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虹,汪 宏
(西南大学 教育学部,重庆 400700)
随着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等教育理念的提出,人们逐渐认识到美育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性,美育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更对学生形成健全人格起到关键作用。[1]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专门部署改进美育工作的国字号文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的出台,使美育重回大众视野,受到高度重视。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与人文素质”,使学校美育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但如何将美育贯彻运用到教育实践中,充分发挥美育在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中的作用,仍是一个值得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教学评价作为教学环节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程度不容忽视,尤其是在素质教育出现以后,人们越来越重视教学评价在保障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等方面的作用。2001年,教育部颁布并实施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其中对作为新课改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评价提出了新的要求:“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和反思……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与此同时,大量研究表明,我国以往重结果轻过程、重甄别轻选拔的教学评价观念桎梏了学生和教师自身的发展。教师作为教学评价的实施者,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评价观念和掌握正确的教学评价方法,因此,运用何种方式提高教师教学评价能力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教学评价是教学环节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不同学者对教学评价的内涵有不同见解,有学者认为教学评价是对教师的教学质量或绩效进行的评价。[2]有学者认为“教学评价是根据课堂教学的发展性目标,运用发展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对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状态和进程进行的价值判断”。[3]本文中的教学评价更倾向于“教学评价是一个发展性的过程”[4]的观点,认为教学评价应包括对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成果三个方面的动态评价。
国内外研究者对教学评价的作用也做了深入研究,尽管侧重点和相关描述各有不同,但涉及教学评价的作用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1)学生方面: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发展起导向、调控和激励作用[5]。通过教学评价的反馈,学生能够知道自己与教学目标之间的距离,了解自己在本阶段的收获与不足,并对该阶段中方向性的偏差进行及时调整,从而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2)教师方面:教学评价对教师的发展起着导向、诊断和反馈激励的作用。教师通过教学评价可以明确自己的教学活动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差距,从而为教学活动中教学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活动的实施等方面的调整提供方向和建议,同时提高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
教学方法是教学评价的对象之一,是影响教师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质量以及学习过程中师生美感体验的重要因素。同时,教学评价的结果又将影响教学方法的选用。因此赵伶俐等基于美育、教育教学审美化等理论和实践成果的提炼,提出了“审美化教学”理论。所谓“审美化教学”,是指将所有教学因素(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环境、教学评价等)转化为审美对象,使整个教学过程转化为美的创造、美的表现、美的欣赏活动,使整个教学成为内在逻辑美与外在形式美和谐统一的整体,从而达到减轻学习负担、提高教学效率并使师生获得身心愉悦的一种教学思想、理论和操作模式与行为。[6]
本研究通过比较美育专家和“新手”教师对两节实时教学的评价以及“新手”教师在学习审美化教学前后的评价,探索审美化教学对“新手”教师教学评价影响,为提升教师教学评价水平和专业能力发展提供新的路径和启示。
本研究的被试是参与“重庆市北碚区学校美育改革和发展实验”C小学的11名“新手”教师和在美育研究方面见长的9名大学任教教师(美育专家)。通过收集美育专家和“新手”教师对两节实时教学的评价数据并进行分析,探索审美化教学对“新手”教师教学评价的影响。
本研究的教学评价工具采用的是赵伶俐等编制的《审美化教学评价表》。该评价工具包括教学设计评价、教学过程评价以及学生学习成果评价三个部分,共14个指标。其中教学设计评价包括5个指标;教学过程评价包括5个指标;学生学习成果评价包括4个指标。该教学评价工具采用五级量表计分方式,1为表现最差,5为表现最好。审美化教学评价表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审美化教学评价表指标体系
