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大伟
【摘 要】 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是新型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不仅是心理健康教师的任务,学科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积极心理教育,也是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形式。本文探讨了在科学教学中渗透培养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主要策略和具体方法。
【关键词】 小学科学 心理健康 积极心理品质
小学科学课程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在科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下面,就如何在科学教学中渗透培养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进行探讨。
一、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主要内容
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首先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理论,确立了六大美德力量24种积极人格特质。在我国,孟万金教授等学者先后研究发布了《中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和《中国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在后者中将中国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重新整合为六个维度13项品质,即认知维度(创造力、求知力)、情感维度(爱、友善)、意志维度(执着、真诚)、律己维度(持重、宽容、谦虚)、利群维度(合作力、领导力)、超越维度(感恩与理想、幽默风趣),比前者中合并减少了2项特质。
二、科学教学中渗透培养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主要策略
1. 挖掘教学内容
小学科学的课程内容和课程目标里隐含着一些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成分,如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使学生形成乐于与他人合作的科学态度,使学生具有创新意识、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等等。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注重积极心理品质方面的渗透,让学生在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同时,自身的积极心理品质也得以发展。
2. 创设和谐环境
教师应设法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利用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各种手段,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探究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使学生养成乐于探究、乐于学习的品质。
3. 优化探究过程
教师要充分优化科学探究活动的每一个过程环节,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合作探究,从而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学生学会总结和反思,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积极体验,发展坚持、合作等积极心理品质。
4. 改善评价方式
教师应重视过程性评价,重视学生自评和互评,使学生对学习的目标、方法、效果有清晰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洞察力、真诚等积极心理品质。
5. 亲身示范引导
教师应培养自身良好的积极心理品质,在教学中平等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展现出自身真诚、热情、友善、宽容、谨慎、幽默等积极心理品质,为学生做好榜样示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三、科学教学中渗透培养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具体方法
孟万金教授的研究表明,我国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总体水平良好,但也有一些积极心理品质需要加强:创造力、真诚、友善、领导力、宽容和心灵触动(融入感恩与理想),特别是领导力和友善中的“社交智力”方面。
1. 创造力
“创造力”包含24种积极人格特质中的“创造力”“开放思维”和“洞察力”。科学技术课的主要是设计制作类的活动,要经过明确问题、确定方案、设计制作、改进完善一系列环节,发展探究能力的同时,创造力品质也得到了有效地培养。
2. 真诚
在科学教学中,非常重视学生互相评价的作用。有些高年级的学生开始在意自己的“面子”,别人给予自己不好的评价时,表现得非常不高兴甚至恼羞成怒。久而久之,同学们对这样的学生进行评价时,就不会认真评价,评价浮于表面甚至做出违心的评价。教师发现这样的苗头时,应该及时给予引导纠正,让学生做到实事求是、实话实说、不要怕麻烦,被评价的同学也要虚心接受别人的评价,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3. 友善
“友善”包含24种积极人格特质中的“善良”和“社交智力”。合作学习是科学课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协作、互相帮助。如有的学生动手能力较弱,完成探究活动相对困难。这时,其他同学不应取笑他,而是应该积极关心他、帮助他,帮助他树立信心,慢慢锻炼,逐步地增强自己的能力。
4. 领导力
领导力是培养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另一个重点。在合作探究过程中,每个小组都需要一个组织者。好的组织者在组织探究活动时,能虚心听取组员意见,意见不一时积极进行协调,这样才能得到每一位组员的信任和支持,才能顺利完成合作探究活动,达成合作学习目标。轮流担任组织者的角色,有助于充分地锻炼培养学生的领导力。
5. 宽容
学生容易因一些小事而争执,教师要教导学生换位思考,促使学生学会宽容。能正确对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能原谅他人对自己“冒犯”,就是宽容。宽容的培养更多地依赖教师言传身教的影响。
6. 心灵触动
“心灵触动”是中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中的15项品质之一,包含24种积极人格特质中的“感恩”和“审美”,在中国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中与“信念与希望”整合为“感恩与理想”。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延伸,把感恩与审美渗透其中。
综上所述,科学教师除了科学课程目标的达成,也要积极进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渗透培养,将学科教学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深度结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積极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和谐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孟万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奠基幸福有成人生[J].中国特殊教育,2010(11):3-8.
[2] 乔金石.如何培养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积极心理品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3):41.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青少年生命与安全教育系统工程建设的深化研究》中教师小课题《小学科学学科中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实践研究》的课题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