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群像佛系亚文化的认同危机研究

2020-01-16 19:19
关键词:佛系亚文化个体

王 乙

(北京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44)

“佛系”作为一种新兴的文化现象,蕴含鲜明时代特征,衍生出一系列如“佛系青年”“佛系父母”“佛系学习”及“佛系养生”等词语,以轻松调侃的语气和深入浅出的含义紧抓现代人内心喜好。英国学者默克罗比在《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一书中指出,青年群体中的亚文化现象是由工人阶级中的部分青年代表创造,并在社会或同辈间引起广泛舆论和传播的某种文化现象。这种现象聚焦社会热点问题,融合青年的成长探索经验和对未来的想象力,展现和表达青年群体的共鸣与立场。它在本质上区别于传统中产阶级文化,甚至与前代人年轻时社会流传的文化现象存在实质性差别[1]。青年佛系亚文化是当今社会众多亚文化现象的一种,它由青年创造和丰富,展现当代青年对社会生活状态的真实面貌和对社会问题的客观认识,受到社会大众传媒和舆论的传播与评论。

一、青年群像佛系亚文化的形态特征

2017年,互联网上出现大量以“90后”和“佛系”为关键词的话题文章,吸引大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这些文章包裹着当下普遍弥漫的社会焦虑和浮躁,形象生动地道明了当代青年的无奈现状和尴尬困境,与社会期望的“阳光积极”与“健康向上”的青年群体精神面貌形成鲜明对比。

(一)理性与随性并存的矛盾情绪

佛系文化之所以能够引起青年的广泛热议,是因为这种文化现象迎合了部分青年猎奇的心理特点。更重要的是,它的出现高度契合了当前相当一部分青年的心理状态和现实情况。透过“随性”和“任性”的标签反映出部分青年对当前社会发展存在问题的思考,同时折射出青年对自身发展的理性评判和对未来的美好期望。首先,“佛系”的主要特征之一是面对选择不急于作出回答,而是先审视自我,进行理性思考和选择。其次,佛系文化折射出一种“随性”和“放下”的生活方式,缓解了社会压力爆炸式增长所带来的独属于当代青年人的焦虑。他们用“佛系”标签解决诸多无意义的争端与矛盾,并携着一份更好的心情面对生活,形成更加积极向上的人格。最后,在这个愈发突出团队合作的时代,每个人性格中的包容与理解在团队磨合中便显得尤为重要。当代青年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其性格相对欠缺包容,而“佛系”标签带给当代青年的一大好处就是可以在其人格形成过程中放弃无谓争执,从而更加顺应时代发展方向。

(二)进取与焦虑共生的心理状态

随着大数据时代到来,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社会成员的焦虑感和迷茫感愈加强烈。“忙忙碌碌,看不到未来”“身体变差”“发际线后移”“容易崩溃”“莫名想哭”及“缺乏归属感”成为人们共同的感叹。首先,青年正处于人生事业选择的关键时期,个人理想的实现承载着国家、社会和家庭等多方期望,巨大的压力使青年倍感压抑。在社会现实选择面前,学业焦虑、择业焦虑、感情焦虑、健康焦虑和生存焦虑相互交织,令青年疲于应付。在这种情况下,摆脱焦虑和烦恼、追求平淡生活及关注内心真实感受似乎成为青年合情合理的诉求。其次,从本质上来讲,佛系亚文化与前几年盛行的“屌丝文化”类似,是青年群体自嘲与调侃的表达方式在自媒体时代的再一次呈现[2]。焦虑是社会大环境的产物,也是困扰所有人的共同病症,只不过在“佛系亚文化”下被青年群体无限放大了。最后,青年群体的自嘲口吻与实际追求呈现反向状态:越是看淡一切,越是看不淡一切;越是不争不抢,越是锱铢必较;越是颓废无力,越是暗地较劲。佛系文化的背后是青年渴望进取奋斗的价值追求和焦虑困惑的现实束缚间的矛盾映射。

(三)务实与逃避交织的价值取向

当代青年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浪潮逐渐成长。城市中长大的“90后”没有经历过经济匮乏时期,对于物质的获得与失去并不像前代人那样敏感。他们渴望以自我奋斗方式打破社会对他们传统刻板的定义,重视和追求内心真实的体验。首先,佛系文化的存在建立在佛系青年对自身条件和社会认知的基础上。佛系文化不仅是“90后”心理的真实写照,也是社会问题的缩影。由于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人们渴望逃离现代社会快节奏的压力和普遍的功利风气,希望寻找一种可以让精神和身体放松的生活方式。其次,当青年真正走出象牙塔进入社会,经历的是现实生活的四处碰壁。一时间他们感到奋斗无望,人生前途渺茫,从而想做一个无欲无求的人。实际上,“佛系”是应对快节奏浮躁风气的一种反抗行为。他们让自己慢下来去体会内心真实的需求,客观考虑自身现实情况,适当降低物质要求,回归生命本真,从而形成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二、青年佛系亚文化群像的认同危机