本研究分两步进行。首先,美育专家对“新手”教师进行为期一天的审美化教学设计和评价的培训与指导;之后9名美育专家和11名“新手”教师采取问卷调查法,采用《审美化教学评价表》对两节实时教学(美术课《学剪古建筑》和音乐课《春节序曲》)进行评价,一个月后再次进行相同的教学,美育专家和“新手”教师再次对两堂教学进行评价。评价结束后收集整理数据,并使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比较第一次和第二次美育专家与“新手”教师评价数据,结果分别如表2、表3所示。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美育专家与“新手”教师针对任课教师第一次审美化教学的一级指标评价数据进行比较(表2),结果发现,在审美化教学评分中,美育专家与“新手”教师在对任课教师的教学设计(t=-3.15,p=0.01)、教学过程(t=-2.43,p=0.03)、学生学习成果(t=-2.56,p=0.02)的评分上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新手”教师与美育专家在对任课教师的教学评价上存在一定差距,“新手”教师对审美化教学的内涵理解不够。
表2 美育专家与“新手”教师在审美化教学一级指标评价上的差异(第一次评价)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美育专家与“新手”教师针对任课教师第二次审美化教学的一级指标评价数据进行比较(表3),结果发现,在审美化教学评分中,专家与“新手”教师在对任课教师的教学设计(t=1.43,p=0.166)的评分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教学过程(t=-3.08,p=0.005)、学生学习成果(t=2.93,p=0.007)这两个一级指标的评分上仍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通过第一次教学评价后的审美化教学研讨会议的培训,“新手”教师对审美化教学的教学设计方面与美育专家的评分更加趋近,“新手”教师对于审美化教学设计方面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教学评价能力有显著提升,但是在对于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成果方面的提升并不明显。
表3 美育专家与“新手”教师在审美化教学一级指标评价上的差异(第二次评价)
为进一步证实“新手”教师是在观察、评价任课教师的过程中,教学评价能力得到提升,将“新手”教师的数据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分别进行分析,具体数据情况如表4所示:
表4 两次“新手”教师数据在审美化教学一级指标评价上的差异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两次“新手”教师审美化教学一级指标评价数据进行比较(表4),结果发现,在审美化教学评分中,在教学设计方面上存在显著差异(t=2.14,p=0.04),而在教学过程(t=0.51,p=0.62)和学生学习成果(t=0.32,p=0.75)方面,均不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新手”教师对任课教师的审美化教学的教学设计方面的评分有了显著变化。
表5 两次“新手”教师数据在审美化教学二级指标评价上的差异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两次“新手”教师审美化教学二级指标评价数据进行比较(表5),结果表明,“新手”教师在二级指标过程设计(内容)和评价设计上均存在显著差异(t=2.05,p=0.05),且第二次评价分数大体呈现下降趋势。这说明经过审美化教学研讨会议专家的讲解,“新手”教师对于审美化教学的理解有所加强,教学评价能力有所提升,尤其是在对教学设计中的过程设计(内容)和评价设计这两方面的进步最为明显。
本研究通过“新手”教师和美育专家观察两堂实时教学,并利用《审美化教学评价表》进行评分的方式,探究审美化教学对“新手”教师教学评价的影响。结果表明,审美化教学对“新手”教师教学评价具有较为明显的促进作用,对教师教学评价能力的提升较为显著,尤其是在教学设计方面效果最为明显,在教学过程和学习成果方面的提升较之教学设计方面效果不够显著。分析出现以上情况的原因可能有:其一,在审美化教学研讨会中,美育专家将讲解的重点放在了审美化教学中的教学设计方面,对其进行详细解读,而涉及教学过程和学习成果的讲解较少,加之就教学设计方面相比其他两方面的难度更小,更有利于“新手”教师理解。其二,教学设计属于教学策划的理论层面,而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成果这两方面属于教学操作的实践层面,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需要经过“新手”教师的实践经验积累才能充分体现出来。目前课程呈现次数太少,故难以从数据上明显地反映出“新手”教师教学评价能力在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成果这两方面的进步。其三,由于“新手”教师对审美化教学模式的熟悉程度不够,所以在评价任课教师的课堂时只关注到教学设计方面,而对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成果这两方面关注较少,仍按照惯有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所以,针对审美化教学模式的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成果方面仍有改进的空间,以达到更好地提升“新手”教师教学评价能力的目的。
通过本次调查研究,笔者发现审美化教学对“新手”教师的教学评价能力提升有显著效果,尤其是在教学设计方面,但在教学过程和学习成果方面仍有较大的改进空间,后续的研究中需着重提升“新手”教师对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