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琪 副教授(浙江万里学院 浙江宁波 315100)
互联网技术应用于全球消费市场,使跨境电商迎来广阔的发展前景,它所搭建起的一个自由、开放、通用、普惠的全球贸易平台,正在实现买卖全球的市场联动,跨境电商已经成为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助力器。近年来,跨境电商规模快速扩大,成为外贸增长突出亮点,而“网上丝绸之路”的发挥作用,又为跨境电商发展搭建了一个非常好的制度框架,由此中国跨境电商进入快车道发展阶段。但当前跨境电商交易仍存在物流链条长、费用高,且行业人才储备不足等挑战,如何借跨境电商推动贸易主体、贸易形态、商业模式、组织方式的创新,并进一步促进进出口贸易的发展,需要构建综合化的服务体系和一体化的协同机制。
当前,跨境电商拓展的市场广阔。从总体规模看,2018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增长到9万亿元,用户规模超1亿人,如图1所示。自2012年以来我国跨境电商规模一直保持50%以上的增长幅度,其中占比中国进出口总额由原来的11.5%上升到2018年的37.6%,虽然近二年我国总体进出口总额呈下降趋势,但跨境电商却呈增长态势,跨境电商行业生机勃勃。据此前阿里的数据测算,2020年我国跨境电商交易额将达到12万亿,三年复合增长率为16.44%,渗透率达37.6%,未来跨境电商发展市场空间巨大。
受政策及发展环境的利好,行业市场规模不断增大,在整体出口总量相较稳定的情况下,出口跨境电商逐步取代一般贸易,成长性良好。自2012年以来,跨境电商出口一直占居主导,2018年中国跨境电商的进出口结构上出口占比达到78.9%,进口比例21.1%,在出口电商中,庞大的海外市场需求及外贸企业转型升级的发展等因素都助推行业快速发展,吸引更多的企业纷纷触电;进口方面,消费升级和扩大进口的政策都促使该市场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国外零售商品借跨境电商模式交易流程扁平化、服务集约化优势,能更快更好地把商品销售给中国消费者。跨境电商用户规模方面,截至2018年12月底,我国经常进行跨境网购的用户达8850万人,同比增长34%。
从合作指数分析,随着跨境电商平台崛起,中国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渗透率已经从2014年的1.6%增加到2017年的10.2%。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深入,中国与沿线国家中与东欧、西亚、东盟国家在跨境电商连接上越来越紧密,这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电商发展。从产品需求与消费结构分析,民间商贸日益活跃,随着海外消费者对中国商品、中国电商平台的了解,网购中国商品的品类越来越丰富。跨境电商品类分布方面,涉及到生活消费、3C电子、服饰类商品的占比较高,家居园艺和汽配等新品类扩展,将为我国出口电商发展提供新的空间,智能产品、汽车配件、运动户外、美容健康成为海外销售占比增长最快的品类,手机、电脑和网络产品、电子配件、家居用品最受海外市场欢迎。进口商品中,食品、酒类、家纺、水果、钟表、海产等产品是相关国家进口销量最高的品类。目前,服务贸易也在成为电商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交易模式看,外贸新时代下催生新的贸易模式,在向新贸易转型的过程中,跨境B2B电商平台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平台将在全球贸易参与者中快速渗透,促使更多有贸易需求的买家和跨境供应实力的供应商在平台上交易,并将更好地承接碎片化、高频的贸易订单。跨境电商B2B交易占比达83.2%,跨境电商B2C交易占比16.8%;跨境电商支付交易规模方面,中国跨境电商网显示2018年跨境支付行业交易规模达4944亿元,同比增长55.03%;跨境电商加速渗透进出口贸易,而随着消费方式趋于个性化、精致化、多样化,跨境电商模式也在适应性变革,由代购、海淘向跨境电商规范化发展,消费体验、消费便捷和售后服务被放在突出位置。按照业务模式分,当前我国跨境电商以B2B为主导,B2C占比逐年提升。
