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国辅,郭巧云
(荆楚理工学院,湖北 荆门448000)
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时代高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高度,继“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后,将“文化自信”作为第四个自信提出,形成了关于文化自信的系列论述。文化自信是中华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强烈认同、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1](P32)。这表明了文化自信和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一致性。意识形态是对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以及由经济形态决定的政治制度的自觉反映,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等等。它处于上层建筑的核心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价值体系、文化发展以及人们的精神风貌。坚定文化自信的关键在于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主导权与话语权。
经过40 多年的奋斗、创造、积累,中国迎来了“强起来”的新时代,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愈来愈多地参与国际事务,其力量之基是“四个自信”,其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2](P339)。文化自信是在深刻把握自身文化发展历史、文化基本内容和文化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对自身文化价值的肯定性体认。意识形态话语权是指在文化软实力提高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居于更加突出的位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回溯历史、立足现实、展望未来,我们能清晰地把握文化自信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理据。
1.历史的逻辑:意识形态话语权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思想基础
文化自信内在包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方面的自信。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为我们审视传统文化提供了科学的态度和方法,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出勃勃生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则使得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特色。悠远浩博的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观念,在现实生活的强劲脉搏中时刻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了历史的深厚底蕴。从根本上说,坚定文化自信最关键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权与话语权,这种话语权不是瞬间的觉悟,而是源自于历史的深处。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经历了“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灾难,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为挽救民族危亡,“以爱国相砥砺,以救亡为己任”,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以及其他种种西方方案等各种社会思潮竞相登台,却在实践中一再碰壁。历史的曲折并没有终止中国的发展,而是激起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重新选择中国的道路,逐渐接受马克思主义这个“批判的武器”,并展开“武器的批判”,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列宁精辟地指出:“马克思的全部天才正是在于他回答了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3](P309)诞生于170 年前的马克思主义,不满足于“解释世界”,而是致力于“改变世界”,将批判与革命作为自己的本质,以广阔的视野、深邃的思想展现的无穷魅力,深深吸引着中国共产党人。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生动实践中,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改革开放这三大历史贡献,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习近平总书记铿锵有力地指出:“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4]中国人民从近代百年沧桑史中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我们摆脱苦难历史,争取民族解放和国家富强的根本,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指导思想。因此,邓小平强调:“我们搞改革开放,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没有丢马克思,没有丢列宁,也没有丢毛泽东。老祖宗不能丢啊!”[5](P336)
在科学把握意识形态和文化发展辩证统一关系的基础上,得益于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启迪,得益于国内外意识形态建设的经验借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注意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1](P32-33)。这一论述抓住了坚定文化自信的关键问题,要坚定不移地守护和发展自身文化,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性质的定力,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构建作为坚定文化自信的思想基础。
2.现实的考量:全球治理困局下西方“普世价值”的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事业越前进、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就会越多,面对的不可预料的事情就会越多。”[6](P23)他明确指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全党要充分认识这场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和国际力量格局的对比变化,全球治理体系由“西方治理”转为“全球治理”。在全球治理背景中,当代中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化软实力显著提升,中国已经从文化大国向文化强国迈进,中国精神、中国道路、中国方案等成为深入人心的文化表达,有力地推动了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时代的到来。同时必须认识到,我们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前所未有,不可避免地会面临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推广的所谓的“普世价值”的渗透。新自由主义、宪政民主论、历史终结论、文明冲突论、中国威胁论、历史虚无主义等社会思潮林林总总,不绝于耳。坚定文化自信,需要关注全球治理背景中“普世价值”的危害,注意防范意识形态安全风险。文化自信突出强调意识形态建设,正是基于全球治理背景下国内外思想文化领域竞争这一“新的历史特点”。
价值观是意识形态的核心。坚定文化自信,就要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形成社会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要认识到意识形态没有也不会终结,警惕“意识形态中心论”和“意识形态终结论”两种思潮的影响。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社会意识形态“是在归根结底不断为自己开辟道路的经济必然性的基础上的相互作用”[7](P649)。要警惕过去那种“意识形态中心论”的观点,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能动摇。另一方面,要警惕以费朗西斯·福山为代表的“意识形态终结论”和以萨缪尔·亨廷顿为代表的“文明冲突论”的社会思潮。这些社会思潮虽然研究的视角和结论各有不同,但从根本上讲都是为了推广西方意识形态,维护其文化霸权地位。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凭借其在全球治理中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将意识形态传播作为其外交战略的重要目标,推广“普世价值”成为其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而言之,“普世价值”是西方“意识形态终结论”的核心观点,是基于资本主义价值立场,以西方国家倡导的民主、自由、平等、人权、博爱等为理论支点,力图将西方制度模式化,体现的是具有永恒性和超阶级性的西方国家意识形态话语霸权。
