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堰市驱车两个小时,记者来到湖北省最西部的竹溪县蒋家堰镇颜家街村,位于坡地的村里一排排香菇大棚鳞次栉比。
丰农合作社负责人颜旭向记者介绍:“这里四面环山,我们在大棚种植菌菇,成本低、管理简单方便,所产的香菇基本都是一级菇和特级菇,出售价格也更高,每斤在6元以上。同时,它不需占用连片平整土地,对地形和环境的要求可人工干预,适宜农户栽培。”
蒋家堰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通过外聘先进专业技术团队入驻,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和产品标准,为当地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
外聘的浙江技术团队负责人何关虎介绍:“香菇生长期长,生殖生长需要55~150天的过程,同时,每10~12小时就要变换一次温湿光气条件,才能生产出多产菇、产好菇的菌棒,之后有5~6.5个月的采菇期。我们充分利用竹溪山区的气候,实行香菇立体栽培模式,技术已经成熟,工厂化和人工相结合,不仅可以降低成本,增加香菇产量,生长的香菇肉质厚、菇形又好,颇受消费者青睐。”
颜家街村村民在筛选香菇
在颜家街村长年驻扎的技术人员何关虎,另一个身份是浙江食用菌商人,每天会从全国发3~5车10吨多的香菇到浙江,然后由浙江地区的合伙人进行加工,后续出口至韩国日本,价格从菇出棚到市场终端翻了近十倍。
“我当初就是看上这儿的气候,地处深山,山场面积大,冬季温度也适宜,可以一年四季生长,用于生产香菇的原材料栎木资源丰富。我们在浙江、福建、河北等地都有基地,各有各的优势。”何关虎向记者介绍。
在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马庄桥镇赵家村采访时,村党支部书记赵玉甫告诉记者:“我们2016年开始发展食用菌种植。由于村里没有食用菌种植的先例,不少村民对食用菌种植持观望态度。后来我们27名党员干部一对一帮扶,发展食用菌大棚种植,当年户均增收1.5万余元。经过两年多发展,全村规模已达1100余亩,大棚650座,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黑皮鸡枞菌’生产基地。”
为了扩大销量,2018年,赵玉普在村里创建了“大地密码电子商务销售平台”,与京东、阿里巴巴等电商加强合作,并成功上线“中国社会扶贫网”电商平台,产品平均日销8000余单,高峰时超过3万单,销售额高达90余万元。电商销售的迅速发展带动了50余名贫困户实现就业,月工资达2000元以上。
在赵家村食用菌基地里,大棚密密麻麻。
赵玉甫告诉记者:“这些棚内有黑皮鸡枞菌、香菇、鸡腿菇、茶树菇等菌菇品类,但是也因为规模的扩大导致菌包的需求量急剧增加,从山东采购菌包弊端日益凸显,面临着菌包供应不及时、运输损坏等问题。为降低菌包成本,解决资金难题,我们引进‘誉丰菌业公司’投资了1000余万元,建设了日产2万包的菌包加工厂,每年可节约成本500余万元。但产业扩大总是会导致价格低迷,我们就从产品深加工着手,筹措资金建设了1500平方米的冷库和大型烘干房10座,通过冷藏保鲜、热风烘干、腌制加工等,每年可增收120余万元。”
为加强贫困户与食用菌产业的利益联结,赵玉甫带领村“两委”和党员干部,探索“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探索创新四种带贫模式。一是“出钱又出力”的“包棚创业”模式。针对有劳动能力和种植意愿的贫困户,动员其利用到户增收资金或小额贴息贷款购买菌包,自主管理,基地免费提供大棚及水电设施;合作社负责提供菌种、技术,并承诺后期回收,保证做到种植零风险。二是“出钱不出力”的“菌包托管”模式。针对符合扶贫贷款条件、不具备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动员其加入食用菌种植合作社,利用到户增收资金或小额贴息贷款购买菌包托管给合作社种植,合作社每月给贫困户分红500元。三是“出力不出钱”的“劳务承包”模式。针对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将食用菌大棚承包给贫困户,合作社负责生产投入,贫困户负责棚内摘菇、削根、分级等劳动,按照出菇数量确定劳务收入。四是“不出钱不出力”的“互助救济”模式。针对年老体衰、不符合贷款条件的五保、孤寡老人等贫困户,由合作社和商户拿出部分利润临时救助,每户每月可得到300元的救济。
村里贫困户余德友和老伴相依为命,年龄大、缺资金和技术是他家致贫的首要原因。2018年10月,他从合作社承包了5个棚3000棒食用菌,短短几个月时间,就赚到了3000余元。尝到了甜头后,2019年年初,他又“追养”了5个棚,共计10个棚6000棒食用菌。
目前,基地共带动全镇贫困户252户816人,实现179户669人稳定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