性和独特性。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在根本利益、共同目标一致的基础上,存在着具体利益和思想观念的差异:中国共产党始终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而民主党派更多的是代表其所联系的阶层、群体的具体利益。民主党派在价值、利益甚至是观点上不完全等同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这正是多党合作的价值所在。中国共产党要科学执政、民主决策,就必须要听到不同的声音,在高度“求大同”的基础上“存小异”,理性对待多党合作中出现的各种差异与矛盾,使通过沟通、交流、协商所作出的决策成为能够反映各阶层、各群体利益的最大公约数,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新思路、新观点、新举措,画出新时代最大同心圆。

二、对马克思主义多党合作理论的传承与发展

习近平新时代多党合作重要思想具有鲜明的传承性。一方面,习近平新时代多党合作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它必定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坚守;另一方面,中国共产党的多党合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多党合作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多党合作理论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而习近平新时代多党合作重要思想正是在科学地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多党合作理论中国化的发展历程及基本经验后所形成的理论体系。

(一)强调多党合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多党合作”并非中国共产党的首创,多党合作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的历史条件和革命实践中,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指出了无产阶级政党与国内其他政党合作共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的最近目的是和其他一切无产阶级政党的最近目的一样的: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3]285他们主张共产党人与世界上其他民主政党之间进行团结和协调,致力于推翻现存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在俄国革命中,列宁也高度重视多党合作在革命中所起的推动作用。在他看来,社会民主党人和革命民主党人加入战斗的合作,对于俄国革命的彻底胜利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多党合作重要思想的鲜明历史方位和时代背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从战略全局出发,强调多党合作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4]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需要集多党之力、汇多党之智努力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越是处于改革攻坚期,越需要汇集众智、增强合力;越是处于发展关键期,越需要凝聚人心、众志成城。”[5]

(二)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主导地位

领导权问题是多党合作的核心问题,直接关系到多党合作的方向和前途。无论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多党合作学说,还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多党合作理论,首先都强调无产阶级政党在多党合作事业中的主导地位。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法国,共产党人同社会主义民主党联合起来反对保守的和激进的资产阶级,但是并不因此放弃对那些从革命的传统中承袭下来的空谈和幻想采取批判态度的权利。”[3]306在他们看来,在共产党反对旧阶级、旧社会的斗争中,在统一战线中,必须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和先进性,而且这种独立性是思想上的、政治上的和组织上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毛泽东在论述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关系时,就明确强调要坚持共产党在多党合作中的领导权,并在此基础上使各民主党派享受政治自由和组织独立。改革开放以来,民主党派在新时期已经成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这一论断再次奠定了中国共产党在多党合作事业中的领导地位。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强调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确立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和思想基础。我国所坚持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与西方政治制度模式下形成的“多党轮流执政”“三权分立”等有明显的不同,加强党的领导对多党合作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坚持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切实防止出现群龙无首、一盘散沙的现象。”[6]

(三)建立统一战线要基于共同利益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到处都努力争取全世界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调。”[3]307共产党人同全世界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调,实质是建立一个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这样一个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是为了“反对现存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这就是共产党人和全世界民主政党的共同利益。列宁认为,无产阶级政党同其他政党结成合作关系,相互之间应秉持“求同存异”的原则。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指出,我们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7]。共同的价值目标和使命担当是推动新时代统一战线形成和多党合作事业发展的重要前提,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和作为参政党的各民主党派越是能够凝聚共识、汇聚力量,认同共同的价值目标,肩负共同的使命担当,就越能形成强大的合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三、对多党合作面临挑战的现实回应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民主党派履行基本职能成效显著,同时在社会服务、祖国统一和对外交流等重要领域的成就也独树一帜。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充分彰显了我国多党合作的制度优势,证明了多党合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也诠释了各民主党派在新时代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然而,在中国多党合作事业稳步推进并取得成果的同时,时代的变化发展也对多党合作事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些新要求的背后既是多党合作面临的新的历史机遇,也是习近平新时代多党合作重要思想所要回应的现实问题。

