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特色 文化传承 实践创新

2020-01-13 05:10马建平
启迪与智慧·上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校本劳动评价

马建平

新时代赋予了“五育”(德智体美劳)新的内涵,重新将劳动教育确立为教育的目标之一。热爱劳动是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是小学阶段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绍兴市柯桥区华舍小学构建并实施了有地域特色的《绸乡丝源》特色劳动校本课程,充分与当地华舍历史及学校特色相结合,在劳动与实践中促进学生成长。为培育“健益身心、慧识万物”的新时代全面发展的华小学子奠基。

一、《绸乡丝源》校本劳动课程的目标

(1)了解华舍纺织文化。华舍小学地处绍兴市柯桥区华舍街道,华舍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悠久,始有“日出华舍万丈绸”之说。20世纪二三十年代,机杼兴百业,华舍时称“小上海”。改革开放以来,华舍大力发展纺织业,成了浙江省“第一个亿元乡”“全国明星镇”。通过课程学习,让学生了解到家乡社会、经济、地理、文化的变迁,增进对家乡先辈的崇敬,激发他们作为华舍人的自豪感和建设家乡的责任感。

(2)体验纺织魅力。我们将结合steam教育,购买织布机等相应的设备,让学生们掌握简易织布机的方法,在体验中劳动、在体验中创作。让孩子们初步掌握一些简单的纺织印染技能,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善于发现、敏于审美”的品质。

二、《绸乡丝源》校本劳动课程的构建

《绸乡丝源》校本劳动课程分四个子课程,分别是《栽桑养蚕》《日出万丈学纺织》《织韵丝语》《童心印迹》。

《栽桑养蚕》是一门以种养观察和实践创作为核心的课程。本课程强调学生通过自主收集资料、种养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拓展学生对生命意义的认知,提高科学素养和发展综合能力。

《日出万丈学纺织》是我校结合“日出华舍万丈绸”的纺织文化历史,分别从华舍的纺织历史、工艺、风土人情等方面梳理与整合。以学生探究体验为要点,让学生亲近家乡,了解家乡,培育学生的亲情观和乡情观念,推进家乡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

《织韵丝语》是一门以实践创作为核心的课程。它以文化积淀为背景,以实践创新为主线,课程选择对学生发展有益、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作为课程设计的主体,强调学生通过了解、设计、自主创作的过程获得直接经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童心印迹》课程是对中国传统手工印染工艺进行探索的一门校本课程,旨在提高学生对传统手工印染课程的学习热情,全面掌握手工印染的基本知识和制作技能。

华舍作为丝绸之乡,选择这个传统工艺入手的原因有三:1.手工印染不仅代表着一种传统,而且已成为一种时尚。以扎染、蜡染来说,由于它特有的有别于其他染织物的个性。它朴素自然,蓝底上的白花清清雅雅,毫不张扬,符合人的情致,贴近人的生活,充满人性色彩。把扎染等科目作为艺术科目引入校园,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修养,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利于增强校园文化气息。2.扎染、蜡染等艺术科目让学生容易接受和制作,能引起學生强烈的兴趣,增强他们愉快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努力形成学生的基本美术素养,让学生学会学习,并促进织染技艺的传承和发展。3.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中国传统工艺的美,渗入爱国主义人文精神,在爱上传统工艺的同时,也深深爱上我们的中华民族。

三、《绸乡丝源》校本劳动课程实施原则

课程的实施坚持开放性和实践性原则,鼓励学生在实践中积极参与互动教学。注重学生自主体验、分享、合作与竞争,坚持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目的,突出个性特色发展。通过观摩文化室了解织布机的发展史、织布的发展史、华舍织布的名人及介绍、华舍织布佳事,体验种桑养蚕、抽丝织绸、老式织布机的工作原理。通过学生体验纺织室,掌握织布机的方法并体验劳动、进行创作。通过创作室中的成果展示,展示学生形式各样的优秀成果,借鉴学习,美美与共。

四、《绸乡丝源》校本劳动课程评价方式

课程评价主要涉及三个维度:一是对课程本身的评价;二是对实施者的质量(态度)的评价;三是对学生学习成效的评价。根据实际情况,在课程开展之初,我们对课程本身和实施者的评价不做高要求,重引导、重激励,在过程中发现典型,帮助提升,但要求实施者从教必须有计划、有进度,考勤评价记录;应按学校整体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设计“过程评价内容”,对学生进行评价,根据课程的性质,对学生的评价坚持综合性、开放性、主体性和实践性原则,并以“优、良、合格”作为评价结果,记录《学生成长记录手册》。鼓励教师在执教过程中,注意积累,开展研究,逐步形成具有一定科学性的校本课程。

新时代呼唤劳动教育,把劳动教育纳入对学生培养的全过程。发扬地域特色,传承文化基因,创新劳动教育载体,与时俱进推进劳动教育,我们华小人在劳动教育的康庄大道昂首前进!

猜你喜欢
校本劳动评价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