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病、人类与自然

2020-01-14 15:58王晋康
科普创作 2020年4期
关键词:两难病原体疫病

作为一名科幻作家,我对疫病一向比较关注,曾写过相关题材的长篇科幻《十字》,英文篇名《四级恐慌》。这应该算是一部哲理科幻,重点讨论有关疫病、人类、自然之间关系的全局性观点。新冠肺炎疫情仍在世界范围内肆虐,回顾一下这本书中的观点还是有益的,因为眼下对疫情的关注更多是就事论事,没有上升到疫病、人类和自然关系的高度。

首先我认为,疫病是人類永远不可免除的痛苦。上帝是憎恶“清一色”的,这算是宇宙的一条铁律。它缘于一条简单又深刻的机理:某种生物的全盛也同时为它的天敌准备好了舞台。所以任何物种入侵,从地质时间上看都不可怕,大自然会自动矫正。地球上真正大规模并长期保持的“清一色”只有人类的极度繁衍,以及与之相关的农作物的超大规模种植。从本质上说这是违反自然之道的,因而也必然受到自然的报复,即人类疫病和农作物病虫害的烈度被不可逆转地大大增强。这种增强只能用科技手段(抗生素、疫苗、农药等)来反制,但这些手段又反过来造成病原体、病虫害的加速进化。这是一场永远不能结束的、螺旋式上升的军备竞赛,是一种只有在科技强力干预下才能保持的不稳定平衡,且随时可能失衡。人类应对此有清醒认识,永远不要幻想能“毕其功于一役”,彻底消灭疫病和病虫害,原因无他,因为“清一色”本质就是反自然的。

从疫病暴发的频次看,这些年有加剧趋势。这可能缘于多重因素,例如,人类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地打破地理封闭区域,使原本孤立的病原体得以露头(如艾滋病、埃博拉,也包括这次的新冠病毒),并借交通工具迅速传到全世界;人类的交流强化,与畜禽共处及与野生动物接触的增多,还有医药的高强度使用,都加剧了病原体进化;当然也有现代媒体造成的心理上的放大效应。上述种种因素(除了心理因素),本质上与上一节所说相同:我们对“非清一色”的自然状态越是偏离,自然的报复也就越重。

这次疫情中曾有西方国家提倡过“群体免疫”,结果不成功。实际上,对感冒这类死亡率低的传染病,人类一直都是采取群体免疫方法的。这种方法最经济,而且属于“本质安全”,会自动形成强抗体环境而且会长期保持稳定(除非病原体突变),它类似于上面说的大自然的自动矫正。但群体免疫能否实施取决于两点:疫病有多高死亡率和社会能接受多高的疫病死亡率,以及社会医疗体系能对抗多高的传染率。一旦病人过多而造成医疗体系崩溃,就会形成负反馈,使疫情陷入死亡螺旋。作为以人道主义为普世价值的人类社会,只能在两者之间艰难地作出选择。所以,作为一名了解自然机理的科幻作家,我对中国政府与领导人在认识到新冠肺炎传染烈度后果断封城由衷佩服,那确实是一个极难决断的两难选择。事后我们尽可以说,如果当时早一星期封城会减少多少病人,如此等等,但这属于事后诸葛亮,要知道当时是猝不及防的遭遇战!科幻文学是最具世界性的文学品种,作为具有世界眼光的科幻作家,我对某些国家的政治操弄很是无语。这并非国家之间的竞争,并非制度之间的竞争,而是全人类与病毒的战争——甚至这种说法都过于政治化,更确切的说法是:在人类与病毒两个物种之间的生存竞争的这一回合,我们依据人类的生存利益应该怎么做。

这次疫情中,作为一名笃信科学伟力的信徒,我总有种痛苦的无力感,尽管科学已如此昌盛,但我们对小小的病毒基本是束手无策,唯一有效的疫苗也是“远水救不了近火”。其实这不怪科学,而是因为我们要对抗的恰恰是最强大的自然之道,是为人类的极度繁衍赎罪。其实科学的力量已足够强大,像中国实施的精准防疫,能在短短数月内控制了疫情,确实是人类防疫史上的壮举,是科学力量和社会组织力量高度发展的里程碑。当然,为了达到精准防疫,人们不得不放弃一些隐私权,不得不放弃自由出行的权利、不戴口罩的权利。而且更关键的是,这种精准防疫不是“本质安全”的,尽管中国国内疫情已基本扑灭,但在世界疫情大背景下时刻如履薄冰,只有大规模注射疫苗后才能确保安全。抛开那些花哨的政治话语,其实这种两难正是大自然最深刻的悖论——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如何平衡,尤其是群体和个体的利益如何平衡。在生死存亡的关头,恐怕只能放弃一些个人利益。而这正是我一向的观点,正如我在《十字》这本书中说过的,上帝关注群体甚于关注个体,这才是上帝大爱之所在。

说句题外话,我的《十字》中还提到了疫病之外的遗传病,它同样使人类处于两难境地——医学对遗传病人的救治是科学的伟大进步,是人道主义的高歌,但它也造成了致病基因在人类中的累积,埋下一颗十分危险的定时炸弹。应该怎么办?目前还没有办法。也许将来人类不得不实行基因选择和矫正,但至少目前人类的伦理还不允许。不管将来怎么做,也只能是群体和个体两难之间的艰难取舍,在那个不稳定平衡中,尽量选取一个对人类相对有利的平衡点。

□ 作者简介

王晋康,科幻作家,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幻研究基地主任,世界华人科幻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荣誉会员。发表科幻作品550余万字,代表作有《活着》三部曲、《新人类》四部曲、短篇《生命之歌》等。曾多次获得银河奖、星云奖、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腾讯文学奖、京东文学奖等,作品被翻译成多国语言。

猜你喜欢
两难病原体疫病
动物疫病监测在预防控制中的作用
猪的疫病监测与养猪场疫病防控对策
疫苗,原来是这么回事
脂肪有时可助免疫
动物疫病监测在疫病防控中的作用探索
浅谈猪的疫病防治
两难的选择
玻璃艺术中的病毒
G8面临发展与气候两难取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