因此,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国家安全面临新情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国网络安全博弈,不单是技术博弈,还是理念博弈、话语权博弈。”[8]如何在全球治理中坚持民主、自由、平等、人权等为世界多数国家接受的价值,又避免陷入西方“普世价值”的陷阱和“西方中心主义”的认识范式,扫除中国长期落后于西方国家产生的文化自卑,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积极开展自信的价值观外交,是当代中国必须回答好的时代课题。
3.未了的接力: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中国道路自信之维
西谚有云: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同样,中国道路是在漫长的历史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用鲜血、汗水、泪水写就的,是具有历史延续性的统一整体。就过去而言,它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就现在而言,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就未来而言,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终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的伟大目标。历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已经阔步前进了40年,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中国道路历史底气中的积极因素,在赋予其创新性的时代意义后,又具有世界历史意义。中国道路提供了一种不同于西方国家发展之路的中国方案,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中国道路对处于深刻文化困境和危机的西方发达国家也具有极佳的借鉴意义,可以为其提供摆脱资本控制之路,摆脱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二元分裂的困境之路。更关键的是,我们深知“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谋求自身发展中努力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中国道路的成功引起世界各国的热议,当然也不乏好事者。这里有两种观点需警惕,一是认为中国应走人类文明发展的共同道路,即建立在西方文化基础上的西方道路;二是回归儒学、回归传统,认为重塑中国社会主义的核心是“儒化”[9]。这两种观点同20 世纪30 年代就出现的“全盘西化论”和“文化保守主义”如出一辙。不把握“西化”“儒化”的本质,不把握其实质是争夺意识形态主导权,在中国发展道路上就会缺乏文化自信,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道路问题是最根本的问题,我们必须坚持道路自信,不能数典忘祖、不能妄自菲薄。同时要认识到,不同道路之争,深层次的体现是文化之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2](P344)不是母版、不是模板、不是再版、不是翻版,就是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强调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是强调中国的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是西化、儒化。这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根本的一“化”。历史和实践雄辩地证明,无论是封闭僵化的老路,还是改旗易帜的邪路,都是死路一条。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又一个胜利,就在于始终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文化自信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主导权和话语权,不仅深切体现意识形态于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更是我们坚定道路自信的根基。
道路自信基于高度的文化自信,厚植于历史的深处。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6](P21)的中国道路,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继承“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0](P669)的一切精神财富的基础上形成的,是未了的接力。
作为“四个自信”中更持久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有着足够的底气。这种底气来自于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根植于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选择马克思主义而取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成就。意识形态决定文化的方向和道路,坚定文化自信要注重以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灌输引导、价值共识和阵地建设不断夯实文化自信的凝聚力、向心力、感召力和传播力。
1.以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涵养文化自信的凝聚力
唯物史观的创立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次“壮丽日出”,它明确提出历史进程是受一般规律支配的,第一次破解了历史之谜。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生产方式归根到底是决定性因素,但社会意识也具有相对独立性,如恩格斯所说,“思想领域也反过来对物质存在方式起作用”[7](P598)。居于主导地位的社会意识形态需要内化为社会成员共同遵循的价值准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1](P3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作为中国文化特色和文化精髓的凝聚与提炼,正逐步内化为社会成员的共同价值准则和精神标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核心价值观“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的要素”,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6](P163);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6](P164);要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中国梦的宣传和阐释,要与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紧密结合起来”[6](P161);思想和价值观念是文艺的灵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2](P351);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1](P33)。
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这些掷地有声的论述,突出强调了价值观自信是文化自信的核心,强调“百姓日用而不觉”的核心价值观对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意义,将核心价值观纳入到文化自信的灵魂地位。要抓住意识形态本质体现的核心价值观建设,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为坚定文化自信奠定历久弥坚的思想基础。
2.以意识形态的灌输引导增强文化自信的向心力
