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庆华
不知何时,朗读成为语文课的标志,要是不能随时听到琅琅读书声,便不是好课;要是没有琅琅读书声,便是失败课。在一次赛课现场,参赛的老师上的是雪莱的《致云雀》。这是第一次入选教材的一篇非常优美的抒情诗,可不仅篇幅很长,而且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丰富灵动,要用一堂课来进行教学,如何驾驭显然是难题。一路听下来,课堂上朗读声不断,但琅琅书声似乎显得有些空洞,执教者们都似乎不屑去解读文本。有的范读听来很煽情,可仔细听会发现,教者并没有真正地理解诗歌,因为动情点实在离得很远。其中,有一堂课却很朴素,执教者以问题为中心,让学生默读课文,发现问题,然后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学生基本上都读懂了全诗,可整课堂朗读声寥寥,结果被评为最后一名,而朗读最有气势的两个执教者被评为一等奖。笔者不由得发出感叹:学生读没有读懂文本并非要义,谁的嗓门有威势,谁才是成功者。
课文要朗读,怎么说也无可厚非,可如果把有没有朗读作为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似乎显得有些奇怪。情感体验的深刻性,思维的深度和广度,独立思想的生成,才是阅读课堂的核心价值标准。可培养学生情感和思维等语文核心素养,决非朗读即能解决的。
苏霍姆宁斯基说过:“学会阅读,就掌握了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学习方法。什么叫学会阅读?就是边读边思考,边思考边读,读思结合。”“边读边思考”是以读促思考,“边思考边读”是以思考促读,“读思结合”是基本的阅读方法。可“读”并非只有朗读,读思结合的最佳方法恰恰不是朗读,而是默读,因为思维停止了,读就结束了。不仅如此,默读是体验最深刻、想象最活跃的读法。在课外阅读中,我们基本上都采用默读的方法,极少有人是将整部名著朗读完的。事实上,阅读素养浓厚者都得益于课外阅读,正是热闹的朗读养成学生有口无心的读书恶习,而深厚的语文素养更是无从积淀。
朗读是可培养语感,也可促进思考,可是朗读也可落后于思考,甚至停止思考。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读百遍”并非一定指朗读,有的学生有口无心地背诵高考篇目,背诵效果极差而且容易遗忘。严格地讲,朗读是有表情地读,是声情并茂地读,可一味强调朗读,翻来覆去地朗读,教师自己也觉得无聊吧?朗读泛滥只能是课堂形式上的热闹,可效果不尽如人意。只有自觉追求的朗读,才是理解的唯一方法。可即便如此,朗读也并非最佳的理解方式,更不是唯一的理解方式。
热闹必肤浅,急迫必浮躁,语文课的荒谬无所不用其极,不少以朗读为线索的课被追捧,甚至成为一种结构模式。朗读课也点缀问题(或称“启发”),往往是问题摆出后,让学生朗读指定段落,接着立即请学生回答,或者立即进行组织小组讨论。一读即知道答案(即从原文中找出答案),问题内含的思维和情感都必然很肤浅;问题往往内含着较复杂的思维,学生必然会可能答不出。面对复杂的问题,立即讨论也显得十分唐突,因为没有充分独立的思考,讨论必然会流于形式。总之,任何有价值、有深度的问题,必须充分研读(即默读),安静地边研读边探究,边探究边研读,是深度课堂最基本的特点。真正有价值的思维,是进入文本的角色体验,唯有默读才能抵达,但它却与朗读无缘。不少年轻的语文教师因无法忍受研读思索的寂静,片刻不停地制造各种形式的热闹,这些形式,甚至成为许多优质课的评判标准。
对于含蓄凝练的文本,非含英咀华而不能透彻理解,非想象飞驰就没有审美,只有默读,才具有咀嚼和想象的功效。对于“心骛八极,神游万里”的再创作,非默读而不能进行。例如教学古代诗歌,诵读是必须的方法,可要进入再创作的深度审美,将极精炼的诗句化为色彩缤纷的画面,特别是将其中的关键词泡开化为美好的图景,除了默读及用文字赏析,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简洁深刻的课堂是将思维和情感聚焦于一点,打一口深井,让文本的美凝聚成清泉,汹涌而出。这样的课堂才是想象和情感的开发,才是对天赋的探索和发现。“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看似极简单的听觉形象,作者顺手拈来,可如果理解作者的心境,甚至经历和修养,寻常的字眼就不那么简单,它不仅烘托了环境的幽静,反映诗人内心的宁静,而且“吠”声也内涵丰富,“鸣”叫也显得格外悠长深远,在默读中,学生自我也会融入此景此情,感受到隐逸文化的氛围。我们除了以宁静的心态从容地研读,还有什么办法能抵达作者的远方呢?从小学到初中,学生学过许多经典诗歌,也能背诵不少,可学生拥有的古代诗歌素养有多少呢?这确实值得我们深入的反思:是谁剥夺了学生品读诗歌的权利?我们是否用肤浅的朗读和以讲代读禁锢了学生想象思维的发展?
