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华 郑天骄
(1.2.武汉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2)
党外知识分子是我国知识分子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对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发挥他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作用”[1]。学术界关于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的研究成果丰硕。分析检索内容可以发现,学术界关于党外知识分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重要论述,党外知识分子的内涵、特征及作用,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现状及对策建议等方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提出了诸多重要论述,是新时代做好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根本指针。学术界主要从如下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是从大统战角度认识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研究者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大统战”概念,把党外知识分子工作作为统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要坚持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牵头协调、有关方面各负其责的大统战工作格局,形成工作合力”[2]。“大统战”就要有大局意识。树立统一战线工作的大局意识,对于加强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尤其重要。这是因为,党外知识分子工作虽是统一战线工作专门列出的内容,却不能与其他方面的工作截然分开;党外知识分子不是一个单独存在的实体对象,而是分布于社会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各个单位以及各个阶层之中。这决定了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特殊性,也决定了统一战线工作内容具有重叠交叉、有机关联、内在结合的关系。[3]
二是关于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作的重大论断。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分子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属性定位和角色作用的重新认识,加强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成为统一战线的重要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1]齐卫平认为,“从词语上解释,强调‘基础性’表示筑牢根底的意思,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强调‘战略性’表示谋长远的意思,战略决定着事物的持久发展。从‘战略性工作’定位加强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大大提升了新时代加强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价值意蕴”[3]。徐军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历史、现实和未来三个层面充分肯定了党外知识分子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对党外知识分子的评价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并把党外知识分子工作上升到事关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新高度。[4]
三是关于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要实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论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社会都要关心知识分子、尊重知识分子,营造尊重知识、尊重知识分子的良好氛围。要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广开进贤之路,把各方面知识分子凝聚起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1]强调统一战线只有致力于加强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才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李小宁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新形势下的知识分子问题和党外知识分子工作,从世情国情党情出发,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出发,紧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主题,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博大胸怀和战略远见,深刻阐述了新形势下知识分子的特殊作用、党的知识分子工作方针政策、党外知识分子工作要求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形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知识分子工作的重要论述,为今后做好知识分子工作,充分发挥广大知识分子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供了基本遵循。[5]
明确党外知识分子的基本问题,是做好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党外知识分子的基本问题包括党外知识分子的内涵、特征和作用研究等内容。
党外知识分子的概念早已有之,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充分。学者们主要围绕“党”的概念对党外知识分子的内涵进行界定:第一,广义上,当“党”指中国共产党时,党外知识分子指的是一切未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第二,狭义上,当“党”指的是普遍意义上的党派时,党外知识分子指的是未加入任何党派的无党无派的知识分子。这也是2014年中共中央统战部编著的《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百问》中对党外知识分子作出的官方定义。
尽管如此,一些学者对党外知识分子的涵义存在不同看法,有的接受广义内涵,认为党外知识分子包括所有非共产党员知识分子,如尹凡华、李袁等;有的认为党外知识分子仅包括无党无派的知识分子,如刘学军、杜立群等。更有学者对上述看法提出质疑,认为“党外”一词是对于作为统一战线工作主体的中国共产党而言,党外知识分子是一种政治身份,是统一战线工作概念。宋俭提出,进入了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视野,成为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对象的民主党派和无党无派知识分子,均可以称为党外知识分子。[6]
除此之外,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施策”的要求,学术界按照单位、年龄结构、社会来源等对不同党外知识分子群体进行了更为细致的研究,如对青年党外知识分子及高校、科研院所、国企事业单位、新型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等不同职业党外知识分子群体的研究增多,界定了不同群体党外知识分子的具体内涵。
