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洪丽
说起语文,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总有一点儿“累”的感觉,总觉得“难见奇效”。无论教学如何改革,“有效课堂”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我们永恒的追求。要想提高语文课堂效率,必须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合理分配教学时间,掌握好教学节奏,遵循学生规律,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那么,这语文的“难”也就不复存在了。
如何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在读、说、写中更有效呢?下面就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语文课文教学的基本方法
下面我就运用“诱而导之,乐而学之”这一理念来谈一谈。
1.运用活动诱而导之,使之乐而学之
孩子们天生好动,对许多事物充满好奇心。我就利用这一特点,组织生动、有趣的活动,或者结合班队会活动,让孩子们直接参与,从而帮助他们了解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往关系。
2.运用“问题研讨会”诱而导之,使之乐而学之
不少孩子有强烈的求知欲,一般带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态度,我利用这一特点,同时考虑孩子的基础,提供点滴渗透,如:鱼儿在水中为什么会游泳,不会淹死;鸟儿为什么会飞翔?通过这些问题让他们去动脑筋思考,并告诉他们可以从哪里找答案,例如,《十万个为什么》。必要时还可以组织全班讨论,共同找出答案。
3.运用“节目排练”诱而导之,使之乐而学之
我在教学中抓住孩子们喜欢模仿这一特点,对于书中难以理解的、过于抽象的,就让他们去表演,让他们通过自身的表演去感悟课文中的内容,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4.运用想象,编故事讲童话诱而导之,使之乐而学之
许多孩子喜欢想象,尤其是低年级孩子,他们讲的童话不一定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所以可以发挥互助小组的办法,自由结合,安排各小组的童话故事,然后上台演讲,也可以根据孩子们的爱好,写成简短的童话故事,张贴在教室,让大家都来鉴赏、评析。
二、语文阅读写作的基本方法
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教学,历来就是一大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顾此失彼,很难兼顾,其实读与写两者原本就是有机的统一,应该齐头并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借助于模仿,发展成为感知、理解、表达事物的能力。因此,我认为必须贯彻读写结合原则,指导学生在课本的引导下,进行启发性、开放性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仿写原文的基础上,展开多种想象,进行创造性的仿写。
三、语文教学的基本模式
说了一些语文的课堂教学方法,那么如何上好一节语文课,如何组织课堂达到更好的效果呢?我觉得上好一节语文课就要有:恰当导入、明确目标、整体感之、理解分析、总结巩固、设计训练六个环节。
1.恰当导入
一堂课的导入非常关键,导语设计得好,能使学生以极大的兴趣、饱满的热情进入新知识,并有利于课文的理解,它是上好一堂课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
2.明确目标
首先老师要明确每篇课文每堂课的教学要求和重难点,使学生明白这节课学习什么,应掌握什么,然后带着这些目标去学习,使学生学起来有针对性。
3.整体感知
这是很重要的一步,整篇文章先给学生以整体感觉,免得老师在分析课文时,学生感到支离破碎,难以把握课文主题。当然,整体感知也需要老师精心设计问题,问题更要紧扣教学重点,适度,不拔高也不降低。
4.理解分析
深入理解分析课文,研读重点段落是讲课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也是体现教师授课水平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关键。教师要围绕目标分析重点段落,学生积极思考,动口动手,学会体会、分析、总结,然后老师在补充讲解。在重点安排上有系统,有逻辑性,对一些重难点适当反复,达到提高。
5.总结巩固
本环节就是让学生把所学知识串起来,重新认识整篇文章,把握重点内容,也就是从整体感知到理解分析再回到整体感知,最后让学生从总体上理解课文的主旨。
6.设计训练
这个环节是为了巩固所学知识而进行的知识迁移,训练内容应紧扣本课重点内容而设计。可参考课后练习,也可加以改造和补充。
六环节教学的基本模式,是按照认识规律组织教学的。各环节教法灵活、可读、可讲、可议,六环节也是可强、可弱、可省,不拘一格,这也体现了教学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而不是流于程式化,亦所谓教有法而无定法。
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所谓创新思维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观点、解决新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它是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在创造性学习过程中产生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的过程,只有这种创新思维资源,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1.创新的源泉—想象
爱因斯坦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包含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语文教学中如何激活学生的想象呢?首先要引导学生多看、多听、多访、多读、多体验;其次要强化训练,使之“思接千载,视通万里”。那么要有扩想、续想、补想、改想、遐想,凭借着这些想象去假设猜想一番。
2.创新基础—发散
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主要形式,它表现在尽可能多地对同一问题做出多种不同的设想。语文教学中如何训练呢?
(1)一词造多句
提供一個词语从不同角度造出不同内容和形式的几个句子,以激活思维,引发创新。
(2)一题立多意
作文教学引导学生对同一文题作多角度审视与思索,达到求异求新的目的。
3.创新的先导—直觉
直觉思维是人们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不经严密推理而迅速对问题提出合理的猜测、判断。它往往是创新的先导,因此要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可根据教材提出问题,让学生抢答,看谁的反应快,促使学生急中生智;也可以对课文中留下的空白让学生猜想、推测,即兴发表见解,诱发灵感开发潜能;还可以引导学生广读书报,多听音乐,常看电影,开拓视野增长知识。
总之,教师要以崭新的科学教学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善于整合各种课程资源,联系生活创新教学,不断发展新思路。除了要增加自己的语文知识储备,也要有一双慧眼,发现学生的优缺点有针对性的帮扶,拉进师生关系,创造和谐环境,不断推动语文教育的发展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