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粹而化 古法刨新

2020-01-15 04:23涂道亮
阳光 2020年1期
关键词:永志学书篆刻

涂道亮

我与永志师出同门,他是一位对书法悟性极高的人。他综合的文化修养和人生阅历,是我望尘莫及的。他二十几岁就担任安徽铜陵市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而后又从国企团委书记任上下海经商,从事文化经营活动。2015年履职于安徽省书法院,现任《中国书法大厦报》副总编、执行主编,安徽省书法院副院长。丰富的社会经历,使他将人生的感悟融入对艺术的理解中,艺术与生活完美结合,并创作出大量优秀的作品,使同道们报以赞许和敬意。

永志1980年代开始学习书法,师从著名书法家、篆刻家、篆刻理论家阮良之先生。他以颜柳楷书为根基,行书法二王,篆追《散氏盘》《毛公鼎》,隶宗《曹全》《史晨》《衡方》《乙瑛》《礼器》《张迁》诸碑帖。三十多年的学书实践中,上溯汉魏,下窥唐宋明清各代法书,熔诸碑帖于一炉。他的创作以隶书为主,追求生拙坚净的艺术效果。从近期创作的隶书看,其个人书法风格卓然形成,在汉隶古拙的基础上,以汉简破之,无论是纵向取势还是横向取势都能恰到好处的表现字法之精和章法之密。诚如孙虔礼所云:“违而不犯,和而不同,留不常迟,遣不恒疾,带燥方润,将浓遂枯……穷变态于毫端,合情调于纸上。”在复归平正中,志气和平,不激不厉,内含涵筋骨而风规自远。从其书法作品中可以看到其守石如之质,取今人之象,在法、象、意之间蒙养生活,努力打造自己的面目。他认为学古人必先窥其技法,掌握大师们精湛的用笔,并在技巧中把握书法脉搏,在古人的作品中追求自我心灵相契的意蕴。永志在创作中注重追求自己的笔墨语言,他创作的隶书,有汉之厚、宋之巧、清之趣,用笔质朴凝练、浑融飘逸,结字整而有让;注重黑白的分格,间杂草意,横向取势,显得跌宕多姿,在疏密的处理上富有特质,似有乃师和谷口冬心之意象。他认为书法是一种介于抽象与具象之间的视觉艺术,在时间与空间中完成心念和刹那,应有一种冲动,一种震撼人心的审美。他的篆刻从汉印入手,得其肃穆,又近摹明清印风,取皖白之形、牧甫之质,善于造险化险,计白当黑,营造开合,使其印疏可走马,密不透风。近年来,他以坚涩的刀法,圆融汉将军印之古意,使其印风更具朴茂,灵动中有沉稳,方寸之间尽展意象,达到心手双畅之书写之境,做到了心性与气质互为表里,内敛与奔放和合为一。

永志师从阮良之先生学书治印三十多年,先生的人品艺品、道德文章始终影响着他。他坚信先生的告诫:学书如做人,心正且书贵。中华书法文化博大精深,习之者要做到合古、合今、合己,方能成气象。

学书当如参禅,法为空境,书法与我只做外境,摄境内求,止境观意,守意追念,化念成象。一个书家真正收获的是在习书过程中体悟人生,并获知与人生相通的理念。不管你最终修成儒之道德、道之无为、禅之圆满,但于书于我,则化合中道,达圆融之境界。想永志兄已深悟其道理。其三十多年的创作实践硕果累累便是佐证。

永志为人不斤斤于雕凿,力求自然天成,出言恢趣亦庄亦谐。正如他为艺,和悦而不乏机智,亲睦善达,反映在它的作品里,表现为灵性和悟性。

汲古斋者,汲粹而化,古法刨新也。继承与创新是一个书法家面临的艰难选择,然智者则不凝滞于古,在万法中觅得正果。上才者,食古而化,中才者,引经据典,下才者,具古为模。书法亦然。永志兄广开眼界、蓄藏厚积,故其表现在书法上则通微知廣,心手双畅,合其德,合其才,合其书也。

汤永志

号汲古斋主、抱山堂主。现为《中国书法大厦报》副总编、执行主编,安徽省书法院副院长,安徽省书法家协会第五届隶书委员会委员、篆刻委员会委员,第六届篆刻委员会副秘书长,铜陵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书法和篆刻作品多次入展全国、省市书展并获奖。作品多次赴日本、台湾展出。2016年《翰墨丹青——中国当代书画篆刻家汤永志》作品集出版发行。

猜你喜欢
永志学书篆刻
本期作者介绍 姜永志
学书杂述一则
加油站站长潜逃14年终落网
兴隆湖初冬
篆刻
瑩波篆刻
学书感悟
我的学书
我的学书之路
庞说篆刻(十一)说临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