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正发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湖南 娄底 417000)
2017 年1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在我国历史文化、社会文化、艺术文化发展过程中,民俗文化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梅山民俗文化主要存在于湖南省新化县、安化县及周边区域,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政治文化等,凝聚了梅山地区人们长期的生产、生活和精神活动中形成的农耕民俗、体育、山歌、故事、傩戏、信仰及民俗风情等文化财产。我国民俗文化对外国友人具有巨大吸引力,在文化走出去的战略下,实现不同国家民族文化的双向传播和交流,更好的传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翻译是必经之路。
不同地区的人们虽然都渴望了解充满异国情调的民俗文化,但文化的差异造成的词汇空缺和文化意向的缺失,给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理解独特的异域民俗文化造成困难。因此,就单纯的文字文本翻译而言,民俗文化有很大的可译性限度。长期以来在翻译对外文化传播性文本时,归化翻译原则占主流。然而由于译入语世界的文化缺失和词汇空缺,归化翻译容易使独具中国特色的民俗文化失真,无法准确传达民俗文化的内涵和展现民俗文化的奇特魅力。虽然各种注释的使用能对译文进行适当文化补偿,一定程度上既增加译文对于目的语读者的可及性,也可通过音译和直译加注等方法保留部分文化内涵。但是,一方面过多的注释会影响译语读者阅读的流畅度,另一方面,对于一些特有的民俗现象,仅仅靠语言难以完整地表达其民俗文化的魅力。[1]
翻译是为了继承和传播民俗文化,我国翻译研究学者吕俊提出“翻译学是传播学的一个特殊领域”。[2]在对外传播民俗文化时,翻译不仅仅是文字的翻译。语言文字是民俗文化的传统载体,但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图片、声音、影像、动画等非自然语言符号也成为文化意义和意象构建的组成部分,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促进了文本、声音、视频以及图像表意的融合。[3]也就是说,要想准确传递民俗文化信息,需要通过多模态语篇来共同完成。
模态(Modality)指交流的渠道和媒介,包括语言、技术、图像、颜色和音乐等符号系统,[4]或是指人类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跟外部环境之间的互动方式。[5]多模态指具体语境中一种以上的模态并存的现象,是来自不同符号系统的意义的结合。[6]一般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感官参与互动的就称为多模态。在多模态交际中,模态既各自独立发挥作用,也共同发挥作用,即模态本身产生意义,同时通过彼此的交接和互动产生意义。传统翻译观认为,翻译是两种语言文字之间的转换,而在多模态视角下,语篇意义不仅仅是由语言文字体现,而是由文字、图像、颜色、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模态共同构成。
梅山民俗文化散落于民间,形成的具有可读性的文字和图像资料并不多,很多奇特的民俗文化现象仅见于口传,并正逐渐消退。随着物质文化、工业文明、城市扩张和消费主义等冲击,传统的农耕民俗、民间艺术、体育活动、祭祀活动等民俗文化印记正在被人们淡忘。民俗文化的传承离不开积极的民俗活动,更离不开一定社会群体的遵从。地方政府应鼓励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为世人理解这些丰富多彩的民俗提供必要的情景语境,并通过图像、视频等多模态形式保存下来进行传承和推广。