身份是个体的人在社交网络中的位置,体现了人与其他个体或群体之间的组织交往形态。认同打通了主体与客体之间联系和转化的双向通道,表现为从“我”到“我们”的认知过程,“认同的过程强调共同认识,弱化两者间的差异,是主体的了解、接受和赞同的渐进过程”[3]。认同是个体对自己所属群体的自我认知的确认,是伴随着深入的情感体验和行为模式发展的心理过程[4],是个人与社会互动的结果。当代青年群像佛系亚文化认同危机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一)“认同”要素复杂多样

身份的认同在个体和社会环境的互动过程中逐步完成。首先,认同的前提来自于个体对自身生理和心理状态的直觉感知;其次,认同对象要具有高度解释效力。如果一个概念不能有效建立与个体认知和经验间的联系,“认同”关系就难以产生。对个人而言,“我是谁”是一个关键命题,它直接决定个体的社会地位,同时决定个体与社会的对应关系。“如果缺乏周围环境和人的参照,我们得到客观描述的可能性将会十分渺茫。”为进一步定位“我是谁”,就需要基于周围环境、社会空间和人际交往等不同外部关系得到全面客观的认识及反馈。人的自我认知的实现需要在多重参照的基础上完成,而文化认同只有在特定的社会情境下才有可能实现。当今,中国社会发展受到地理分布和经济条件等多方因素影响,这也加速了青年群体内部分化现象。由于贫富分化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等因素,与城市青年相比,农村青年的文化体验和综合视野相对贫乏。农村青年群体所面临的发展形势也愈发复杂和现实。现代与传统、先进与落后、物质与精神以及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对立冲击虽然开阔了他们的眼界,但也在无形中加大了他们获得文化认同的难度。这种差异间接折射出当代青年群体的分层现象,所谓“佛系”生活正是在现实生活中农村青年等弱势群体构筑的一种话语体系,他们以此得到归宿感和身份认同。他们降低对事物的期待感,寻找借口麻木自我,愚化内心,在假笑的背后是空洞和无处安放的灵魂。

(二)“认同”问题层出不穷

认同,通常又被翻译成“同一性”或“身份”。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认为,自我认同危机是指“个体无法对自身行为形成积极评价”或“个体意识不能形成连贯、完整的自我概念”的现象[5]。由于外界环境的诸多不确定性,容易造成个体的焦虑和恐慌情绪蔓延。

随着社会进步,多元的文化现象不断充实和刷新着个体的认知,年轻一代文化观和历史观呈现断裂状态。部分青年逐渐远离主流文化,“自以为是”地脱离传统道德环境,将自认为正确的价值观混入主流价值体系,借此宣泄消极情绪,吸引他人注意力。这种行为令作为亚文化主体的青年一代不再认可父辈的价值观和文化,不再依赖父母替他们选择的“平坦大道”。可现实社会却无法给予他们认同和共鸣,由此产生并激发出种种“代际冲突”。社会舆论对佛系文化评价各异,有人强烈抨击,认为年轻人丧失奋斗动力甚至逃避奋斗,本质上是一种萎靡的文化现象;有人表示支持,认为新时代的青年对社会发展有深入理解和思考,只是每一代青年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特点,应包容青年种类丰富的诉求,尊重每个青年的选择;有人表示中立,认为不必过分强调佛系的积极和消极影响,但适当调侃自嘲也无不可。社会对青年佛系文化的评判褒贬不一,青年在被否定的过程中充满了迷惘和痛苦。

(三)“认同”身份模糊不清

英国社会学大师齐格蒙特·鲍曼认为,“进入流动的现代性阶段,社会成员个体化是无法避免的终极命运。个体认知是逐渐脱离社会和他人标准和期望,走向个体独立的过程”[6]。个体身份模糊不清带来的困惑具体体现在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与人的疏离。由于阅历和思维视角差异,人与人的关系看似紧密热络,实际上泛泛之交居多,进而导致个人越来越收紧自己的小圈子,个体间的信任关系不再稳固。另一方面,个人与社会的分离。首先,个人与社会的分离体现在个人与社会之间沟通渠道的堵塞,公共空间沦为暴露隐私的天地,各种八卦信息和负面新闻侵占社会公共资源,个体与社会沟通的积极作用逐渐减弱。其次,个体更加注重自身利益,而对社会事物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下降,导致社会共同利益和集体利益受损。此外,客观存在的未知风险增加了人类交往和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加速了个体与个体以及个体与社会间的分离。个体失去了社会坐标的支点,对身份“认同”的追求更加模糊不清。

