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昌宏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国内改革发展任务异常繁重,世界格局深度调整,这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维护党中央权威,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重大任务,是践行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明确习近平同志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符合党、国家、军队和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我们要有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指出,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保证全党令行禁止,是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所系,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目的。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呼唤中国共产党树立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
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始终强调领袖和权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马克思在《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中指出:“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1]1873年,恩格斯在《论权威》一文中指出,权威和服从不是由人的主观愿望确定的,而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没有权威,就不可能有任何的一致行动……没有这种统一的和指导性的意志,要进行任何合作都是不可能的”[2]。列宁高度重视维护党的权威和革命领袖的权威,系统提出了领袖、政党、阶级、群众相互关系的学说,强调党的杰出领袖对党的意志统一的决定性作用。他指出:“造就一批有经验、有极高威望的党的领袖是一件长期的艰难的事情。但是做不到这一点,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的‘意志统一’,就只能是一句空话。”[3]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建立起来的政治组织,维护、捍卫、忠诚核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特征。只有把维护、捍卫、忠诚核心作为建党根本原则,马克思主义政党才能始终保持团结统一和坚强有力,才能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遵义会议之前,中国共产党缺乏一个成熟的、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导致党的事业和中国革命屡遭挫折,甚至面临失败的困境。遵义会议后,逐步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核心地位,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重大转折。对于领导核心,毛泽东曾作过生动比喻,“一个桃子剖开来有几个核心吗?只有一个核心”[4],没有核心,事情办不好。进入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形成了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改革开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邓小平同志在总结中国共产党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深刻指出:“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5]1994年9月,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党的历史表明,必须有一个在实践中形成的坚强的中央领导集体,在这个领导集体中必须有一个核心。如果没有这样的领导集体和核心,党的事业就不能胜利。”正是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经过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人民不懈奋斗,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才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当前,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世界格局深刻调整,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内改革全面深化、发展全面推进,党内“四大考验”“四种危险”依然摆在面前。特别是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乃至全球带来深刻而巨大的影响,国内国际局势更趋复杂严峻,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艰巨繁重。新形势下,治国理政担子之重、难度之大、要求之高超乎想象。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
习近平总书记成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是在伟大斗争和伟大实践中形成的。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局面,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成就,赢得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衷心拥护。习近平总书记具有坚强的政治定力、非凡的理论伟力、高超的领航能力、独特的人格魅力、强大的国际影响力,是中国共产党当之无愧的坚强核心。
政治定力是政治家最需要的素质。习近平总书记具有坚强的政治定力、钢铁般的信仰信念,即使在面对困难挫折的时候,也始终坚守理想信念。他从历经挫折上大学,到后来在多地不同领导岗位历练,不管经历多少苦难磨砺、风险挑战,从不气馁、绝不言弃。他曾先后写了8份入团申请书、10份入党申请书,追求理想,痴心不改,最终加入团组织、党组织。下放到梁家河村插队,他是“老三届”中年龄最小、插队地方最苦、在农村待的时间最长的知青之一。2002年,习近平发表了一篇回忆文章——《我是黄土地的儿子》,讲到在梁家河村插队必须过“四关”,即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这些人生经历锻造了习近平总书记坚强的政治定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要增强政治定力,坚持正确方向,保持正确立场,经受住各种政治考验。2013年1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增强政治定力,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我们要根据形势任务发展变化,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6]2015年6月26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开弓没有回头箭,反腐没有休止符。我们必须保持政治定力,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深沉的使命忧思感、顽强的意志品质,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持续抓下去。”[7]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遇到困难,不要埋怨别人、不要指责他人、不要放弃信心、不要逃避责任,而是要一起来战胜困难。”[8]这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在治党治国治军实践中的重大部署和重大举措,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坚强的政治定力。
成熟、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是确立核心的重要条件。习近平总书记理论功底扎实,热爱并深谙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哲学、政治经济学、历史等都有很深的了解和研究。他博古通今,熟悉、热爱、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文章,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来自他扎实的实践基础、深厚的经验积累和由此而来的深邃理论思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具有原创性、时代性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丰富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阶段新飞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党治国理政新境界、管党治党新境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鲜明的理论品格和精神特质:内涵丰富,涉及改革发展稳定、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体现了全面性;着眼于为了人民,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了人民性;紧扣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把握时代变化,直面时代问题,顺应时代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继承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体现了继承性;作出了具有时代特点的重大判断,提出了许多体现时代要求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体现了创新性;运用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法治思维,充满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智慧,闪烁着与时俱进的理论光芒,体现了哲理性;坚持问题导向,着眼于解决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改革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重在解决现实问题,体现了实践性;站在世界发展的角度、站在人类进步的角度,用宽阔的眼界、开放的思维总结过去、思考现在、谋划未来,体现了开放性。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作出了决定性贡献,这一重要思想以习近平总书记的名字命名,名副其实、当之无愧,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非凡的理论伟力。