由于年代久远,地域方言与风俗各有差异,人们对民俗文化语篇的解读存在困难,多模态整合能使文字、图像、声音、色彩和视频都参与语篇意义的建构,方便民俗文化语篇和民俗意象的理解和接受。例如,歌谣是梅山文化的重要内容。梅山村落的生产生活、社会变迁、人情风俗大都用歌谣来体现反映的,具有传史记事、传递信息、号令民众、传教礼俗、交流情感等功能,因而有洞本歌、族歌、宋师歌、樵歌、猎歌、开山歌、黄本情歌等类型,分为平腔、花腔、高腔、波罗腔等腔调和粗犷、泼辣、激越、诙谐等风格。这些歌谣仅靠文字很难传承,必须靠相关的民俗活动和多模态的保持方式才能继续流传。新化县奉家镇、水车镇一带山区村民集体劳动时,可能有一名腰挂铜锣的歌手击锣而歌为劳动者助威鼓劲。只有亲临现场或者是通过影像视频等多模态方式才能让世人全方位感受梅山民俗文化。
梅山民俗文化语篇的翻译是为了在目的语读者中有效地传播具有中国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为更清楚展现原文语篇的文化内涵,译者需要用文字、图像、录音、视频等多模态手段,以达到完整表达原文的语言系统、语篇意义、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的目的。
梅山民俗奇特异常、蕴含丰富,譬如喂烟、喂饭怪俗、蝴蝶戏媒、珠梅抬故事、梅山傩戏等奇异风俗比较难以用言语描绘清楚,图画、声音、色彩和视频等多模态在展现这些细节方面有其媒介优势。由于单独的文字模态所表达的意义是不完整的,需要另外的其它模态来补充或者加强,在梅山民俗文化语篇的翻译实践中,除了文字介绍的翻译外,还应将部分文字无法表达的信息通过多模态形式展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涉及到把原语文字转换为译语文字,把原文图像、声音或视频转换到译文语篇,而且还可以把原语文字转换成多模态形式,并在译文语篇中根据译语的认知语境进行多模态重组。
在新媒体时代,声音、图像、视频等新媒体形态相比于文字更容易流传。尤其是梅山民俗中的傩戏、巫术等文化形态内容和形式皆诡异神秘,巫术中的咒语、符水、法门更是千奇百怪、生涩难懂。例如梅山法术中的止血口诀、止痛口诀、治土口诀、归蛇咒、渔猎咒、收惊术、招魂术等巫术仪式及口诀、咒语,如果翻译成英文,对译文读者来说犹如天书,达不到宣传目的,甚至拒人于千里之外。只有将其中的一些内容转换为大家所接受的多模态形式,才能够为更多的人所理解,从而达到文化交流和传播的目的。
曾经有人质疑梅山民俗文化外宣英译的价值,理由是梅山文化在国内外的影响微弱,也鲜有国际友人来湘中地区探索梅山民俗文化。可那是因为梅山民俗文化一直深藏闺中,梅山文化的魅力是需要外宣推广和展示才能为世人所知晓、所向往的。近年来,梅山文化园在湖南安化县仙溪镇建成后正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内已有近30 所大学,以及美国路易斯安纳州立大学、法国南锡建筑大学把梅山文化园作为教学基地。安化县梅山民俗文化博物馆也于2016 年开馆,作为一个全方位展示古梅山地区民俗文化的窗口和平台,从衣食住行、农耕渔猎等各方面全面展示了梅山人民生产生活的动人场景和当地独特的人文风景。
在梅山民俗文化的国内外推广过程中,政府和学者是不可或缺的力量。地方政府和相关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地区民俗文化特色制定合情合理的政策和法规来支持民俗文化的传承和推广。同时,地方政府可以构建民俗文化走出去的国际化发展平台,通过友好城市文化交流、博览会、访问团等方式推广民俗文化。文化学者应对梅山民俗文化遗产进行发掘和保护,高水准能力的翻译研究和实践者应致力于民俗文化的外宣翻译研究和实践。政府相关主管部门、民间组织、文化学者、翻译研究和实践者应积极展开合作,以多模态的形式向世界交流和传播梅山民俗文化。
雅各布逊曾提出过翻译的三种类型:语内翻译、语际翻译和符际翻译。民俗文化的外宣翻译过程涵盖了这三个翻译层面,无论是语言文字还是其它类型的符号都参与意义的构建,从而实现民俗文化信息传递的目的。在梅山民俗文化外宣英译过程中,文字、声音、图像、色彩、视频、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多模态形式都是语篇意义生成的资源,可以用来将梅山民俗文化中的视觉意象、听觉意象、触觉意象等多模态信息在译文语篇中予以还原与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