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后,虽说地里基本没有了活计,但付瑞川却没闲下来,每天忙着保养合作社的致富法宝——大大小小的各式农机。
付瑞川,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西王庄镇付刘耀村富源农机化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从事农机服务14年,7年前,办起合作社,种植小麦。最初,付瑞川就是围着社员自有的300亩土地转,现在经营规模已达8000亩,机械作业面积超5万亩。
“过去,我们开着拖拉机在地里干活,地头上站满了人,农户不放心自家的地。”付瑞川说,如今再下地,根本碰不到农户,都是电话对接。“为啥?对我们认可了呗。”
付瑞党,种了大半辈子地的庄稼汉,现在再也不用在地里操劳了。5年前,他以6亩土地折6股,加入付瑞川办的合作社。作为社员,2018年分得6350元。他还在合作社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帮忙,每月收入1800元。
付华青,付刘耀村年轻农机手。几年前,他花了23万元,置下一台大马力拖拉机。可买来一年,也没揽到几个活儿。富源合作社刚一成立,他就找到付瑞川,俩人一拍即合,自家“大铁牛”折了120股入了社。
“土地、农机、技术、资金等都可以折股入社。”付瑞川说,经营所得利润实行按劳分配和按股分配相结合,2018年,每股分红140元。
按劳分配咋体现?付华青说:“俺开农机去打药、割麦、旋耕,每亩工钱3元到6元不等,多劳多得。像我这样的技术工,每亩地合作社还额外多给两元的分红点。俺和合作社利益紧密的很,比自己单干挣得多的多。”
最近,合作社的农机维修工正在给联合收割机做检修。“每年4月底,我们的收麦队就要赶赴四川开始收麦,从四川一路往北,经河南回山东再到河北最后到吉林。”付瑞川说,“不管是托管还是出去收麦,都是规模化服务,种粮要增收,只能提升经营和服务的规模。”
付瑞川说,合作社现有各类农机84台,联合收割机16台,大中型拖拉机18台,配套农机具40台,无人机等植保机械10台,烘干库房800平方米,作业涉及耕、种、植保、收获、烘干、仓库等全方位服务。“农机这么多,光靠合作社自有土地,都挣不出吃的!”合作社开始对外提供土地托管服务。
从种到收的全程机械化服务,既面对普通农户,也面对种粮大户和粮食合作社。可以全程托管,也可以菜单式托管,目前,合作社全程托管土地8000亩,每亩向农户收取托管费390元。菜单式托管作业面积超过10万亩次,平均每亩次作业费用40元。
西王庄镇赵庄村的种粮大户赵传恒就直接当起了“甩手掌柜”。“我把300亩地全程托管给了富源服务中心,服务费每亩地390元,这比自己种能省20%左右。收完小麦,他们还会负责用机械烘干,帮我卖。”赵传恒说,托管以后最重要的是让他省心地把钱赚了。而托管以前,一到夏收他就忙着四处找收割机。
富源农机合作社的农机库
目前,合作社实行两套托管模式:对种粮大户和外包村进行全托管;对小农户进行半托管。
西王庄镇大辛村的村民在农忙季节就很“清闲”。原来,该村早已把土地整建制外包给了富源农机合作社,由该合作社进行规模化耕作,实现了土地的集约化经营和农业的机械化生产。
“土地整建制外包后,将每家每户手中的零散土地变成一个整体,便于实施大面积机械作业。村民们不用再为农业生产操心,不仅可以外出打工经商,而且合作社本身也能为留守农民提供就业机会。”大辛村党支部书记刘伟明介绍,村里拿出部分村集体收入用以购买服务,村民每亩地只需缴纳100元即可。
“合作社一次给派出5辆收割机,村里2000多亩地,两天就给收完了。”刘伟明说,2019年村里的小麦平均亩产1200~1300斤,比2018年多100斤左右。而产能的增加,得益于土地托管以后,富源农机合作社在耕种管理环节使用国家推广的深耕深松、“一喷三防”等高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