三、青年佛系亚文化群像认同危机的应对策略

青年佛系亚文化是互联网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不能忽视其对年轻人价值观的影响。培养青年健康的社会心态,必须从社会现实和青年群体的实际问题出发,想青年之所想,急青年之所需,创造和净化适合青年成长的客观环境。

(一)重视青年群体的利益诉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许多重要场合都强调了青年工作的重要性。他指出,青年工作不仅是日常工作,而且是与党和国家事业有关的政治工作。要倾听青年心声,把握青年脉搏,采用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青年工作。第一,注重青年身心健康的诉求。身心健康发展是青年成长成才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充分保障青年身心健康,才能为他们的美好生活和事业前途打下坚实基础。近年,青年心理健康问题频发,焦虑、抑郁和失眠等成为阻碍青年健康发展的公共卫生问题,应重视青年心理咨询与治疗体系建设,加强对青年的心理疏导。第二,关注青年个人成长需求。应维护青年权益、改善青年福祉和扩大青年发展空间,加深其社会治理参与程度,完善相关法律、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政策。第三,注重青年事业发展的诉求。推进中国共产党和国家事业稳步发展,必须将青年的事业摆在首要位置[7]。事业不仅是青年的人生追求,也是社会发展动力。政府、高校、企业和社会各方面力量应为青年提供支持,帮助他们扩大职业发展空间,打通社会上升通道。

(二)净化青年成长的社会环境

目前,中国正处于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重大变化[8]。社会转型带来的诸多问题使年轻人越来越焦虑,这也是“佛系”文化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社会上积聚的消极情绪压倒积极情绪,就可能对年轻人的价值观产生巨大冲击,甚至被某些“别有用心”者蒙蔽和利用,激发煽动社会不满情绪,进而演变成一系列恶性事件。在实践基础上,人和环境既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正如马克思提到,人在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环境,相反,环境也造就了人的发展[9]。人能够改造周围环境,同时优美的环境可以影响和改变人,启发人类更好地生活。青年处于人生关键期,他们的思想尚未成熟,价值判断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因此,有必要从源头上净化他们成长成才的社会环境,大力扫除文化垃圾,塑造健康的社会心态。一是要积极弘扬和宣传社会正能量,发扬榜样标杆和示范性作用。梳理和总结好榜样的先进事迹,通过客观全面、实事求是和用心用情宣讲,令青年向榜样学习,将榜样精神发扬光大。二是要加强国家和法律层面的有效监管,营造风清气正适合青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生态环境。坚决抵制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对青年理想信念的侵蚀,打击功利风气,杜绝“唯成绩论”和“唯绩效论”,加强对青年人成长和就业的引导鼓励,鼓励青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三)强化网络空间的舆论治理

媒体在“佛系”文化的普及中起着重要作用。宣传具有形式多样、内容多元、速度快、互动性强、自发性强和成本低等特点。要在新时代的网络阵地上占领新高地,应加紧建立并完善媒体管理制度,优化传播内容信息的审核发布流程,防止不良信息传播,引导正确的传播理念,营造绿色和谐的互联网传播生态。近年,新媒体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在舆论引导中发挥重要作用。当前,存在部分网络短视频平台主体责任缺失和内容低级庸俗问题,甚至出现违法违规现象。进一步规范网络媒体管理,引导和激励网络媒体自觉传播正能量,放大正面效应十分必要。首先,新媒体应发挥自身优势,坚守法律红线和道德底线。网络产品和信息传播平台要秉持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尊重事实,客观理性,充满正能量,不以低俗内容吸引眼球,不以片面推理掩盖客观真相,对“佛系”文化进行合理引导,挖掘文化现象背后的深层意味,帮助青年尽早走出焦虑和困惑。其次,新媒体必须坚持积极正面舆论导向,作好精准定位。媒体运营者要不忘初心,努力生产和创作出更好的内容,履行媒体人传播社会正能量的责任,扎根特定领域,积极弘扬主流文化精神。

青年群像佛系亚文化认同危机源于社会发展和青年群体的认知观念变化,是通过网络媒体等渠道带动产生的一种新语言方式和文化实践。青年群像佛系亚文化认同危机需要跨越要素多样、问题复杂和身份模糊等3类突出矛盾,从关注青年诉求、治理社会环境和强化网络综合治理建设3方面入手,帮助青年勇敢走出困惑,培育其健康积极的精神风貌。

猜你喜欢
佛系亚文化个体
亚文化视角下青年干部懒政现象危害与治理路径
Z世代:拒绝内卷,不再佛系
亚文化,不可怕
亚文化是个筐,你可别啥都往里装
法系妈&佛系爸
别让“佛系”成为你不努力的借口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你为什么抓住“佛系”这根稻草
把脉“腐败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