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特邀主持人:汤哲声

2020-01-15 03:11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沦陷区苏曼殊东北

主持人语:中国通俗文学研究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从最初的史料搜集、文本遴选与阐释到史观确立,迄今已走过了四十年的时光。发展至今,通俗文学研究的走向成为学科发展的大问题。21世纪后,通俗文学小报、大报副刊、广告、电影、弹词研究相继兴起。2017年2月范伯群先生主编的《中国现代通俗文学与通俗文化互文研究》(上、下)由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出版,以及同年11月复旦大学“图像·叙事·传播·翻译: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召开,都昭示了当下通俗文学研究转型已然发生。本期中国通俗文学栏目的三篇文章,时间上从1910年代到1940年代,空间上从上海到东北,选题从叙事学研究到城市文化研究再到期刊比较研究,三者置于一期,恰恰呈现了通俗文学研究范式的转向特征以及未来的无限可能。

中国近现代文学史的写作在很长一段时期曾经遗忘了苏曼殊,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的出版即是一例。这位在世仅35年的“行云流水一孤僧”,参加过辛亥革命,精通日、英、法、梵等多种语言,在小说、诗歌、翻译、散文以及绘画等领域成就不菲,所著《绛纱记》《焚剑记》《碎簪记》《非梦记》《断鸿零雁记》等小说流行一时,20世纪20年代柳亚子父子所编《苏曼殊全集》畅销海内外,并于20世纪上半叶一度掀起“曼殊热”;《曼殊画谱》风行于世;与陈独秀合作翻译雨果的《悲惨世界》,又写作过《梵文典》……以其浪漫高蹈的气质,风靡几代读者。但是,苏曼殊的相关研究开展得相当不充分。罗立群、郑祝荣的《苏曼殊小说的“双姝”模式与两难情境》从苏曼殊系列言情作品中发现了一条基本的恋爱模式——“双姝”模式,文章对此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并由外及内观照其生命中始终盘桓不去的“僧俗两难”的精神冲突,以及此冲突发生的因由——创伤记忆造成,呈现出时代的文化感伤。这些以情代言的文化书写,恰恰是生活于交替时代的苏曼殊在中与西、新与旧、出世与入世之间两难选择的时代隐喻。文章不长,分析却颇见功力,语言干净利落,值得一读。

近年来,北派通俗文学研究一枝独秀,引人注目,主要以京、津两地为中心。东北地区的通俗文学研究由于内涵复杂、研究难度大,与京、津通俗小说有着同一性之外,具有更强的异质性,因此,《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上、下)》(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除了《麒麟》杂志有所提及,其他尚未来得及关注。2008年,华东师范大学刘晓丽教授在其《异态时空中的精神世界——伪满洲国文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一书中对伪满时期东北沦陷区比较重要的文学杂志作了系统辨析和钩沉,揭开了《麒麟》的神秘面纱,推进了东北地区通俗文学的研究。就在同年,吉林大学的詹丽博士将东北沦陷区的通俗文学作为其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用四年时间系统全面深入地考察了东北沦陷区的通俗文学,成果丰硕,于2017年由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了《伪满洲国通俗小说研究》和《伪满洲国通俗作品集》两部专著。本期她的《东北沦陷区侦探小说的空间构置与文学想象》一文,详细勘察了东北沦陷区“日系”“满系”侦探小说家“满洲”书写中的空间想象:“日系”侦探小说家作为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从西方镜像摹本的“摩登都市”到作为消费“满洲”表征的“贫民窟”书写,具有身份的隐性转换意味;“满系”侦探小说家的空间选择如黄昏、草原、大地都呈现出阴郁、压抑的情感表征,同时,肯定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詹丽博士指出,“日系”与“满系”作家在现代性/乡土性、西方/东方、自由/拘压、改造/被改造、观看/被看、先进/落后之间的诸多对立以及这些“符号赋予的隐喻性能指,体现出殖民性、现代性、本土性的复杂纠结与矛盾”。这些复杂纠结与矛盾,不仅是侦探小说的,也是东北沦陷区其他类型小说的,只是在侦探小说中表现得更为直观。对东北沦陷区通俗文学复杂内涵的多元呈现,不仅补充了通俗文学研究的既有不足,拓展了研究视野,更深化了通俗文学的价值认知,对多元共生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写作功莫大焉。

《七月》和《万象》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诞生于上海的影响力极大的两份文学期刊,无论编辑理念、特色还是话语方式以及读者群体,两份刊物都有着迥然相异的风格。对二者的比较必然殊大于同。战玉冰博士《抗日战争背景下文学期刊的生存策略——以〈七月〉〈万象〉为中心》恰恰在“同”——如何回应主题以及反映民族战争——的方面施力,在“同”中思辨“异”——关注时代主流话语下两份刊物在抗日战争中刊物生存策略和内容特色的差异,并观照了两份刊物编辑与作者群体相似的结局,探讨期刊应对战争主题的两种可能路径。小中窥大,对战时期刊的差异化文化生产方式以及“异”中之“同”的时代追求,给予了充分肯定。

猜你喜欢
沦陷区苏曼殊东北
MADE IN CHINA
Make ’Em Laugh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忘却饥饿的读书人
苏曼殊为绝世美人,损及一衣
大东北的春节
星耀華夏
——岭南历史文化名人图册
曼殊趣事记
抗战时期沦陷区的红十字会
“振兴”的姿态与“新进”的意味——华北沦陷区长篇小说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