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门子湾滑坡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泄滩乡陈家湾村,长江支流泄滩河左侧。地理坐标E:110°36′50″,N:31°01′27″。滑坡前缘高程约160 m,后缘高程约290 m,地形坡度35°~45°,坡向315°。滑坡整体纵长约192 m,横宽约135 m,面积约2.7×104m2,厚度10~25 m,总体积约5.0×105m2,主滑方向350°。该滑坡体物质组成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紫红色砂岩、粉砂岩与粉砂质泥岩不等厚互层,滑带为粉砂质泥岩,岩层产状30°~40°∠35°~40°,为典型的顺向岩质滑坡。2019年11月29日该滑坡出现初始变形,12月5日变形加剧,12月10日16时50分左右,滑坡中下部出现整体滑移,部分滑体滑入泄滩河,造成005乡道135 m、集镇供水管道及380伏高压线中断,6 ha柑橘园损毁,13个村1.23万人出行受阻,直接经济损失约580万元。由于滑坡变形发现及时、群测群防措施有效,临滑处置果断,成功避免了人员伤亡。
由于该滑坡位于三峡库区,且仍存在继续滑动的风险,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联合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等单位,于2019年12月下旬选择该滑坡作为普适型设备监测预警试验点,安装了一套滑坡监测预警仪21个测点,实时有效监测雨量、裂缝、倾角加速度、地表位移、含水率等5类测项。2020年4月17日以来滑坡区出现降雨,大到暴雨,至4月20日中午累计雨量达66 mm,设备及时捕捉到裂缝加大、倾角突变等明显的滑坡错动变形信息。4月20日下午,根据实时监测反馈信息,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紧急与湖北省自然资源厅、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宜昌市自然资源局和秭归县自然资源局等单位召开“国家-省-市-县”四级联合会商视频会,综合研判滑坡的变形现状和发展趋势,确定预警等级为黄色。当地主管部门按照会商意见立即采取应急措施,有效保障了滑坡影响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航道安全,初步显现了普适型设备的监测成效和预警作用。今后研究团队将致力提高普适型设备的集成度、可靠性和性价比,着力提升监测预警工作的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努力打造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新基建”,为解答“隐患什么时候发生”难题提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