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7]。进入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的特征也出现了新变化。学术界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常玉洁从宏观上分析了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的特征,运用政治发展理论对党外知识分子思想行为的特征进行剖析,认为在文化特征方面表现为批判性话语,在行为特征上表现为依附性,而在阶级意识特征方面则呈现出“群意识”萌芽状态。[8]在微观层面研究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特征的成果颇丰,研究者通过实证调查的方式专门研究了高校、科研院所、国企事业单位、青年党外知识分子等党外知识分子的群体特征。李红艳等提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学识渊博、思想活跃、视野开阔,具有较强的主体意识、民主参与意识的群体特点[9];胡丽雷等认为科研院所党外知识分子具有学历较高、专业能力较强,独立性明显、价值观趋向多元,思维活跃、有独特见解,追求民主、参政议政意识较强的特点[10];闫红果对青年党外知识分子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青年党外知识分子具有大众化、来源多元化、流动性增强、价值认同多元化的特征。[11]
总体来看,学术界普遍认为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在群体结构上,群体规模大,社会影响力大,社会来源更加广泛,成员构成更趋复杂,流动性增强;第二,在思想状况方面,总体上政治认同度高,但思想观念和利益诉求更加多元化,自我实现意识增强;第三,在政治参与上,参政意识、民主意识强,但参政议政能力有待提高。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国广大知识分子是社会的精英、国家的栋梁、人民的骄傲,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党外知识分子是中国知识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来源广泛、社会影响力大,大多拥有高学历和较高的专业素养、文化水平。发挥党外知识分子的优势作用,对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者认为,党外知识分子凭借专业优势,能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挥智库作用,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在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范笑天提出要注意发挥党外知识分子的智库作用,“促进党外知识分子智库研究发展成果的转换”,使党外知识分子作用发挥最大化。[12]党外知识分子能够立足当前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地方社会和经济发展。张永红、胡放提出,党外知识分子参与乡村振兴是他们的“能力所在、内心所趋”,并分析了党外知识分子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政治立场与理论、实践路径。[13]黄中莉等提出高校等组织可以依据自身特点和优势,团结党外知识分子力量为脱贫攻坚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贡献力量。[14]
在政治领域,党外知识分子是人民政协的重要组成群体,具有知识水平高、民主观念和政治参与热情强、社会影响力大、代表利益广泛等独特优势,“能在多党合作的制度框架内发挥参政议政、民主协商、互相监督的重要作用”[15],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关系的巩固和发展。同时,党外知识分子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建言献策者、践行者、监督者,对于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具有独特作用。
党外知识分子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重要力量,在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党外知识分子文化素养高,汇聚了教学科研、新闻出版、文艺宣传等领域的杰出代表人物,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他们发挥生产者和传播者的巨大作用,创作出大量优秀的文化产品,不断创新和丰富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学术界关于党外知识分子文化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教学育人和促进学校建设等方面。
学术界围绕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有研究者认为,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要综合考虑党外知识分子及统战工作两方面因素。卢勇认为,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存在一些深层次、结构性的问题,表现在随着互联网信息时代到来和全球化发展,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观念与利益诉求日益多元化;传统统战思维和工作方法存在活力不足、亟待创新的问题。[16]张楠认为青年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存在的问题,既受到党外知识分子自身思想价值观多元、注重自我实现、政治理论水平和政治参与意识不强等自身因素的影响,也与思想政治教育滞后、各项机制制度不健全有关。[17]有研究者认为,党外知识分子在政治参与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党外知识分子自身和统战工作两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即党外知识分子渴望参政议政但诉求表达渠道不足、政治参与不够深入,这又导致党外知识分子政治效能感较低。[18]
就党外知识分子自身状况而言,进入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自身出现的许多新特征给统战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王建辉、蒋波等认为,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人员构成更加复杂、分布更加广泛、思想观念多元、政治认同度不高等问题给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带来挑战。同时,党外知识分子人员构成复杂、分布广泛等状况,也加大了统战工作者全面了解党外知识分子群体情况以精准施策的困难。此外,齐卫平提出党外知识分子概念认知困难、构成复杂和分散的特点给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带来了难题。[3]
就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而言,研究者普遍认为,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存在工作主体力量薄弱、制度机制不健全、工作方法滞后和工作载体落后等问题。有研究者提出新形势下需要加强互联网平台和载体建设[19],胡云、王欣等提到了统战理论研究不足、不深的问题。
在制度载体上,研究者认为,建立完善的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载体,首先必须规范统战工作者的行为,健全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领导机制,建立统一的评价考核体系,制定科学、实际的考核细则来调动统战工作者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其次,必须建立健全党外知识分子培养选拔机制,建立常态化的教育和思想引导机制,健全党外知识分子发挥作用机制和培育输送工作机制。关于党外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的问题,常玉洁提出要完善政治参与制度化、党外知识分子政治参与的程序[10];胡云提出要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建立参与学校决策和管理机制以及激励保障机制。[20]
