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分析化学教学改革与探索

2020-01-14 08:26刘少贤西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陕西西安710309
化工管理 2020年16期
关键词:分析化学教学效果教材

刘少贤(西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陕西 西安 710309)

0 引言

分析化学是通过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或物质相互作用后的物理及物理化学性质来获取物质组成、含量、结构和信息的一类方法。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常见的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方法,培养学生从事分析测试技术所必备的素质和知识与技能。

1 高职高专分析化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课程内容抽象,学生缺乏兴趣

分析化学课程具有很强的科学性,课程内容繁多,一部分内容理解起来较为抽象,尤其是化学分析部分涉及到大量的公式推导、繁琐计算和曲线绘制[1],理论教学难度较大,使学生对于该课程学习提不起兴趣,普遍存在学不懂或者消极应付现象,致使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分析化学知识内容相对偏离实际,学生很难与实践结合起来,也不懂得如何应用,认为学了也没有多大用处。高职院校不断扩招,同时文理科学生兼收,以理科思维为主的分析化学教学对于文科学生而言难度较大[2]。

1.2 教学方法陈旧,教学过程单一

现有的分析化学教学仍然以理论教学为主,单纯的讲授理论知识学生难免觉得枯燥,且不利于知识的内化吸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然以填鸭式教育为主,忽略学生本身的主动性,造成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缺乏对知识的思考。

1.3 教师缺乏医学背景,教学效果不佳

现阶段医学院校中从事化学教学的教师绝大多数毕业于化学专业,特别是最近几年,非医学专业背景的化学硕士生被不断引入药学系,这些硕士学位的人才的加入有力地补充了师资队伍建设,虽然有很明显的优势,科研能力强,但是,由于医学院校教育的特殊性,这些教师几乎没有医学背景,对临床医学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致使教学效果不佳。

1.4 考核模式单一,评价缺乏新意

现阶段分析化学考试主要以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70%)的方式进行,末考占据很大的比例,大部分学生通过期末考试前的突击,死记硬背的方式在考试中获得较高的成绩。然而,这种考试方式并不能准确评估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对学生职业素养等方面的考查也相对欠缺[4]。此外,单纯的一次期末考试存在考查的知识点不全面,出题难易程度不好把握等方面的弊端,由此可见,现有的评估模式并不利于分析化学教学水平的提高。

2 高职高专分析化学教学改革与探索

2.1 基于专业特色和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优秀教材,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

首要问题是找到每一个专业适用的教材,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优化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

高职高专教材的选择应该体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适应时代和专业的发展需要[5]。西安医专药学专业目前使用的分析化学是人民版,李维斌主编的教材,该教材内容详实,结构安排合理,内容编排以技能培养为目标,知识点难易适中,较易被高职高专类学生接受。最大的特色是每一章的开始增加了“导学情景”,借助真实的工作情景和典型案例开启知识内容的学习,特别是案例中体现出的药品从业人员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以及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由于这一教材主要针对药学专业,所以大量的案例和例题均选自药物分析实例,对于检验专业的学生就不适用。检验专业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分析方法的应用和实践,故我们采用的是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闫冬良主编的教材,该教材内容简洁,重点介绍分析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各种分析方法在检验技术中的应用,为学生学习检验技术和检验仪器等专业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有助于学生适应检验技术工作或为进一步学习深造打下一定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对教材内容做合理的安排,根据课时安排做出取舍与整合,比如,酸碱滴定、氧化还原滴定等化学分析方法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色谱法等仪器分析方法作为重点讲解内容,对于仪器分析部分的电化学分析方法可以少讲,甚至不讲。

2.2 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2.2.1 开展翻转课堂

教学手段应灵活多样,以提高学习效果。如学生在学习了酸碱滴定法中强酸(碱)的滴定后,初步掌握了滴定曲线的绘制方法和指示剂的选择时,可将一元弱酸(碱)的滴定这一内容以翻转课堂的形式开展,让学生变成课堂的主导者,类比强酸碱滴定过程中溶液pH 的变化规律,分别讨论计算各阶段溶液的pH 变化,绘制一元弱酸碱滴定的滴定曲线,并对比一元强酸碱滴定和一元弱酸碱滴定曲线的异同。可介绍专业知识的学科史内容,如学习“朗伯比尔定律”时,让学生讲述朗伯和比尔两位科学家发现光的吸收定律的过程,以故事的形式介绍知识的来龙去脉,避免了“填鸭式”的灌输,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