出口跨境电商是我国当前主体,进口电商占比不断提高,随着进口电商的高速增长,2020年进口电商占比有望达到25%。未来跨境电商更加强调规模优先:出口电商规模越大,其对于产品供应链和物流的整合力度越强;强化独立站点,相比第三方平台,独立站点的自主性更高,便于及时开展引流、销库存、售后服务等提升用户体验和经营效率;未来跨境电商更注重品牌化,直接面向消费者是出口 B2C 电商相较于制造商的根本优势,积极开展品牌运营、粉丝运营,提高产品品牌化率,是打造持久竞争壁垒和享受高溢价的必由之路;而结合线上线下,自主品牌逐步形成后,应当主动突破销售渠道,从线上发展到线下,打造立体营销网络放大品牌优势,未来越来越多企业将会依靠跨境电商平台走出去。
发展跨境电商取决于经济水平、基础设施完善程度以及网络覆盖率等先决条件。传统贸易通常是跨国公司作为主导,消费主体、信息、市场、技术等要素是彼此割裂的关系。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全球电商平台的崛起,市场主体越来越能平等获得丰富的信息。从信息通信基础环境和信息通信技术应用两个维度分析,由于各国信息化水平的参差不齐,跨境电商的发展水平也是差别明显,发达国家的信息化程度处于较高水平,中国与之开展的跨境电商贸易就较为深程度,与中等信息化水平国家的跨境电商贸易增速最快,这些国家大多分布在东南亚及中东欧地区。因此从地域分布来看,中国与东南亚、中东欧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跨境电商发展势头良好,而信息化水平相对滞后的南亚和非洲国家,由于基础设施薄弱,网络覆盖率还达不到10%,严重制约了跨境电商的发展,基础设施差异决定了各国电子商务发展程度,也决定了跨境电商发展水平。
对于跨境出口来说,品牌越来越发挥重要的角色,越来越多的B2B平台及平台上的企业都开始注重品牌化建设,通过品牌溢价来提升公司产品及整体的价值,未来行业整合和洗牌加速。我国企业出口商品主要是服装、饰品、小家电、数码产品等日用消费品,规模虽大,跨境电商交易的货物种类繁杂,但大多数是价格低廉的商品,这样占领市场的物品是靠低廉的价格,而不是靠品牌形象以及质量,只会导致跨境电商利润削减,抑制跨境电商的发展。而跨境电商企业自身品牌发展也处于整合阶段,品牌杂而乱,弱竞争力影响了我国跨境电商发展。
构建信用体系是保障跨境电商安全发展的重点,交易参与方的信用不确定性将给跨境电商业务带来知识产权、产品质量、交易安全等方面的风险和挑战。从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历程看,信用体系及担保交易,对阿里、聚贸、大龙网、中国制造网等B2B电商平台发展至关重要。中国跨境电商B2B平台虽然起步较早,但过去由于没有建立起信用保障体系,总体上发展缓慢。目前我国对外贸易遭遇贸易摩擦,一是贸易保护主义日渐升温,二是在诚信体系建设上的跨境电商国际争端问题突出。特别在支付安全问题方面,虚拟性、全球性是跨境电商的一个显著特点,如果网上跨境支付流程存在安全隐患,那么交易的安全性就得不到保障;再加以文化的、宗教信仰的、法律的以及监管体制等诸因素的地域差异性,会导致买方和卖方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跨境维权也会变得更加困难,这将增加交易风险,从而阻碍跨境电商的进一步发展。
贸易服务水平滞后对跨境电商的发展产生制约作用。一方面,通关手续繁琐、效率低下,增加了跨境电商企业的运营成本;另一方面,跨境电商物流体系不完善,诸如仓储、运输系统等物流基础设施落后所导致的物流成本过高,也会制约跨境电商的发展。当前制约跨境电商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成本高、物流慢的问题,跨境电子商务涉及的中间环节比较多,跨区域的储藏,长距离的运输保存,以及报关报税等都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政府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跨境物流问题,但表现在跨境物流成本高、运输时间长、信息化程度低、售后服务弱等问题依然存在。
图1 2012-2018年中国跨境电商交易情况
