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东虎吕红刚彭博(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九采油厂,宁夏银川750000)
石油资源是全世界各国都争相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国有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为了完成在新常态经济环境下的转型升级,也开始陆续的退出低端服务市场进军高科技等其他高端服务领域,以至于很多民营外包工程技术供应商开始在国有大型工程项目当中提供服务,社会化的承包商队伍在各个领域中数量越来越多,而民营队伍在安全投入和教育培训以及体系管理方面存在着一系列的不足,最终导致了诸多安全事故的发生,给整个行业的发展都带来了重大影响,对此要加强对社会承包商队伍的管理,而基于QHSE的安全管理体系正好迎合了这一需求。
以人为本是当前企业管理所要遵循的首要原则,对此要重视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和安全,对此就必须应该满足QHSE管理体系的要求,外部承包商因为主要是私人队伍,安全管理意识比较淡薄,安全设备和防具购置不到位,不仅会影响施工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也会导致工程项目无法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量完成,还可能因为人员伤亡事故导致工程停工或者面临巨额赔偿。QHSE 管理体系能够深化企业的文化内涵,有利于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有利于各个承包商队伍之间加强合作,并且有利于在本行业当中树立示范效用,促进整体行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提升。
首先表现为责任落实不清,因为专业部门划分以及属地单位职责划分过程中存在地域重合或者真空状况;其次是制度设计不合理,制度设计基本都是各自为政,制度设计缺少联系性,可操作性较差;最后是执行标准的不一致,石油工程项目往往需要成百上千个承包商,不同服务承包商之间的标准执行不一致,对标准理解有偏差,导致管理出现问题。
第一,安全管理责任落实机制有待建立。实际工作中未深入贯彻“谁引进谁负责”的承包商安全管理理念,招投标过程中优先选择低价中标却忽视了质量控制;第二,对承包商人员素质没有严格要求,选择承包商的时候业务主管部门没有审核其资质,引入了证件不全的承包商,分包商资质管理上不重视,对承包商违法分包、转包管理不严,人员识别不清晰;第三,对承包商人员变更管理工作不重视。承包商的管理只认一把手,作业人员的频繁变动的影响被忽视。
第一,机械设备管理不到位,承包商的机械设备类型多、数量杂,没有强制管理措施,很多设备带病入场,给施工作业埋下隐患;第二,日常监管不力。受利益驱使,很多报废的施工设备还在应用当中,监管不严增加了施工风险;第三,现场监护不严,很多监护者缺少责任心,对违章行为听之任之,人手不足怕报复,监管工作有名无实。
对于承包商的安全教育培训效果不重视,且在培训工作方面表现为培训内容单一化,没有大纲和教材,培训内容和岗位实际脱离严重,考试不严格,替考、代考问题严重,考核工作沦为形式。
按照企业所建设的项目类型以及工程量和招标要求,尽量选择高资质的高素质的承包商建立合作关系,控制队伍人员素质和质量,在管理的开始选择合适的合适的合作伙伴,同时做好对承包商的分级管理,按照其所承包工程的风险大小将其分成A/B/C三个不同级别,比如A 级承包商负责钻井试修作业,负责高中压管道和压力设备维修等,鉴于他们工作任务的高风险性,应该定期对其进行检查和交流,认真审核其施工方案并做好现场监管工作;B级承包商主要承担企业的中等风险项目,对此公司可定期组织培训工作,指出风险所在,按照QHSE标准予以监管;C级承包商有计算机系统开发、通信管理、技术咨询等服务单位,其工作中涉及的安全因素不多,仅需要按照国家行业标准予以监督即可。
应该全面秉持“以人为本,互利互信,文化共建”的原则,在承包商队伍中稳定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工作,保证其与石油企业的步调一致。对于长期承包商来说,按照油田自己的队伍培养,认真行使油田的QHSE职责和权利;对于钻试修和基建承包商引导执行油田标准,建立和油田一致的安全管理文化;对于临时承包商,择优选择和重点监管,强制执行QHSE 管理标准。具体做法中,如油田领导可将主要的承包商作为安全生产的联系点,亲自与其沟通交流,帮助其解决问题,实行业务部门的对口支援和结对子措施,一起建设安全文化。还可以实行QHSE风险抵押金考核机制,以交纳的抵押金为基数,满分100分,按照联系点单位、分管单位责任进行评分,奖优惩劣,得分高的全面返还抵押金并额外给与奖励,反之则按照分数比例扣除抵押金并列入合作黑名单。
结合基建领域现状,制定基建领域施工类、监理类、设计类承包商审核清单,有针对性的开展审核工作,并为承包商提供安全管理改进思路。由企业的基建工程处以及质量管理单位和第三方审核机构一起成立审核小组,利用其丰富专业的审核经验和资质制定对承包商的QHSE审核激励考核管理办法,让其能够主动承担安全管理义务。在审核过程中,对于发现的具有较大危险应该马上下发督察通告,督促停工改正,提高安全管理执行力,另外还要在审核中加强对安全管理要求的宣传,将教育渗透其中。对此也要求油田企业自身能够培养一大批懂技术和懂安全的合格顾问,加强QHSE的合同管理,用合同管理代替行政管理,提高承包商队伍的契约意识。
当前已经有石化安全管理单位开始应用承包商检查管理移动应用APP,其能够对每个准备入场作业的承包商队员进行认证识别,这也是我国中石油系统第一个使用的承包商管理移动应用软件。对此,我们的管理工作当中为了能够进一步的突出对承包商队伍的安全管理重视,提高管理工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也应该自主设计或者引进这样的管理软件,为每个员工生成自己的二维码,仅需要扫描二维码就能够识别其照片、工种以及其他内容,有效的避免了人证不一和证件过期的问题,实现了对承包商人员的在线监督管理。另外,石油企业可在各个承包商队伍中安置专职培训讲师,同时兼任安全技术咨询员,将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培训结合起来,实现甲乙双方之间的有效合作与沟通。
基于承包商队伍在当前石油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今后应该进一步夯实承包商的管理基础,完善承包商管理办法,提高对承包商管理者的业务培训水平,严把承包商准入关。同时对于重点项目要加强监督,杜绝三违现象存在,提高QHSE宣传力度,实现安全管理的常态化,为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