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管清友
回顾改革开放的40余年,中国一直在超越:1978年GDP全球排名第12;1993年超过俄罗斯,全球排名第10;2010年超过日本,全球排名第2。如今,中国的GDP相当于美国的67%,按照现有的发展速度,在经济总量上,我们大概率会在2029年或2030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是可以预见、想象的,而当前中国正处于历史的拐弯处,面临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在国际上,全球化和金融危机后长期宽松的货币政策造成了全球分化,分化必然带来严重的分配不公问题。一些国家内部改革很难看到希望,国内社会撕裂十分严重。做不大蛋糕,就必然到外面抢蛋糕。逆全球化的状态已经形成,按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里奥的说法,当前全球前景并不好,人类可能面对比二战时期更差的世界格局和环境。
在国内,现在确实处于领导人所说的“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升级、经济结构变迁的重要时期。尤其是在当前经济新常态下的减速期,再加上疫情短期的冲击,势必会造成一批企业的受创、破产,就业压力增加,实际收入水平增速减缓,以及一些脆弱群体出现生活困难。
因而,未来3~5年,我们依然需要做好最坏的打算,强化“底线思维”。对于未来几年经济形势的发展,我有以下几点研判建议。
当前世界处于前所未有的大变局中。一方面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盛行,原来全球贸易兴盛的景象不复存在了。很多机构认为,未来3~5年里,贸易规模会下降30%~40%。同时,国内当前正处于一个经济结构改变、优化,转变增长动能的攻坚期,中央提出了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这个提法非常重要。也就是说,改革开放后形成的从国内到国际的大循环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国内产业链重构、区域经济重新布局。
双循环肯定不是闭关锁国,也不是关上门搞发展,而是充分挖掘国内潜力、继续扩大开放,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我的理解是,主动的国内国际双循环,至少包括5个关键词:统一市场、启动内需、数字经济、产业重构、区域洗牌。其中,统一市场是基础,启动内需是动力,数字经济是提升,产业重构和区域洗牌是结果。
如果要启动内需,我们肯定是要来一轮比2001年加入WTO前,实现国内市场统一更大的举措。这是因为,国内市场虽然有超大规模,市场潜力、广度、深度都值得挖掘,但实际上存在着许多区域间的障碍,其中有法律法规、监管、交通、物流、社保等一系列问题。因此,统一市场的建立是新经济格局形成的基础。
启动内需的核心是深入推动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释放生产要素的活力,其中包括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以及大数据。现在启动内需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无论是经济减速还是疫情冲击,都导致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实际收入水平下降甚至负增长。这时启动内需显得非常紧迫。
上世纪80年代,我们老百姓都知道一个朴素的道理——“要想富,先修路”。2008年后,为什么中部城市能够实现崛起?很重要的原因是高铁。而数字经济也是重要的基础设施,所谓的“新基建”,这是每个城市都避不开的。
数字基建的全面升维,有点像美国上世纪80年代初里根当总统时说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它对企业经营、商业模式、产业链布局等,都会产生一系列影响,包括一定会造成区域经济的重新洗牌。对城市而言,它的要义在于抢抓机遇,哪些地区能抓住数字经济的先机,就能换道超车。弯道超车现在经常“堵车”“翻车”,因为还是同质化竞争,但换道超车是升维竞争。对企业来说,同样如此,身处一些中小城市的领导和企业家,可能要想办法避免“虹吸效果”。
就像高铁导致的城市之间相对地位发生变化,产业链重新布局也是同样的道理。未来会如何?说实话我也很难完整想象。就像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们很难想象互联网会发展成为现在的状态。但今天我想特别强调一点,对于前二十年相对落后的一些地区来讲,这是升维竞争、换道超车的绝好机会。