在组织载体上,综合研究者的观点来看,加强党外知识分子的组织载体建设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依托党外知识分子原属社会组织或单位开展工作,提升党外知识分子组织化程度。张贺明提出利用党外知识分子为主体的各种机构开展融合引领工作[21];杨斌等提出依托社会组织加强党外知识分子联谊性组织建设[22]。二是加强党外知识分子专门的联谊性组织建设,建设专门的党外知识分子线上和线下组织载体。目前,行之有效的线下党外知识分子组织载体有“知联会”“欧美同学会”“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实践创新基地”等。其中,“知联会”是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交友工作所依托的重要载体,兼有对党外知识分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功能,学术界关于党外知识分子统战组织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此。学术界就各级知联会现状、存在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加强知联会建设的思路和方法,要充分利用知联会思想教育、交友、发掘培养的功能。信息时代互联网和大数据迅猛发展,党外知识分子的组织载体建设也要与时俱进,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创新工作平台,搭建线上党外知识分子组织载体。魏彬等提出利用大数据,建立党外知识分子基本情况数据库,从而加大对党外知识分子的联系力度。[23]
研究者普遍认为,做好统战工作,必须坚持大统战思维,坚持党委对统战工作的领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为科学指导,提升统战工作者对统战工作重要性的认识[21],引导统战工作者全面准确认识和把握党外知识分子的特点和诉求。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统一战线凝聚人心的关键工作,研究者普遍关注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中的重要性。做好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常态化的教育培训,同时要注意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宋俭提出,要注意规范党外知识分子学习培训的内容,做好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引导工作。[24]有研究者提出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还有研究者强调把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红色教育、传统文化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提升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另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要注意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法。第一,要注重新媒体、信息化手段的运用,提高统战工作信息化水平,利用多媒体手段做好党外知识分子的理论宣传工作[16];第二,切忌单向灌输,要注意思想交流与情感并重、单双向传导并重[25],尊重党外知识分子的意见和建议,关心党外知识分子的生活,加强与党外知识分子的情感联系。
加强党外知识分子的培养使用工作,是做好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重要途径。建立合理有效的培养、选拔渠道,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党外知识分子的作用,满足党外知识分子参政议政、服务社会的愿望和要求。在党外知识分子的培养中,要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历练并重,切实提高党外知识分子参政议政的水平与能力,提高党外知识分子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要给予充足的财政支持,“可设立专项基金加以培养”[24],重视发现和培养党外知识分子代表人物,发挥其标杆示范作用。在党外知识分子的选拔任用方面,要遵照党外知识分子培养选拔制度的相关规定,对党外知识分子进行考核,坚持以德为先、实绩至上。要畅通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渠道,为党外知识分子提供活动平台。要发挥新媒体作用,探索建立党外知识分子灵活使用机制。
当前,学术界在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指导思想研究、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细分群体状况研究、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载体建设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在研究方法上,重视采取实证方法,对党外知识分子的基本状况、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现状等方面进行具体的描述性研究,并采取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方法进行解释性分析。但党外知识分子研究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之处。
第一,要进一步加强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重要论述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重要论述,为做好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提供总的指导,是科学的理论,而科学的理论是在指导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实践必然赋予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新的内涵。深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重要论述,及时总结运用,才能更好地指导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实践,为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指导。
第二,进一步加强对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历史与理论的深度研究。要注重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历史研究,借鉴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历史经验。一直以来,学术界关于党外知识分子的历史研究较为薄弱,仅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政策历史发展的研究。实际上,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起就开始从事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实践,显然,加强对近百年来党的统战工作的历史研究,总结经验教训,就能够为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提供经验借鉴。同时,还应注意使用多学科理论加强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理论研究,为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提供理论支撑。近年来,有学者使用社会角色理论、社会组织理论、圈层理论等社会学、政治学理论来分析党外知识分子工作,但数量较少,研究深度有待加强。
第三,加强对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特点和机制途径的研究,注重研究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的变化状况及其特点,把握新时代党外知识分子研究的规律,才能切实提升党外知识分子统战工作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