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从1997年清华大学举办首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开始,到现在发展了20余年,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初见成效也仍面临许多问题。本文总结了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不足并提出了其未来发展方向。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够普惠。创新创业教育是大学生未来发展的基础。创新创业教育在很多高校已经开展起来或正在开展。有的高校,主要抓创新创业大赛,学生通过组建团队、参加各种创业比赛、编写商业计划书来培养、提升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有的高校,更注重学生实际操作、“实际创业”;还有的高校,和企业合作设立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大学生科技园等,把有创新、创业想法的学生聚在一起,集中辅导。然而这些,并不等于“创新创业教育”。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该是普惠性的,虽然大学生不一定创新创业,但每一个大学生都应具备创新创业能力,有这种意识。
(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和实践平台仍不足。高校教师的担子很重,教师除了完成基本的教学、科研外,还担着培育“创新创业”人才的重任。在各高校,真正能够走向讲台、进入创新创业团队的师资力量普遍匮乏。创新创业团队的导师要么是在校的专职教师,要么是兼职的企业人员,导师的能力也参差不齐。实践是创新创业教育中尤其重要的环节,而高校提供的实践平台普遍较少,主要是创新创业大赛、高校科技园等。究其原因是与企业合作少、政府参与少。高校虽也有产学研合作项目,但对创新创业教育来说,这些项目平台还远远不够。
(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要不断改进。20多年来,随着科技进步,社会环境不断变化,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也需要不断改进以适应社会变化。第一代创业者,大部分文化水平不高;第二代创业者大多专科毕业,他们赶上改革开放,沐浴了改革开放的春风;第三代创业者,也就是新世纪的年轻人,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他们需要具备哪些创新创业能力?高校教什么、怎样教才能培养这些能力?这是高校要不断思考并改进的。
针对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不足,高校需要思考创新创业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向“普惠性”发展。对于创新创业教育,有的高校仅对部分学生、科技园的学生或参与创新创业大赛的学生开展集中创新创业教育。而这种模式,仅能使愿意创新创业的学生群体受益。因此,有些高校开始努力让创新创业教育变得更加“普惠”。上海财经大学、山东协和学院等院校已经把创新创业类课程设为一门“通识课”。全校各专业学生,都要学习创新创业类课程。高校可以借鉴美国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将课程设置为三类:聚焦式、磁铁式、辐射式。聚焦式课程专门针对特定专业的学生;辐射式课程面向全校学生;磁铁式课程则针对两者之间的学生。
(二)高校丰富实践平台,加强创新创业导师的数量和水平。创新创业教育不是简单的岗位培训,不等同于科学发明和创造;也不仅仅是创造商业价值的创业活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要加强产教融合、产学合作,重视产、教、学的融合发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要立足产业应用和科技学术前沿,高校要加强与企业、政府之间的配合,将尽量多的资源整合在一起,真正实现科技与教育的有机结合,丰富实践平台。高校要加强创新创业导师的数量和水平,兼职教师要多选企业的高、中层管理人员和高级技术人员,专职教师可以是校内各专业教师,教师在搞好科研的前提下要多参加创新创业培训,多去企业进行实践学习,提高自身的创新创业水平。
(三)不断改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中国经济正在飞速发展,社会环境也在不断变化,为了适应这种现状,高校在设置创新创业课程时,不能仅局限于创新创业理念教育、创新思维培养、知识传授、实践锻炼等,更应重视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比如课堂上以实际案例为对象,让学生思考企业在创办和经营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探讨解决方法。教育内容可以借鉴英国卡洛德的“关于创业”、“为了创业”和“在创业”的理论,其课程分别针对没有创业基础的学生、有一定基础但缺少实践的学生、已经创业的人士。
新世纪以来,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新媒体等迅速发展并普及应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要充分利用这些科技资源来推动其自身的发展。同时高校要不断改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才能培养出满足时代要求的创新创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