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红艳
语言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结合幼儿语言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对如何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出几点建议,希望对同行有所启发。
一、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表达能力,是现代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对提升综合素质与潜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语言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实践与学习形成的。幼儿的思维能力不同,展现的语言能力也就不同。通过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可以弥补幼儿语言学习上的不足,提升幼儿交流能力与表达能力。语言是一种交流工具,需要熟练地掌握运用,通过与外界的交流,增加语言经验,提升交际能力,构建思维能力。幼儿阶段非常关键,是语言能力形成的初期,若是这一时期语言教育不到位,则对幼儿未来交际能力产生巨大的影响,无法提升幼儿社会适应能力。通过对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使幼儿能够清晰地表达内心想法,为幼儿更好地适应社会奠定基础。
二、语言教学中幼儿语言能力培养方法
1.创建语言环境,营造表达氛围
在语言教学中,要为幼儿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借此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意识。在幼儿教育中,应该转变传统灌输的教学模式,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加强与幼儿的沟通,构建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愉悦幼儿的身心,使幼儿主动表达内心的想法,在表达中获得经验与技巧。此外,教师还应该加强对幼儿的鼓励,引导其主动交流,培养其语言表达习惯。
以《春雨》儿歌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幼儿互动,让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使幼儿在学习中积累语言知识。教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雨”是怎么落在地上的吗?幼儿:滴答滴答。教师:看到下雨的时候,你们的心情是开心、快乐,还是难过?幼儿1:下雨的时候,我感觉非常开心,因为可以看到彩虹。幼儿2:下雨的时候我感觉很难过,因为不能出去玩,只能在房間中待着。教师:原来你们每个人对下雨的感受都不同啊!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儿歌,看一看其他人对春雨的感受是什么?然后引出诗歌内容,让学生一边学习诗歌,一边感受诗歌中的内容。
2.激发学生表达意识,提高表达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语言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选择教学方法,活跃学习氛围,使幼儿在表达过程中提升语言能力与综合素质。首先,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将教学内容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呈现出来,刺激幼儿的感官,引导幼儿一边观看一边表达。这不仅可以提升幼儿的表达意识,还可以提升幼儿的观察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其次,利用幼儿生活经验开展教学。在语言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幼儿熟悉的方面组织教学,激发幼儿的表达欲望,主动表达内心的想法。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增加幼儿表达的针对性,同时还可以提高幼儿表达意识,使幼儿在交流互动中获得成就感与自信心,促使幼儿更好地成长。最后,利用游戏教学,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教育中,贴近学生生活,设计游戏活动,如打电话,丢手绢等,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取知识,学会礼貌用语,以此提升语言教学效果。
3.因材施教,促使幼儿个性发展
因为先天与后天的因素,幼儿语言表达上也存在一些差异。语言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开展课堂活动,针对不同的幼儿开展不同的教学活动,使幼儿在良好的氛围中掌握语言表达技巧]。首先,针对语言表达不完整,缺乏条理的幼儿,教师可以将表达的技巧渗透给幼儿,让幼儿掌握表达的方法,使幼儿掌握说话的技巧,如谁在什么时间,去了什么地方,做了什么?得到了什么等等。其次,对于表达意识差的幼儿,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耐心与细心,给予幼儿适当的鼓励,让幼儿在教师的鼓励帮助下,敢于表达内心的想法。
总而言之,在幼儿语言教育中,采用语言环境创建、兴趣培养与因材施教的方法,培养语言表达意识,使幼儿在实践中提升表达能力,养成良好的表达习惯。实际教学中,组织各种类型的教学活动,对幼儿开展有针对性的语言教学,提升幼儿社会适应能力与交际能力,促使幼儿更好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