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体育课程改革过程中的能力培养

2020-01-13 05:13李阳
下一代 2020年6期
关键词:能力培养课程改革小学体育

李阳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各学科都在积极进行课程改革,更好地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小学体育课程在小学课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既可以锻炼学生的体魄,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智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主要研究小学体育课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以供相关教师参考借鉴。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程改革;能力培养

小学阶段是孩子成长的重要时期,此阶段是培养孩子认知,开发孩子智能的关键时期,为孩子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基础的时期。现阶段,社会十分关注素质教育,学校既要培养出高文化水平的孩子,也要培养出心智健康、各方面能力突出的孩子。家长也十分重视孩子的能力,从小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为的就是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小学体育课程教学中,可以将体育课程和智能开发结合起来,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下面我们从意志品质、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自我认知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培养学生优良的意志品质

首先,培养学生的爱国品质。先有国才有家,爱国主义精神一直以来就是中华民族得以延续的关键。从小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让学生对祖国有着高度的荣誉感,可以让学生更有自信,让孩子从小立下报效祖国的伟大志愿。教师可以讲解或者播放体育健儿为国争光的内容,让学生学习体育健儿,努力学习,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其次,培养学生用于面对困难的品质。遇到困难逃避是很多人对于困难的第一反应。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学生只有勇于面对,才能实现学习和人生的突破。体育教学中,教师给出的一些小任务,学生可能会有畏难心理,帮助和引导学生战胜困难,培养学生的自信以及勇于面对困难的优良品質。比如,讲解一些身残志坚的励志故事,可以更好地感染学生。

最后,教师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榜样。学生善于模仿,教师需要给学生树立好的榜样,做到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去感染学生。也可以在学生中选择榜样,比如,某某学生很有勇气;某某学生很有才艺,表扬学生的优秀部分,放大学生的优点。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只有不断创新,社会才能不断前进。现如今,社会对于创新型人才有着很大的需求,而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下,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比较差的。因此,为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需要从小学便抓起。

创新能力需要从小就培养,面对一个问题存在多种的解决方法,选择新颖的解决方法;或者社会存在某种需求,我们创造新地满足这种需求,这就是创新。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采取如下的策略:首先,激发创新的兴趣。比如,教师创新教学方法,选择学生更感兴趣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看到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其次,巧妙地设置问题。提问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方式,也是引导学生,让学生发散思维,为学生的思想插上翅膀。最后,利用体育道具,开展各种小游戏,让学生在玩耍中,学到知识。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或者拓展训练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人类是群体性动物,人际交往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能力,我们在校园学习或者是走入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需要与人打交道。小学体育教学中,同样可以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校园本身就是一个人际交往的环境,学生在校园接触到许多小朋友,建立友谊,从玩伴变为朋友,这就是人际交往的过程。部分学生由于性格的影响,比较内向,不善于交际。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比如,体育教学组织小游戏,这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让学生划分成游戏小组,进行比赛。拔河比赛、跳绳比赛、乒乓球比赛、足球比赛等项目都可以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学生在团体中与其他同学互相合作,共同为着一个目标而努力。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拉近彼此的距离,建立起良好的同学关系。

四、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学生都是差异化的个体,有的学生身体协调性好,能歌善舞;有的学生则有着很多的才艺,唱歌画画样样皆通;有的学生活泼好动;有的学生十分聪明;无论何种学生,都有着自己的优点,这些是值得我们去挖掘和放大的,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小学体育教学,既要重视学生身体素质,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部分学生由于学习压力、家庭环境或者自身性格的影响,比较自卑,不愿意与人交往,长此以往必然会积累很多的负面情绪,如果没有找到有效地处理方式,必然会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因此,通过体育教学,让学生学会正确地认识自我,也就是对自己进行客观地评价,看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同样看到别人的优点,“择其善者而从之”。体育教学中,对于表现不是很好的学生,给与鼓励,让其对体育学习保持信心;对于体育表现好的学生,让其戒骄戒躁,继续努力。教学中重点关注平时成绩不好、比较内向、沉默寡言的学生,引导其对自我进行客观的认识,让其学会如何融入到集体中。可以安排学生自我评价或者互相评价的方式,让学生看到别人眼中的自己是什么样的,从而更加正确地认识自己。

五、结语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已经成为社会重点关注的话题。素质教育的开展,围绕学生的发展需求展开,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小学阶段是挖掘学生智能的黄金时期,从小培养学生的智能,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好的基础。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优良品质的培养,让学生树立起爱国主义精神,用于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积极进行教学创新,创新教学的方式方法,借助多媒体设备以及体育活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学生开展互评,让学生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发挥自己的长处。

参考文献

[1]杨思悟.浅谈小学体育课程中的学生自评能力培养[J].新课程学习(中),2013(5).

[2]邹丽辉.浅析小学体育课中创新能力培养[J].教育,2015,000(016):P.221-222.

[3]范郑佳.浅析小学体育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体育时空,2016,000(004):69,71.

[4]赖朝勇.小学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浅析[J].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000(012):P.173-173.

猜你喜欢
能力培养课程改革小学体育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