马克思指出,“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这块素朴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10](P16)这一比喻是指德国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需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这句话可以看作“灌输论”的先导。列宁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路,在同崇拜自发性的经济派做斗争的过程中,提出了系统、完整的“灌输论”思想。列宁的“灌输论”思想主要包括“为什么灌输”和“怎样灌输”两大问题。列宁认为,工人阶级靠自己的力量只能形成受资产阶级的思想奴役的“工联主义”意识,社会主义学说是从知识分子“创造的哲学理论、历史理论和经济理论中发展起来的”[11](P318),是“革命的社会主义知识分子”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他认为,对工人运动自发性的崇拜,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轻视和脱离,都是加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影响。因此,列宁提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11](P311)的著名论断。这里主要回答的是第一个层次,即“为什么灌输”的问题,阐发了灌输的必要性。第二个层次是回答“怎样灌输”的问题。列宁指出,社会主义意识要从外面灌输给工人,“从经济斗争外面,从工人同厂主的关系范围外面灌输给工人”[11](P363)。对于如何向工人灌输政治知识,列宁认为,社会民主党人“要善于利用每一件小事来向大家说明自己的社会主义信念和自己的民主主义要求”[11](P364)。这里论述的是灌输的方法论问题。在列宁看来,为工人阶级授课、出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建立党校、创办党刊等“每一件小事”都是行之有效的灌输方法。需要指出的是,“灌输”不是指将社会主义意识“硬灌”进人们的头脑,而是强调社会主义意识要从“外部”灌输。灌输只是一个根本的原则,绝不是死硬的方法。灌输理论是树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理论。可以说,没有马克思主义思想意识的灌输与传播,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历史时期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中心位置,没有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接班人的教育和培养,就没有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
列宁指出:“或者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或者是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这里中间的东西是没有的。”[11](P326)当今世界两制并存,必然会有意识形态的竞争。国际环境风云变幻、中国社会发展转型、网络信息传播方式迅猛发展以及各种社会思潮涌动,更需要我们在“灌输论”的指导下整合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构建共同的精神家园,要创新科学灌输理念,创新宣传方式、加强宣传报道。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6](P155);要发挥好新兴媒体作用,“引导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6](P162);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1](P35)。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这些切中肯綮的论述,是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6](P153)为立论基础的。有学者将习近平文化思想宗纲表述为“马魂、中体、西用”[12],“马魂”即强调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命运和灵魂。
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根据时代发展变化不断创新理论灌输的方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注重加强意识形态的宣传、引导,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价值体认,增强文化自信的向心力。
3.以意识形态的价值共识夯实文化自信的感召力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肯定人类历史首先是物质资料生产的历史的基础上,阐明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指出了人民群众是生产力这一社会发展决定性力量的直接体现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从“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13](P104)观点的萌发,到人们是“他们本身历史的剧中人物和剧作者”[10](P227)的著名观点,再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0](P422)等振聋发聩的最强音,彰显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始终以人民利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高价值追求。如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14](P1031),邓小平同志“社会主义本质”的现实表达,江泽民同志“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庄严承诺,胡锦涛同志“以人为本”的价值内核等,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人民主体地位”的价值共识。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对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重要性,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文化建设跨越时空的交融中、在中西方意识形态和文化的交流交锋中,凝练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特色,从而夯实文化自信的群众基础,体现了在“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共识中夯实文化感召力的逻辑进路。他强调指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P182),“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1](P16)。实现中国梦必须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依靠人民、惠及人民,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要坚定文化自信,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价值、生命力和创造力的高度信心;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中,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目标。
4.以意识形态的阵地建设提升文化自信的传播力
意识形态这个阵地,马克思主义不去占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就会去占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将意识形态工作作为自己的“责任田”,强化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阵地意识。邓小平同志多次指出,要维护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动摇,要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多元化的社会思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舆论领域大致有红色、黑色、灰色‘三个地带’”[2](P328),并强调要守住红色地带,压缩黑色地盘,转化灰色地带。
当前,互联网等新媒介的兴起,使社会舆论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第43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 年12 月,中国网民达8.29 亿,其中手机网民占比达98.6%,互联网普及率达59.6%。网络传播力、影响力、渗透力与日俱增。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已成为各种思想文化交流碰撞的主阵地,在塑造公众价值观念、强化公众意识、反映和引导社会舆论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互联网是当前宣传思想工作的主阵地。这个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这部分人我们不去团结,人家就会去拉拢。”[2](P325)加强网络文化治理是意识形态建设的一个新领域,我们要利用网络优势营造充满活力的思想文化局面。要在网络基础设施、网络人才队伍、网络信息服务等方面努力;要及时把握和疏导网络舆情,掌握网络舆论主动权;要掌握网络文化背后的群众的呼声和需求,廓清网民的模糊错误的认识,引导网民正确理性看待现实。在改革攻坚期和社会转型期,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互联网发展水平是提升文化自信传播力的必经之路。
