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涉农专业本科生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

2020-01-15 08:15朱山姊赵光武
中国林业教育 2020年5期
关键词:农林本科生英语课程

朱山姊 赵光武

(1.浙江农林大学外国语学院,杭州 311300;2.浙江农林大学研究生院,杭州 311300)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急需一批支撑乡村振兴的高层次人才。为此,教育部制定了《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年)》,深入实施“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浙江农林大学的林学、森林保护、木材科学与工程3个专业和农学、园艺、植物保护、食品科学与工程4个专业,分别入选首批拔尖创新型和复合应用型农林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随着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主要代表的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不断催生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现代农业随之发生巨大变革。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创业能力及国际交流能力的现代农业人才,是我国目前农林高等教育面临的艰巨任务[1]。现代卓越农林人才是既要精通农业科学技术,又能熟练地运用英语知识进行业务交流、谈判等活动的高素质农林人才[2]。笔者长期从事浙江农林大学林学、农学、植物保护、食品科学与工程等本科生专业的大学英语的教学工作,为适应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对涉农专业的本科生英语教学进行了改革,旨在拓宽涉农本科生的知识面,提高他们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满足乡村振兴战略对创新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一、涉农专业本科生英语课程教学面临的问题

浙江农林大学林学、农学、园艺、植物保护、食品科学与工程等涉农专业本科生英语教学工作由外国语学院教师承担。学校的英语教师主要来源于国内外高等院校英语专业的硕士或博士毕业生,他们精通英语语言和文化,但对农林业知识知之甚少,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陈旧,教师对教学投入不够

首先,一些教师教学观念陈旧,对教学投入不够。多数英语教师过分依赖教材,以讲授完成教材内容为目的,对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关注较少。英语课程教学内容与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要求相脱节。近年来,随着教学方案和课程体系的不断改革,英语课程教学内容也随之不断更新完善,但涉及农林业应用题材的教学内容不多,如乡村振兴、转基因食品、农村电子商务等热点问题,需教师加大教学投入,补充、储备现代农林业知识,以及生物、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此外,现有大学英语教材很少涉及农林业相关题材,势必导致涉农本科生用英语解决农业相关问题的能力欠缺,无法满足乡村振兴对创新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二)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浙江农林大学本科生英语课程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学方法单一。但作为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语言类课程,仅仅依靠教师课堂讲授是远远不够的,还应激发学生课堂的参与度,从而有效提升他们的语言输出能力。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以课文讲解、词汇学习以及习题练习为主要内容,以阅读写作能力的提升和词汇知识的积累为主要目标,以教师在多媒体教室里讲授为主,导致学生应用英语语言实际操练的机会较少、课堂上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交流的机会缺乏,从而使教学效果不佳。

(三)教学对象的语言能力较弱

浙江农林大学林学、农学、园艺、植物保护、食品科学与工程等涉农专业本科生的生源主要来自农村或乡镇,他们是未来乡村振兴的生力军。但与城市生源的学生相比,他们在口语和听力方面的语言能力不强。有的学生很难或者不敢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有的学生则完全听不懂一段较为简单的英语对话或短文,还有的学生认为英语学习与他们以后的就业关联不大,学习动机严重缺乏。因此,基于涉农专业的生源现状,如何针对不同能力的学生因材施教,是摆在学校本科生英语课程教师面前的突出问题。

二、涉农专业本科生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加强培训和交流,提高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卓越农林人才的培养质量[3]。在浙江农林大学的大力支持下,外国语学院集中力量采取了一些措施,以提升教师的素质。这些措施主要包括以下3点。①组建涉农专业英语教学团队,定期开展集体备课、示范公开课活动,以提升农林特色的公共英语教学质量。②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的方法对学校英语教师进行学术英语教学培训。比如,请来一批以复旦大学蔡基刚教授为代表的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学术英语教学进行指导;定期派出骨干教师参加全国性学术英语教学研究会议,积极与国内高校教师进行教学交流。③建立英语教师与涉农专业教师的深度合作模式,搭建各种平台促进英语教师与涉农专业教师的沟通交流。比如,英语教师与涉农专业教师互相进课堂听课,开展教学和科研项目的合作,以培养一批既有深厚的英语语言文化功底、又懂涉农专业知识的骨干教师。

(二)实施“语言输出为导向,兼顾专业特色”的本科生英语课程教学模式

本科生英语课程教学大纲要主动对接涉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不同专业的本科生,英语教师要精编英语教学大纲,探索建立“输出为导向,兼顾专业特色”的本科生英语课程教学模式。英语教学大纲作为英语教学的灵魂,应当充分考虑涉农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综合考虑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针对不同生源本科生的英语接受能力,由浅入深逐渐增加难度。为此,浙江农业大学在涉农专业本科生英语课堂上开展了“输出为导向,兼顾专业特色”的教学活动。

