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将详细介紹初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审美能力的必要性,并提出合理打造教学情境、使用多媒体技术、增设音乐教学活动及加强审美感受四项改善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具体实践。在开展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初中教师需科学运用多媒体技术,改善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而提高其音乐鉴赏力。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初中音乐教学;审美能力
前言
审美能力通常包含感受力与鉴赏力,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已广泛应用在初中多项学科中,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多项观念开始发展的时期,而音乐教学对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观念有着促进作用,教师应将音乐教材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使学生的审美能力获得提升,并促进其全面发展。
一、初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审美能力的必要性
教师在开展初中音乐教学时,极为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其原因在于,其一,审美能力可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当前时代物质生活已极大丰富,但个人的精神世界却急需充盈,作为非视觉性的艺术,音乐作品可有效改善人们的精神世界。初中学生正处在各项观念需要建立的时期,丰富精神世界,有助于提高其综合修养。其二,审美能力还增强学生的个人素质,由于审美能力包含着鉴赏与感受能力,当学生的内在情感更为丰富,且对艺术的鉴赏能力提高时,会提升其对美的理解,个人素质也会获得相应改善。其三,审美能力还能改进学生的日常生活,在日常生活中,若学生拥有较高的审美能力,会在生活中领悟与感悟更多美,并会对美形成追求,乃至创造,进而产生审美乐趣,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对音乐或艺术的理解。
二、多媒体技术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改善学生审美能力的具体实践
(一)营造教学情境
为改善初中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时,可运用多媒体技术营造教学情境。由于不同的音乐带给人的感受并不相同,比如听到跳跃性音乐,人们的心情会显得欢快,而略显低沉的音乐,人们的感受会较为忧伤,因此,在设计教学情境时,教师应选择正面、积极的旋律,使学生的情感体验更加,并在课程中发现音乐的美,进而净化其心灵,增加其对音乐作品的感悟力。具体来说,在教授《渔舟唱晚》时,教师可利用舒缓的音乐引出该歌曲具备的情感,并以视频播放的形式使学生看到了该歌曲的画面,其内心会变得更加安静,同时,教师还能借助音频中的古筝独奏,提高学生的乐器鉴赏力,通过作品中的或平静、或激荡的旋律,使学生陷入该音乐情境中,有助于改善其音乐的感悟力与鉴赏力,进而增强审美能力[1]。
(二)采用多媒体技术
使用感官接受多种信息,对学生效果帮助较大,在实际教授的过程中,初中音乐教师应将多媒体技术与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结合,在教授其音乐知识的同时,增加学生的参与感,使其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中的内容。教师在传递音乐作品时,需突出该作品中的重点内容,启发其想象力。促进其艺术思维的发展。在运用多媒体技术的过程中,教师可适当采取留白的策略,加深学生的探究与思考力,进而改善其审美能力与艺术想象力。
例如,某初中音乐教师在传授《大海啊,故乡》一课时,借助多媒体技术,播放著名的小提琴独奏曲,即《思乡曲》,通过图片与旋律的展现,学生已了解到该歌曲中存有的特殊思乡情感。此后教师播放《大海啊,故乡》,学生对该作品的理解也更为清晰,依照相关旋律图谱,学生在掌握其唱作规律后,进而对该作品的风格有了一定了解。
(三)开展教学活动
初中音乐在实际教学时,学生不仅要拥有鉴赏美与感受美的能力,还要在音乐中获得较好的享受,因此,教师需根据音乐教材内容与学生们的特点,适当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改善其审美能力。比如,教师在教授小调歌曲《无锡景》前,可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去查询与之相关的音乐背景故事,并总结出该作品的结构特征。在课堂上,教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经小组讨论交流后,派代表汇报其当前的学习情况,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该音乐的旋律,学生们则画出旋律线。此后,教师采用电子琴伴奏,将其错误的节奏与音准纠正出来。为增加学生的音乐知识,教师介绍与播放了多种版本的《无锡景》,加深其对该作品的印象。
(四)培养审美感受
当前在开展音乐教学时,多数初中学校都配备了相关乐器,如手风琴、钢琴、口风琴与竖笛等,由于多数学生属表现欲强、活泼好动,教师可通过登台表演的形式将音乐作品展现出来,增强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对于学生的即兴改编与创作,教师需予以适时鼓励,改善其对音乐作品的创造力与审美力[2]。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学生可了解到多项乐器的使用方法,并及时记录。教师需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安排对应的乐器小组,如手风琴小组、长笛小组等,并组建起多个小乐队,通过各声部的配合,使该音乐作品更加丰富,感受也更为强烈,并打造出良好的音乐氛围,从而真正形成多种审美风格,提高学生鉴赏音乐作品的信心。
例如,某初中音乐教师在教授音乐作品时,如瓦格纳的《婚礼进行曲》其采用了多种乐器进行诠释,提升了音乐作品的感染力,学生们也感受到了乐器的作用,并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乐器学习,提高审美能力的同时,对音乐作品的感受也逐步加深。
总结
综上所述,运用音乐教学可有效改善学生的审美能力,并促使其增加修养、陶冶情操。基于音乐教育的独特属性,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在了解学生心理与生理特点的情况下,使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其学习与探索音乐的兴趣,收获到美的感受与美的启发,在加强其审美能力的同时,提高其综合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陈上伙.关于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30):210-211.
[2]祝伟.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基础教育研究,2018(24):89-90.
作者简介:
谢抒语,1985年1月,女,浙江宁波人,本科,高级教师,初中音乐教育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