佑余
造币改用机器操作后,固然精密度大增,人为疏忽减少,但仍无法避免失误的发生。譬如,币胚在进料时中心不正导致只有局部图案的偏打(亦称移位),或成币未退出、新胚饼未进入而连压两次甚至于多次,或成币退出时粘粘上模未掉落而继续压印新胚,形成一面阴文、一面阳文,俗称“阴阳币”。
浙江省造光绪元宝当十之水龙中心带点配不带点合背
大清铜币丙午阳苏十文合背
军政府造四川铜币五十文合面
合面袁世凯像中圆银币北京诚轩2005年秋拍拍品
浙江省造光绪元宝当十之水龙币模图片,可看出正反面的高度明显不同,除非刻意为之,不可能经发料、领用、装设至打样等多道程序而未被发现。
从此图片可知,各种用途不同的模具在外形、尺寸、高度各方面皆有明显差异,如左侧之哈尔滨军舰同一分铜币及嘉禾贰角银币两者为翻制工作模用的阳面模,故形体特大。(图摘自《沈阳造币厂图志》,中国金融出版社,1996年。)
两面都是图案相同、阳文清晰的正面或背面,就无法以机器故障或人为疏忽来解释了。所谓工人误装的说法也是完全站不住脚的,道理很简单。印花间开机造币前要到模具间签领外,还要技工装置、调整及试压;而下模有将成币顶出模圈之作用,模颈部分的较上模长,两者高度明显不同,甚至于形状设计不同,如上模是棒状,下模是锥形;除非刻意为之,不可能经多人之手而未被发现。
清末政令松弛,辛亥革命后又政局动荡,加上民国初年苏州造币厂有“钢模之翻印及保管,均交包工者管理”之情事,故有民国年代模具外流被钱商私造之说,言之成理。惟多省皆有且制作精美,民间工匠不可能各地都具有此技艺,若制于厂内亦非一、二人之力可私自暗中进行。
传统的旧习及清末民国初年对圜法的轻忽,硬币的购买力并非完全按面值行使,而是随币材价值起伏,涨落不定。在这种情况下,民国初年铜元重量逐渐降低,民国三年(1914年)制定《国币条例》施行细则时更修订减重,进入轻铜元时代。以十文铜元为例,标准法定重量从清朝的二钱(7.46克,实测7.24克至7.53克)降至民国的一钱八分(6.71克,实测6.51克至6.78克)。
这些合面合背的奇形币中银制品很少,推测是材料价值相差过大,戏作本钱高,较少为之,故所见多数是铜元。在探讨民国轻铜元时,笔者透过资料比对,发现清代与民国版的合面合背异类币重量皆符合当时减重的情形,也就是说,各时代的合面合背或不同品种错配混搭的异类币,基本上是当时造币厂高级主管指示下制作的用来玩赏的異类币。时至今日,此类合面合背、错版混配的奇形币,无论是银币或铜元,均已成了“珍藏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