要想发展好跨境电商,人才至关重要。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改变,仅拥有传统技术技能已不能满足此背景下跨境电商的发展要求,需要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能够适应全球化市场的复合型跨境电商人才队伍。这样的人才更趋于国际化,不仅要有外语、外贸知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法律法规等多方面知识,还要具有全球视野和创新精神。目前,全国跨境电商人才缺口将近450万人,62%的电商企业处于招聘常态化或人才需求强烈的状态,相比其他行业,电商行业人才仍有较大缺口。未来企业对电商人才的要求与传统培养模式之间的矛盾将会更加凸显,而跨境电商的全渠道、全网络运营,要求在人才结构上重新审视人才的培养模式。
我国对跨境电商发展的支持政策很清晰,特别在降低出口关税政策上,对跨境电商促进作用明显。在通关、商检、结汇、退缴税四个关键环节上,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措施,简化了通关手续,缩短了通关时间;而所设立的多个城市跨境电商的试点,也在积极探索跨境电商发展的更好路径。未来政府还要继续完善出口电商的退税政策,切实为企业减负。在跨境电商进口方面,应再提高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商品限额上限,扩大清单范围。 在配套基础上应支持跨境电商新型业态发展,引导跨境电商规范化运营,减少行政干预;特别在通关、商检、结汇、退缴税等环节,要以政府为主导建立综合服务体系,使跨境电商更加便利化、低成本化及高效率化。
首先,直购进口、保税备货、闪购等新业态发展将成为未来跨境电商的创新模式,从下单到收货,消费者将大大节约时间和降低运输成本。加快电子口岸结汇、退税系统与跨境电商平台、物流、支付等企业系统联网,实现了跨境网购全过程的电子化、高效化。其次,推进跨境物流业发展永远是提高服务水平的重要支撑,未来的物流体系必定是跨境化的智慧化发展,国内物流配送企业要与大型国际快递企业实施多元化合作配送模式;直邮、集货、保税仓各有所长,而海外仓建设将强化跨境电商优势并成为热潮,利用海外仓方式,将更有高客户体验和附加值,使得出口商更具有成本优势,增强国际竞争力。
当前,知识产权侵权、运输纠纷、退换货纠纷,以及购买评价纠纷等问题已成为影响跨境电商深度发展的障碍,其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最为根本的是规则和标准缺失和立法滞后。跨境电商平台发展缺乏支持和保障线上交易的完善服务体系,而又没有建立起统一的电商操作规程。建立信用体系、知识产权、市场准入、交易纠纷处理等各国合作间的标准,是未来跨境电商深度发展的刚性要求。优先推动跨境电商的信用评价机制,围绕规则和标准建立跨境电子商务的争议解决平台,包括跨境电子商务平台信用等级制度、网络评价制度等执行方式,将会使跨境电商发展之路更加通畅。
电商领域参与主体竞争关系越来越明显,品牌建设已经成为跨境电子商务的重要策略。当前跨境电商面对的是多要素参与、大距离大跨度的商贸活动,贯通五大洲的大市场,客户是电商的终极目标,跨境电商正处于多元竞争转向品牌之争的关口。目前中国跨境电商平台迅速发展,主要有B2B类和B2C类两种。如阿里巴巴国际站、中国制造网、全球速卖通等,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平台, 跨境电商品牌化步伐在加快。未来跨境电商将会发展为建立与客户的直接对话,而品牌化塑造才是赢得市场的核心,推动跨境电商协同发展,将会为跨境电商自身发展创造更广空间。
人才匮乏制约跨境电商发展,跨境电商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重新定位。基于行业融合、领域融合和地域融合间的关系,在人才需求上,所强调的专业知识面更广,还要熟练掌握跨境电商所涉及到国家的非通用语言,特别是那些小语种语言;在人才层次上,应着重定位于精通商务专业知识、具有跨境电商工作经验的人才培养,能够解决企业中发生的实际问题。因此,人才培养应整合社会、高校资源,通过跨境电商企业与部门联合,建立实训基地,共同助力跨境电商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