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 婕
(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第六成套事业部,北京 100055)
一个国家的制造业发展水平很大程度决定着出口贸易的规模和质量。我国已经成长为世界上规模最大、门类最全的产品制造基地,2014年制造业出口占出口贸易比重达到42.6%。而船舶修造行业在我国整个制造业发展历程中占据重要地位。中国近代工业发源于船舶工业,1865年前后成立的上海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和福建船政学堂成为中国工业化先驱,从某种意义上说,造船在中国起到了母工业作用。[1]新中国成立以来,以中苏“六四”协定为代表的系列合作协议,使船舶工业成为大规模引进苏联制造技术的重点行业之一,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产业[2]。改革开放以来,船舶工业率先走向国际市场,上世纪九十年代一度成为出口支出产业,为我国的外贸出口发挥了积极作用,2019年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分别占世界市场份额的37.2%、44.5%和43.5%,连续十年稳居世界第一。我国尽管出口总量比重近几年还在不断扩大,也出现了中国船舶等标志性产品,但是出口产品处于中下端的情况却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而且高端产品的差距有变大的趋势。原因主要在于:①发达国家重新重视制造业,纷纷实施再工业化和制造业回归战略,试图进一步巩固和扩展中高端市场;②劳动力价格优势的缩小使中低端制造业面临着其他发展中国家低要素成本的挑战;③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与产业结构调整的换档期,供给侧结构性调整尚待完成。总体来看,我国制造业面临着大而不强的问题,特别是在中高端制造业中存在着人才短缺、核心技术缺乏与创新能力不强的重大短板。因此,提高出口产品质量效益也就显得越发关键而紧迫。要用改革的办法从供给侧进行结构性调整, 在科技创新、精益制造、质量制度完善和外贸模式转变等多个领域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以实现出口产品品质与价值提升、产业升级以及贸易业态发展等转型发展目标。船舶修造业是制造业中具备完整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服务链的产业形态,历史悠久,地位独特,其转型发展的途径和经验在我国实施科技强国、制造强国、海洋强国战略的新时期仍具有十分典型的意义。而培育工匠精神则是实现上述目标的综合表征,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当前,我国的制造业发展到一个关键时期,要把“中国制造”过渡到“中国精造”,进而发展为“中国创造”。在转型过程中,强化工匠精神必不可少。工匠精神在古今中外的文明传承和社会发展中有着广泛体现,现代工匠精神则包括了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基本内涵。我们要在实现由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转变过程中正视与现有制造业强国间的差距、补齐短板、弘扬工匠精神、培养优秀人才,使人才成为支撑我国制造业发展的中流砥柱。
在我国制造业出口业务中,船舶工业具有代表性,近十年来产业规模居世界第一,民用船舶超过80%出口,是典型的国际化产业。因此,发扬工匠精神对助力我国船舶修造业转型升级有重要意义。
船舶出口涉及到商务、设计、建造、维修、售后等环节,每个环节都应该体现出工匠精神。对于市场营销环节,通过销售人员对产品的售前售后服务,与客户之间进行广泛的沟通、交流,及时把有关信息反馈到生产制造环节,对改进产品质量、开展新产品研发是一条重要信息渠道,能够显著提高产品品质和升级换代的效率。而完成好这项任务,就要求外贸从业人员必须爱岗敬业,具备完整准确地表达客户意见的专业能力,做细做好每项具体事务。
对于船舶这样大型复杂的工业产品来说,从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到运输交付、售后服务,涉及产品全寿命期的多个环节,要摒弃追求“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的短视做法,而是更依靠坚持精益求精,在长期竞争中获得成功。例如,在造船方面,我国自行设计的船舶空船质量较日本的偏大,某些大型船舶甚至达到数百吨,这不仅需要钢厂精准控制减少钢板正公差,也需要我们的设计人员不断优化设计方案,在确保结构安全性的前提下减少用钢量,还需要配套设备厂家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降低设备质量。我国船厂涂装厚度误差较大,焊缝破损防护控制不够精准,导致同等面积的涂料和工时消耗比日、韩的要多,成本提高;我国船厂的管理较为粗放,最好的企业造船消耗的工时是日本船厂同型船的数倍,造成建造周期长、效率低等问题。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造船企业曾经全面学习日本的造船管理模式,当时对较快提高我国船舶工业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遇到管理方法、文化理念不同形成的水土不服问题,反映出企业文化和员工素质方面存在不足。
在修船方面,船体、轮机、电气、涂装、管系等的维修几乎样样依靠人工完成,对人员的从业精神、工作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比如船体维修区别于造船“按图施工”,而采用“按样施工”,修复左舷的双曲面外板海损就要首选右舷同一部位做样板,要考虑船壳营运中已发生变形的因素;修复桨轴轴瓦不能拿备件直接更换,需要按已经变形的轴系刮出符合原状公差的轴瓦;修复电缆断口时为了避免换新整根电缆,就要量身定做接头,在恢复原来功能的同时符合规范要求,等。
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我们对标国际一流水平,一手抓科技进步,一手抓工匠精神,下功夫提高人员素质,提升管理水平,持续改进各项工作,特别是对各种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对此,各级政府部门相继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技能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如:①教育部设立了高等职业教育本科院校,提高职业教育学位水平;②人社部设立高级技师职称系列,提高技师的社会地位和各项待遇;③地方政府与相关企、事业单位联合设立专项工作室,为技能人才提供更好的工作条件;④宣传部门推出“大国工匠”“大国重器”专题栏目,介绍了高技能人才那些不为人知的重大贡献,等。
目前,船舶修造业工匠精神的培育和弘扬已经得到了重视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希望我们的企业、政府和全社会继续弘扬工匠精神,培养高端人才,这必然能对我国船舶修造业转型升级发挥重要作用,更能够为我国制造业在新时期转型发展提供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