在输出导向方面,学校涉农专业的本科生生源主要来自农村或乡镇,他们学习态度总体比较端正,但是英语表达能力普遍比较欠缺,很多学生不敢开口用英语进行交流。因此,笔者在涉农专业本科生英语教学中特别强调语言输出的重要性,注重培养学生语言输出能力,同时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还兼顾专业特色,开展个性化的教学[4-5]。比如,笔者在讲授英语课程第二册第五单元“The money game”内容时,设置了以学生为中心、以输出为导向的学习任务。首先,明确本单元的输出任务——以“My attitudes towards money”为题进行英语演讲。其次,提供给学生丰富的阅读和视听材料,组织他们在课堂上讨论学习材料。这些阅读材料包括有关金钱的英语谚语和其他围绕该话题的英语原版文章;视听材料包括英语原版电影《一个购物狂的自白》等。再次,引导学生阅读并理解本单元两篇与金钱相关的文章,并从篇名和内容的角度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指导,同时对学生演讲稿的撰写提供指导和帮助。最后,让学生在课堂展示他们的英语演讲,教师和其他同学对演讲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记入学生的平时成绩中。

在兼顾专业特色方面,学校也进行了较多的尝试。笔者给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本科生讲授英语第二册第六单元的知识时,结合本单元话题“food”,引导学生对食品安全的议题进行了研究性的学习,要求他们从食品安全的现状、对策等多方面开展思考和讨论,并要求他们制作PPT在课堂上用英语进行汇报演讲。为了方便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笔者还主动对接食品学科与工程专业的教师,在与专业教师充分讨论后,为学生提供了相关的文献和资料,同时还向学生介绍了一些与食品相关的英语专业词汇。

(三)深入挖掘教学资源,编写与专业相关的英语学习资料

浙江农林大学外国语学院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改进和完善了现有的网络系统和相关教学资源,建设了“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等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以及“英语读写译”“英美概况”“英语写作”等网络课程。这些课程将线上和线下资源进行有效融合,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需求、不同能力水平的本科生的使用要求,而且通过网络可促进师生之间随时随地的交流。然而,以上资源涉农内容较少,因此需要编写专门针对涉农专业本科生的阅读文本,建立涉农专业英语词汇库,在听说读写译的教学中更多地体现涉农专业知识。为此,本科生英语教研组以传统教学大纲为基础,增设了相关涉农专业知识内容,如在听力教学时为学生提供农林相关的文章(如美国之音中的农业报道)。同时,拟尝试与涉农专业相关教师合作编写林学、农学、园艺、植物保护、食品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的“专业英语”“植物生物学”“国际种子贸易与质量控制”“园艺疗法”等课程的双语教材。

(四)建立注重学习过程和能力提升的课程教学考核评价机制

考试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不仅起着指挥棒的作用,同时也是对教学效果的一种检验。因此,浙江农林大学英语课程教研组根据本科生的特点对英语课程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进行了改革,改革后的本科生英语考核评价机制更加注重形成性教学评估和学术英语能力的提升。

另外,浙江农林大学英语课程教研组还增加了平时成绩在总评成绩中的比重,学校本科生英语课程的平时成绩比重占到总评成绩的60%,期末考试成绩只占总评成绩的40%。学校涉农专业本科生英语课程平时成绩的构成十分多样,包括听力测试、口语测试、词汇测试、写作实训和翻译练习等。由于学生在口语和听力方面相对薄弱,本科生英语课程教研组加强了这两部分考核的比重,口语和听力考核占平时成绩的60%。通过加强平时学习效果的考查,学校涉农专业本科生英语成绩稳中有升,促进了涉农专业本科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整体提高。

三、涉农专业本科生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效果

通过近两年的本科生英语课程改革,学生对英语教学的满意度明显提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满足了涉农专业本科生对外交流的需要

在教学内容上,将农林元素融入到涉农专业英语课程教学中,尤其在听说读写译的教学中更多地体现了涉农专业的专业性,满足了涉农专业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对外交流的实际需求。英语课程教研组为涉农专业学生创建的涉农专业英语词汇库,点击量逾百万,深受涉农专业学生的欢迎[1]。

(二)激发了涉农专业本科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方法上,采用的“输出为导向,兼顾专业特色”的教学模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而且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从学习效果来看,学生英语学习氛围更加浓厚,英语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均有明显提升。比如,在涉农话题的研究性学习中,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讨论,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反映出极高的学习热情。教学实践结果表明,涉农专业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有效增强,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专业阅读、写作和国际交流的能力得到明显提升。2018-2019年浙江农林大学5个涉农专业学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考研率为25.7%,考公(事业单位、公务员)率为28.4%,赴德国基尔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日本千叶大学等世界名校出国深造率增加。由此可见,涉农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成效明显。

猜你喜欢
农林本科生英语课程
信阳农林学院作品精选
信阳农林学院作品精选
能为与应为:从本科生成绩单看绩点制的功能
《天津农林科技》征稿启事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天津农林科技》稿约
“Without Contraries is No Progression”: Contraries in William Blake’s “The Sick Rose”
An Analysis of the Absence of Maternal Care in The Bluest Eye
针对岗位需求的高职英语课程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