(一)参政党的日渐趋同制约了多党合作的实效性

“政党趋同”是指“两个或者多个政党在自身发展和行为表现当中,基于社会基础、指导思想、组织方式、政治追求、活动方式等方面而出现的一个或者若干相类似的特征”[8]。它是中国多党合作中长期存在的一个隐性问题。基于当前中国的政治现实,这一问题和现象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的逐渐趋同;二是各民主党派间的相互趋同,后者表现得更为突出。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各民主党派在政治目标、政治纲领、政治原则、政治方向、组织机构、参政方式等各方面的差别日趋缩小,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多党合作本身功能作用的发挥,降低了原本通过多党合作、多党协商所带来的政治绩效。现如今各民主党派在成员组织发展中呈现出多样化、交叉性的特征,因此,组织发展问题成为当前各民主党派都存在的影响党派自身发展的重大问题。

(二)参政党民主监督职能的低效限制了多党合作的功能性

在中国,民主监督是各民主党派通过发挥自身优势和资源以民主方式对共产党执政活动进行的政治监督,旨在通过监督保证和促进共产党执政的科学化、民主化。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是中国政治监督体系的重要一环,也是中国民主政治的重要推动力量。然而,多年来的实践表明,民主监督一直都是民主党派职能履行的“短板”。首先,在理论层面上,民主监督理论研究缺乏;其次,在制度层面上,民主监督的有效运行必须以健全的制度安排为保障;再则,民主监督还需要监督方和被监督方的政治技巧与政治智慧。对于执政党来说,有些领导干部“官僚作风”“家长作风”严重,无法容忍异见,将民主党派的监督、批评和建议看作是对其能力的不信任,这样的做法挫伤了民主党派开展监督工作的积极性。而对于民主党派,监督基础的薄弱、监督能力的不足亦成为监督工作的“硬伤”,导致监督效果差强人意。

(三)中国的多党合作制度在国际上还缺乏话语权

从政治学意义上讲,“话语权”主要是指“中国对国际国内表达自己立场观点、利益诉求和主张的权利和能力”[9]。长期以来,由于西方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占主导地位,我国话语权一直处于被压制的状态。在一些西方学者看来,对于一个国家政治格局、管理水平评价的首要因素是民主制度,而民主的具体表现就是民众是否有普选权,以及该国是否存在多党制。近年来,少数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自身经济实力、强势文化向发展中国家输出所谓的“普世价值”,并兜售自己的政治制度,试图让后发国家接受根植于异域的“政治舶来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是坚持党的本质属性、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中国的政治制度模式具有历史沿袭性,有其“特定社会政治条件和历史文化条件”,“不能生搬硬套外国政治制度模式”[10]。因此,中国多党合作话语体系的构建,成为当前必须着力解决的紧迫而重大的问题。这既是新时代我国多党合作进入转型时期理论与实践两方面不断完善过程的必然选择,也是打破西方话语霸权的重要突破口。

四、对中国特色多党合作理论的新概括

中国特色多党合作既要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根本方向,又要体现出中国特色的政治要素。正是基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实际的深刻了解与思考,习近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多党合作理论。