文化自信有其关键的构成维度,其中文化精神、文化能力和文化道路的自信是重要的方面。文化自信突出强调意识形态功能,旨在提升文化精神的自信、文化能力的自信和文化道路的自信,指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提升文化精神的自信
在当代中国,文化自信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明中期以前,中国的经济、文化发展都位居世界前列,不存在文化自卑问题。商周时期的青铜文化、春秋战国“轴心时代”的诸子争鸣、两汉时期的经学兴起、魏晋南北朝时的玄学崛兴、隋唐儒释道并行、宋明理学的发展等,成为世界文化史上的壮丽篇章。1840 年的鸦片战争,以血与火的形式将中国裹挟进世界变革的浪潮中。中华民族遇到了“亡国”“亡天下”的民族危机,民族自信心丧失,对传统文化自暴自弃,出现了真正的文化危机和文化自卑。中国近代民族危机从根本上来讲是一场文化精神的危机。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中国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顿时信心倍增、能力大增,在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结束了近代世界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已经复兴了并正在复兴着伟大的中国人民的文化”[15](P1516)。马克思主义以气度恢弘的力量提升着我们的精气神,重新恢复了中华民族生气勃勃的民族生命力和文化自信心,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核心和灵魂。
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全面审视国际国内两个大势,需要在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互动中掌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动权,不断地深化思想共识,注重把稳文化自信的思想之舵,以不断提升文化精神的自信。
2.增进文化能力的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和方案,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2](P340)。这些论述生动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创新发展及其世界意义,展现了我们创新文化能力的自信。文化能力的自信是坚定对本民族文化综合创新发展的信念。没有这种自信,我们不可能有推动文化创新发展的担当和作为,也谈不上真正的文化自信。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其文化发展进程中,既要维护自己的民族传统、保持自身文化特色,又要吸收外来文化、不断发展壮大自己,即我们通常所讲的文化的“认同”与“适应”。中国近代文化发展就面临着这样一种矛盾运动。在这样一种时空境遇中,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反对东方文化优越论和全盘西化论,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批判继承,综合创新”[16](P363),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为依归,即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立古今中西文化的最佳互补结构,亦即建立批判继承历史传统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在把握“贵和尚中”“和而不同”等中华优秀文化精髓的基础上,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他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2015 年9 月,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了世界各国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五位一体”的宏伟蓝图。2017 年1 月,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演讲,明确提出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2017年3 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被写入联合国安理会决议。2017 年9 月,“一带一路”倡导的“共商共建共享”理念被载入联合国大会决议。这些理念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是中国提出的全球治理新方案,增进了我们创新文化能力的底气和自信。
3.坚定文化道路的自信
从文化发展的意义来说,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是从扬弃传统文化走向现代新文化的过程。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对新生活的“期盼”和对前途的“迷茫”构成20 世纪初中国文化环境的三大特征,于是有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德赛精神的高扬。马克思主义作为“西方的反西方主义”,既天然蕴含丰富的科学、民主思想等西方文明成果,又力戒资本主义的影响。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诸多契合,给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以无比的文化亲近感。如两者都立足物质的本体论、主张实践的认识论、采用辩证的方法论、倾向入世的价值论等,使两者在以人为本的理念共识下,实现文化思想跨越时空的重合。这些高度的契合性,使得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转向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起点表现为对其理论的信仰,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由于有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我们主动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发扬固有的优秀传统,创造自己的新文化,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可以追溯到毛泽东时期。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出发,毛泽东同志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17](P694),建立在新民主主义政治和经济基础之上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应该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17](P708),从此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探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具体的文化建设中,我们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等等。
当今世界的全球化,一定意义上讲,正由经济全球化逐渐演变为文化全球化。主导当代世界话语权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正通过文化渗透不断消解着我们的文化价值观。当代中国要实现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和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关键就在于我们能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构建起我们文化道路的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设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2](P37),“改革开放40 年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P18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在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固然也包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新时代强调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是着眼于筑牢文化道路自信的坚强堡垒,增进我们“走自己的路”的信心与决心,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