习近平总书记履历丰富,从西北到华北,到东南沿海地区,中国的西部、中部、东部地区他都干过,农民、大学生、军人、干部他都当过。习近平总书记有丰富的从政经历,经历了县、市、省、中央每一个层级的历练,担任过五级党组织的书记,从农村大队党支部书记到党中央总书记,从普通公民到国家主席,从普通军官到军委主席,在党和国家各个领导层级都干过,是当今世界唯一一位从农民一步步做到国家元首的大国领导人。1982年至1985年,河北正定3年是习近平从政经历的起步期;1985年至2002年,福建17年从政实践是习近平政治能力和治理能力得到全面历练和展示的关键期;2002年至2007年,主政浙江和上海期间,是习近平政治家素质和执政能力得到全面提升的黄金期;2007年党的十七大后到中央工作,担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是习近平政治家素质和执政能力的成熟期;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开启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领航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了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了一系列重大工作,既高瞻远瞩又脚踏实地,既开拓创新又务实稳重,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局面,取得了全方位的、开创性的历史成就和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历史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国共产党回归初心、回归本色,带领中国共产党重塑规矩、重塑作风、重塑政治生态,在紧要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军队、挽救了国家。许多人讲,党的十八大以来有“三个没想到”,即没想到全面深化改革这么广泛深入,没想到全面从严治党这么坚决彻底,没想到政治生态如此好转清朗。
进入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华夏大地,这次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发生后,党中央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领导、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亲自督战,先后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开展一系列重大考察调研活动,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极大统一了全党思想,凝聚了全国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对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起到了根本引领和推动作用。我们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初步遏制了疫情蔓延势头,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了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中国战“疫”,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说:“凭借坚定的决心和强大的韧性,中国不仅将很快战胜疫情,而且还将很快恢复经济秩序,这不仅有利于中国人民利益,也将为世界作出重要贡献。”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说:“习近平主席和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疫情防控防治,迅速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阻止疫情蔓延。中方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中国体制之有力、举措之有效,世所罕见。”
政治家的人格魅力主要体现在成长、发展阶段对上级、对领导的态度;在人生巅峰的时候,对普通百姓、对平民朋友、对知识分子的真诚;在献身事业的同时,对父母、对伴侣、对子女、对家人的挚爱。习近平总书记在这些方面堪称楷模,他是顶天立地的伟人,也是有血有肉的常人,他热爱生活,真诚朴实,重情重义。习近平是有情怀、有抱负、有担当的总书记。他有深厚的家国情怀、人民情怀、革命情怀、人文情怀、天下情怀。他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要把中国共产党建成世界上最强大的政党,把中国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把中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实践,充分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共产党的担当、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担当、对中国人民的担当、对中华民族的担当、对世界社会主义和全人类的担当,生动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独特的人格魅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执政理念、工作风格与个人魅力,不仅赢得了亿万人民群众的深度信赖,也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2013年7月,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访华期间评价习近平总书记:“我虽只同习近平主席见过几次面,但我对他的坚定意志和勇气印象深刻。中国新一届领导集体已提出一系列改革举措,虽然实施这些举措不会一帆风顺,但我相信他有克服这些困难并领导中国向前发展的坚强意志和能力。”[9]在国际政治场合,习近平总书记稳重自信、纵横捭阖、气定神闲,讲话见地深邃、从容淡定、大气谦和,其互尊互信、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和智慧,充分展现了大国领袖的风范和魅力。美国主流媒体探索频道在党的十九大前后播出专题片《习近平治国方略:中国这五年》,全球37个国家首播,这是国际主流媒体第一次全面系统解读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引起强烈反响。2018年5月,人民日报海外版发布的《新时代中国形象与中国理念海外传播影响力报告》显示,习近平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形象与中国理念海外传播中最具代表意义的中国符号;海外华人圈对“习近平”一词处于“高度认知”状态;外媒在报道中经常提及习近平总书记“人民领袖”“大国领袖”的领袖形象。[10]
习近平是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确立习近平总书记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是我们党的郑重选择,是众望所归、名副其实、当之无愧,是党之大幸、国之大幸、民族之大幸、人民之大幸。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必须在思想上高度认同、政治上坚决维护、组织上自觉服从、行动上紧紧跟随。
旗帜鲜明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要求。在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和事业兴衰成败的重大政治问题和大是大非面前,党员干部必须头脑清醒,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恪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把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作为明确的政治准则和根本的政治要求,汇入血脉、融入骨髓、铸入党性,坚定不移拥护核心、跟随核心、捍卫核心。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要警惕、防止以下倾向:一是认为讲政治是极“左”思想,把讲政治与思想保守挂钩,把讲政治与经济建设对立;认为讲政治是高层的事,与基层关系不大。二是把各行各业各方面的工作包括日常业务管理工作都说成是政治工作;层层讲维护权威,层层喊看齐,层层强调保持一致。三是表态多口号多、行动少;搞形式主义,玩“花活”;脱离人民,官僚习气,高高在上,好摆门面;表里不一、欺上瞒下,说一套做一套,甚至“核心不离口,背后留一手”。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还必须坚决反对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坚决反对搞两面派、做两面人,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低级红”“高级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举旗定向、谋篇布局,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这些成绩和变革的取得,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党的十九大把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写入党章,进一步明确和巩固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我们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和捍卫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要从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上、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国内与国际的结合上,清醒认识习近平总书记作为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亲自指挥、亲自部署、掌舵领航、统筹推进改革发展任务梯次展开、步步深入、扎实落地,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努力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意义、历史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要注重采取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当前和未来相结合的方法,从我国实际出发,遵循我国发展的逻辑,深入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党和国家事业各项战略部署的整体性、关联性、协同性,掌握核心要义,学懂弄通,真正入脑入心、深入灵魂。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凡是危害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核心利益和重大原则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各种风险挑战,我们必须进行坚决斗争,而且必须取得斗争胜利。要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维护党中央权威,决不允许背离党中央要求另搞一套,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听从党中央指挥,不得阳奉阴违、自行其是,不得对党中央的大政方针说三道四,不得公开发表同中央精神相违背的言论。必须遵循组织程序,决不允许擅作主张、我行我素,重大问题该请示的请示,该汇报的汇报,不允许超越权限办事,不能搞先斩后奏。必须服从组织决定,遵守组织决定,遇到问题要相信组织、依靠组织,不得欺骗组织。要坚决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行动上紧紧跟随核心,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保证全党令行禁止,形成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的整体,更好地凝聚党和人民的力量,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