(一)提出了“新型政党制度”的新概念

政党制度是国家通过政党进行政治活动的方式或状态,又称“政党体系”。政党的数量及其相互关系、活动方式在一定意义上影响着一个国家的民主程度。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党制度,由该国国情、国家性质和社会发展状况所决定。不同国家实行不同的政党制度,是历史和人民自主选择的结果,也是人类文明发展多样性的重要体现。在论述中国的政治制度时,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制度的设计和发展必须基于本国历史、本国国情、本国实践,必须坚持历史和现实的统一,不能想象突然就搬来一座政治制度上的飞来峰。2018年“两会”期间,习近平会见民盟、致公党、无党派人士、侨联界委员时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4]它既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政党制度,又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它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竞争性两党制或多党制,也有别于一些国家传统意义上的一党制,是“领导”与“合作”双重性的统一。新型政党制度之所以“新”,“新”就新在它坚持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主要表现在:其一,它沿袭历史,观照现实,以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制度理念的重要来源,同时注重当前中国实际问题的解决。其二,这种“新”所体现的制度优势在于它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与仅代表少数人、少数利益集团利益的旧式政党制度有明显不同;在于有共同目标,将各个政党和无党派人士团结起来为共同目标而奋斗,这与一党缺乏监督以及多党轮流坐庄、恶性竞争有本质区别。其三,新型政党制度创新了政党运作模式,包含了独特的领导机制、整合机制和协商机制。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是亲密合作的友党关系,既相互监督,又互相协作,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保证了各种政治力量的有效整合,是民主和效率的统一。

(二)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新定位

认清民主党派的性质和定位,是多党合作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各民主党派行使自身职能、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依据。通过考察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民主党派在中国政治发展中的性质与地位并非一成不变,经济社会发展和阶级关系的变化、中国民主政治的进步都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民主党派性质的改变。在抗战胜利前后,民主党派是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的联盟。1948年,各民主党派响应中共中央“五一口号”,选择并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共同纲领》中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也赋予了各民主党派鲜明的“新民主主义性质”。改革开放以后,1989年中共中央制定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首次将各民主党派定位为“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2005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中,将民主党派的性质完整表述为“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是进步性和广泛性相统一、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进入新时代,我国多党合作事业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民主党派的性质也有了新定位。2013年2月6日,习近平在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座谈会上指出:“各民主党派是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无党派人士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10]这是习近平新时代多党合作重要思想的重大创造,使我国对民主党派性质的界定随着历史方位的转变发生了新的变化。

(三)深化了“新时代多党合作指导思想和任务”的新阐述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多党合作事业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主要指导,将新中国建设作为多党合作的主要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多党合作事业在此基础上又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调统战工作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要为祖国统一大业服务。进入新时代,随着我国政治环境的变迁,多党合作的指导思想和任务有了相应的变化,这是由时代特征所决定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统战工作高度重视,并对新时代多党合作的指导思想和任务进行了系统阐述。2015年制定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中指出,新时代多党合作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其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此思想的指导下,“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坚持大团结大联合的主题,坚持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关系的方针,积极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服务,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服务,为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服务。”多党合作作为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同样肩负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大使命。

(四)点明了“多党合作的思想政治基础”的新认识

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是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关乎多党合作方向和基础的关键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是在“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下发展起来的亲密合作的友党关系,共同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但是,当前仍有一些人认为“月亮还是外国的圆,制度还是外国的优”,他们甚至将西方政党制度作为政党制度的唯一模式。针对这一现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是建立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之上的。今天,我们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0]中国的多党合作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即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和作为参政党的各民主党派共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这是中国多党合作事业发展的根本方向,是多党合作事业需要坚守的一面旗帜。因此,应该使党外人士牢固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五)阐明了“民主党派能力建设”的新课题

习近平新时代多党合作重要思想中关于民主党派的能力建设,坚持能力建设的二重性,即执政党要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参政党要加强参政能力建设。在多党合作的政治格局中,中国共产党作为多党合作事业的领导者,在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同时,又要支持各民主党派加强自身能力建设。进入新时代,“民主党派能力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发展多党合作事业中高度重视的问题。2013年2月,习近平在党外人士迎春座谈会上就指出:“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要提高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水平,提高政治把握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10]在2015年5月召开的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习近平结合新形势下民主党派自身能力建设的实际,进一步指出了民主党派特别是领导班子建设要“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解决自身问题能力”[11]。习近平新时代多党合作重要思想中关于民主党派五大能力建设的重要论述是沿袭党的历代领导人对于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理论,并依据新形势新情况提出的新的理论观点,有助于推动新形势下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为新时代多党合作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激发了效能、拓展了空间。