2.2.2 开展思政课程

分析化学课程内容繁多且复杂,针对单纯的讲知识学生兴趣不高这一问题,可以将思政与分析化学课程结合,不仅能使课堂更生动教学效果更好,还达到了育人的目的。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内容中蕴含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分析化学教学中实施课堂思政,是分析化学教学改革的应然之举,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必要手段[6]。

例如在讲色谱分析法时,以三鹿奶粉事件为例,说明定量分析检测技术在测定样品含量中的应用,以及分析化学检测方法的发展和更新食品药品监测中的重要作用,同时灌输学生食品药品质量安全责任意识,树立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2.2.3 充分挖掘多媒体在分析化学教学中的用途

合理利用动态图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性,有助于学生更直观更好的掌握课程内容[7]。例如,在讲授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中物质颜色的产生时,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将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色散为红、橙、黄、绿、青、蓝、紫的七色可见光。通过高锰酸钾溶液吸收后,绿色光带强度减弱,高锰酸钾溶液显示绿色的互补色紫红色,利用这种PPt 动画演示的方法使学习更直观的接受物质的颜色是它所吸收光的互补色这一概念。本章节中光的波动性、光的粒子性、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这几个概念也可以用上述同样的方法讲授。

2.2.4 理论联系实际,增加课程的实用性

在理论课程结束之后设计一些与课程紧密结合的小实验,让学生体会到课程的实用性。例如在给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学生讲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这一节后,设计实验血清中白蛋白的测定,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而且使学生复习了白蛋白含量测定的临床意义。此外,在教学过程中,举一些很贴近现实的例子,通过例子剖析知识点,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例如,沉淀滴定法讲解过程中,说明吸附指示剂法测量氯化钠试样含量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分析化学在医学检验专业工作岗位的临床应用,明确学习目标,提升学习兴趣。

2.3 提高教师医学背景知识,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针对分析化学教材涉及到的药学和检验专业的内容,备课时认真学习教材中涉及的医学知识,认真阅读相关书籍,如给药学专业的学生讲授滴定分析计算部分利用滴定度计算被测物质的含量时,可阅读《中国药典》中对于滴定度的具体规定。积极听取本专业相关医学专业课程教师的授课,通过听课,虚心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也可以弥补自身在医学专业知识上的缺陷。利用网络平台,在课余时间进行医学专业背景知识的自我培训,提高自身的医学专业能力。

2.4 改革考核方式,增加学生互评

每章内容学习结束后,利用30~35min 的时间进行课堂测验。以考试的形式将本章知识以选择、填空或者计算题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增加学生的重视,并鼓励学生闭卷作答。测试结束后,现场将试卷回收并随机发给班里其他学生,以学生互评的方式进行交叉阅卷。通过教师在课堂上公示清晰的评价量规(题目得分和评分标准),有效的避免了主观类题目评价中由于学生情感因素的影响而导致评价不准确的问题。互评过程中学生既认识到自身与其他同学的差异,又可以体验阅卷的过程,了解阅卷过程的细节,尤其让学生懂得如何才能使自己在主观类试题中获得更好的分数。互评结束后,学习基本了解了易错知识点和出错率高的题目,随后教师对于出错率高且需要重点强调的题目进行讲解,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消化所学知识,提高了教学效果。从测验结束后随机访谈反馈,学生(尤其是五年制的学生)普遍喜欢这一新的评价模式,认为自己参与了整个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观能动性。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教育信息化现代化迅速发展的时代,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高职高专院校的分析化学专业教学发展的需求,在今后的分析化学教学中,只有不断的探索更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教学内容、改革考核评价方式,才能培养出更多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医药人才。

猜你喜欢
分析化学教学效果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现场操作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的绿色分析化学实验改革
基于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研究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分析化学》公布2019-2020年度优秀编委
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提高策略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第一届中国青年分析化学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