再如小说阅读。选入教材的小说都是经典,同样需要以默读发展情感和想象力,特别是对人物形象的把握。小说以细节描写塑造人物,更需要想象进入情境,进而扮演人物,与人物融为一体,还有更能呼唤生命经验、更能重塑生命的阅读么?严格地讲,小说只适合于素读,不仅因为其篇幅长,更因为默读才能最充分地调动想象,最深刻地体验人物的际遇,从而进入再创作的审美境界。不仅如此,无论怎样精细的描写,小说都只能是蒙太奇式的展现生活,这就为想象留下充足的空间,唯有默读才可能用再创作去填补空隙,把自我经验融入到字里行间中,让学生的情感和思维得到创造性的发展。
总之,无论什么文本,培养学生默读和品读的习惯,才能最有效地抵达读者经验和作者的远方,获得深刻的审美愉悦,使学生情感得到很好的发展,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相反,朗读由于时间限制、声音干扰等原因,学生的理解比较肤浅,即便是能進入审美状态,也是很肤浅的。最令人痛心的是,滥用朗读,以朗读取代阅读,完全不培养学生默读的习惯,学生逐渐养成有口无心的恶习,审美力得不到开发,想象受到禁锢,导致语文课彻底失去了自己初心。
朗读不只是一种阅读方法,更是一种阅读修养,它是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所以必须进行训练和培养。朗读时语速的从容舒缓,语调的深沉饱满,重音的沉滞厚重,声情的自然融合等,都必须进行严格的训练,并以审美趣味的培养为目标。如果文本非常适合朗读,就应有专门的朗读课,重点在于如何让声音准确地传达文本的情感,从而让学生获得审美体验。从对朗读的要求看,我们应在学生对文本有了深入体验和深刻理解后才宜进行朗读训练,否则朗读就与审美无缘。有了朗读修养,朗读就成为需要,只要读到美的文字,自然会产生朗读的冲动。反观现实,有多少学生喜爱朗读,学生朗读要么有口无心,要么感情做作,跟文本的内在情感呈现出一种疏离状态。
默读既是含英咀华的再创作,就可发展为评论写作。默读唤醒学生的人生经验,抵达作者的远方,读出自我,就有了表达自我的愿望,阅读评论的动机也就产生了。写作阅读评论是体验和思维的深入发展,是深度阅读的重大策略。长期以来,阅读与写作无缘,学生笔记往往是老师的录音机,教师把嚼烂的东西贩卖给学生,学生怎么能记出素养和能力呢?听不出阅读能力,只有读和写才能培养阅读能力,这些道理我们不是不懂。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在默读中探究文本,用笔表达探索的成果,写成阅读评论,阅读的真理就如此简单明了,所有语文教学的问题就能得到根本解决。
由此可知,阅读课堂上,学生的注意有四种层级:听课——朗读——默读——写作(评论)。听课与阅读能力无缘,朗读滥用有害无益,只有默读才能读思结合,写作评论是默读的成果表达,也是最深刻的阅读。
[作者通联:重庆万州第二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