五、习近平新时代多党合作重要思想的内在特征

(一)坚持中国政党理论的本土化

习近平新时代多党合作重要思想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政党理论,并结合新时代我国多党合作事业的新情况和新要求发展起来的。习近平新时代多党合作重要思想以中国历史、中国政治文化为出发点,尊重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文化条件,不生搬硬套外国制度模式,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例如,明确了新时代各民主党派的性质定位,各民主党派并非西方政治语境中的“在野党”“竞争党”,而是“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提出要进一步巩固多党合作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共同理想信念和前进方向,等等。可见,习近平新时代多党合作重要思想与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集体所提出的关于多党合作的方针和政策一脉相承,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时代中国多党合作事业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与前进方向。

(二)注重多党合作重要思想与治国理政现实相结合

思想来源于现实,也必须落脚于实际、服务于现实。习近平新时代多党合作重要思想的魅力就在于,它始终将中国在多党合作建设中所遇到的新问题作为其理论生成与发展的立足点,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与问题导向,是与治国理政的进程相同步的。例如,针对多党合作中“民主监督”的短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民主监督”的重要性,并明确了“党外人士应该监督什么”的问题,为各民主党派行使民主监督职能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将多党合作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他认为,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需要全国上下共同努力,需要加强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一定要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作为根本方向,不断提高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水平,提高政治把握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诸如此类,这些论断都是基于对当前治国理政现实的思考,是理论性与实践性高度统一的结果。

(三)坚持人民民主的真谛

我国多党合作制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中国的多党合作制度有效提升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程度,拓宽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涵与外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浓墨重彩的一笔。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也是一个民主化不断推进的过程,催生了众多新的社会阶层。在这样的环境下,多党合作制度以其广泛的代表性和极大的包容性吸纳社会各界人士,尊重和协调各阶级、各阶层的利益诉求,保证了民主的多样性、全面性和真实性。基于这样的历史背景,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了我国多党合作的民主属性,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反映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这是对一直以来国内外对我国政党制度的歪曲与误解的有效回应。新时代中国多党合作坚持践行“中国式商量”,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就国家政治、经济生活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友好磋商、互通有无,及时交换意见,将政治协商、参政议政真正落到实处。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对于政治权利的要求也日益增长[7]。多党合作制度为人民政治需求的满足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有利于实现政治稳定基础上的政治发展。

(四)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和浓厚的世界情怀

习近平新时代多党合作重要思想为新时代中国多党合作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根本方向,也为世界政党政治贡献了中国智慧。这些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的真知灼见,促进了中国多党合作话语体系的建构,促进了多党合作理论与实践的传播,系统性地、有针对性地传递多党合作对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意义,使国际社会认识到中国政党制度与西方以赢得选举为目的的政党制度有根本不同。在分析中国政党制度时不能简单地套用原有“一党制”、“两党制”及“多党制”的划分方式,而应该将其看作是执政党与参政党之间关系的新模式,正是这种模式有效杜绝了西方国家因政党关系所形成的“否决型政体”,从主观上打破了对政党模式的单一认知,大力弘扬和宣传了中国多党合作所蕴含的优秀政治文化和人文价值,通过各种外交途径扩大了中国多党合作话语体系的影响力、解释力和传播力,增强其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与此同时,这些重要论述也具有鲜明的外交意义。中国多党合作事业的成功为中国政党外交提供经验借鉴,使中国在世界政党外交中凝聚政党共识,汇聚政党合力,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猜你喜欢
多党合作民主党派政党
我国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历史演变及基本特点
巴西主要政党党的标志概观
世界政党与国家治理丛书
我国各民主党派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必然探析
新媒体时代民主党派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路径探析——以呼和浩特市民主党派为例
传递民主党派声音 讲好多党合作故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浅谈如何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俄罗斯政党的最新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