我去过很多地方,和很多地方政府交流过。我发现,对于相对落后的地区来讲,如果在传统赛道中去竞争,似乎永远追不上先进地区,但是“新基建”、数字经济则提供了一个换道超车的机会——既然开车追不上,那就改直升飞机。对于相对落后的地区来说,“新基建”会改变很多地区产业吸附力不够高、人才吸引力不够强、信息交流不够通畅的问题,希望我们的城市市长、书记们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
我们原来讲“一个地球、三个世界”。因为全球产业分工可以分成三大类:第一类是美国欧洲,消费市场、金融市场非常发达;第二类是中国、东南亚国家,全球的生产制造基地;第三类是俄罗斯、澳大利亚、中东产油国,提供能源、矿产、粮食、农作物。
在新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下,区域和城市将大洗牌,定位会出现明显变化,未来中国可能也有“三个世界”。举个例子来说,比如黑龙江就扮演澳大利亚的角色,农产品主产区;陕西就是沙特,能源主产区;北上广深这样的城市就像美国,是消费市场。
第一个重要变化就是人口老龄化加剧,未来5~6年可能会出现一次“人口结构大幅变化”;第二个变化是进入经济新常态,特别是受疫情冲击,居民实际收入增速出现大幅下降甚至是负增长,大部分人会因此消费降级。
所以,收缩型经济将成为未来的新常态,它有着5个鲜明特征:在投资上,很难挣到泡沫的钱,只能挣到较低的稳定收益;在收入上,增长将变得极其艰难,甚至大部分人的收入是下降的;在生活上,大家会追求简单,不再那么铺张浪费;从企业角度,会提供性价比较高的产品和服务,比如优衣库、无印良品等;大家用在学习、培训上的时间更多,会重新评估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建议在创业、投资、融资等方面都要重塑价值、回归本源,适应收缩型经济新常态,回归商业本质:从经营角度看,要从横向的流量扩张变成纵向的流量变现;从公司规模看,要从过去习惯的“大而全”“大而不能倒”,变成专注“小而美”的实惠型企业,有稳定现金流,有自有手艺、技术、客群和市场;从经营策略看,要从快速扩张变为稳健集约经营;从投资方看,要学会从赚快钱转向赚慢钱。
尽管我们的GDP总量已经是全球第二,但人均GDP才刚刚破万,水平还是比较低的。我们还有很多短板,比如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这些差距也是下一步能够通过改革方式去释放的动力。
未来应该重视国有资本改革、土地改革,反哺农民。因为中国的金融结构、城乡差异、收入差距表明,我们是很难用欧洲和美国的刺激政策的,这样的政策持续下去,一个很可能的结果是资产再次飙升,树往天上长,导致贫富差距继续拉大、社会矛盾持续积累。这种情况不符合“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也不符合新的发展观。
从宏观政策来讲,围绕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从国有资本改革和土地改革两个方面做文章。
围绕管人管事管资产,到管资本。真正的管资本方面,可做的改革文章有很多,而目前的改革,和理想方案的差距还比较大。
土地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该如何改革?应该形成城乡统一大市场。很多地方在土地改革时,只拿土地实现集约化利用,这是不对的;要从基本的意识形态、法律以及实际操作上去改革。
在推动土地改革时,我们务必要明确一点,一定要反哺农民,让农民成为有产者,把土地交还给农民,实现城乡统一大市场。这点对我们经济下一步可持续增长,摆脱疫情冲击,启动消费等一系列问题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对普通人来说,未来几年应该如何自处?我认为,应该认清形势,提高认知能力,采用收缩型的生活方式。做梦不要做得太大,尽量务实一点,没办法跳槽的就别跳槽,能保住工作的就保住工作,有投资能力的可以抄底。不同人群的情况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
简单来说,要稳住基本盘,守住风险底线,敏锐抓住机会。但归根结底,看清本质是最主要的,因为所有选择,都跟你的认知水平有关。
整体而言,我们应该采取一个实事求是的态度,既不要过度乐观,也不需要过度悲观,确定自己想要的生活、工作状态,无论你是打工、创业,还是投资,一定要想通透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