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
初读弗洛姆的这本《爱的艺术》时,我是带着疑惑的:为何将爱称之为一种艺术?爱好像是人生来的一种本能,它复杂多变,我们无法准确表述它,努力追寻也探索不尽它真正的意义。读完此书,感到弗洛姆精准纤细地描绘出了“爱”的模样,为“爱”这种艺术形式给予了多维度的解释。这些文字好像一个神秘的通道,让我在无声之中感知到了爱的独特与广博,以及爱对于我们每一个人的重要意义。
弗洛姆在全书的章节布局上考虑极其周密,从爱的理论到爱的实践的构架,从爱的要素、成熟的爱到神爱、母爱、父爱、自爱及性爱的多角度阐发,无不体现了其对社会、对人性的洞见与缜密的思考。弗洛姆作为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是一个“弗洛伊德的马克思主义者”,他把精神分析的理论糅合进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论,创立了以关于人的处境的学说为基础的人本主义精神分析,关注现代西方人的困境及精神危机,这一点无论是在他极为著名的《逃避自由》《论健全的社会》《精神分析与宗教》,还是《爱的艺术》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弗洛姆分了四章来讨论爱——《爱是一门艺术吗?》《爱情的理论》《爱情及其在当代西方社会的衰亡》《爱的实践》,从定义到实践,全方位地对爱这门艺术进行辩证的讨论。
弗洛姆在书中写道:“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我们在这一生中都在寻觅着爱,却常常走入了迷宫,深陷无力和沮丧之中。
正因如此,爱这种无法轻易驾驭的情感,才需要我们去不断学习,探索其真谛。也如同弗洛姆在本书的第三章《爱情及其在当代西方社会的衰亡》中揭示的那样,我们处在一个充满消费主义利益交换的现代社会中,我们适应着商业运作的快节奏,适应着需求和满足需求的消费。“世界只是为了填饱他们的肚子,就像一个巨大的苹果、一个巨大的酒瓶和一个巨大的乳房,而我们是婴儿,永远在期待,在希望,却永远是个失意者。我们的性格努力地适应进行交换、接受和消费的要求。所有的一切——精神的和物质的东西——都成为交换和消费的对象。”
然而,爱不是一种标准化的消费,不是我们用来交换的筹码和资本,爱的目的不是谋求利润。弗洛姆在书中写:“在无数宣传美满婚姻的文章中,一对毫无摩擦的伴侣被奉为是理想的结合……所有这一切无非是表明这两个人的关系如上了油一样毫无摩擦,但这两个人一辈子都会互不了解,永远达不到‘中心关系,而是相敬如宾,只是尽力使对方舒适而已。”
这样的爱情和婚姻概念实际上是强调保护自己免遭不可忍受的孤独感的侵袭。在“爱情”中,人们终于找到了避风港。两个人结成用以反对全世界的同盟,却把这种两个人的自私看作爱情和信仰,看似拥有和谐美满的爱,实质上只是为了抗拒自身的孤独感,假借爱情的名义互相利用的自私而已。这样的存在都不是爱,只是一种虚伪的善意。爱不是一个单纯的对象问题,是相爱双方的一种共同分享、共同成长的过程,要想真正领略爱的要义,我们就必须明确爱情本身的重要意义。
在弗洛姆的观点中:“爱是一种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情绪,是人内心生长的东西,而不是被俘虏的情绪。一般说来可以用另一个说法来表达,即爱情首先是给而不是得。”他否定了三种对“给”的解释:放弃、交换关系、自我牺牲。这些都是非创造性性格的表现。而真正的爱情的“给”是力量的最高表现,能够让自己的生命力得以释放。同时他也强调爱一个人要尊重对方,爱一个人不是希望对方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而是去接纳他原本的模样。“给”的同时不计较“获得”:“如果我爱他人,我应该感到和他一致,而且接受他本来的面目,而不是要求他成为我希望的样子,以便使我能把他当作使用的对象。只有当我自己达到独立,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独立地走自己的路,即不想去控制和利用别人,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尊重对方才成为可能。”同时,弗洛姆还指出:“他给并不是为了得,但是通过他的给,不可避免地会在对方身上唤起某种有生命力的东西。因此他的给同时也包括了使接受者也成为一个给的人,而双方都会因为唤醒了内心的某种生命力而充满欢乐。”不仅是爱情,母爱、父爱等一切爱的表现形式,都不是单方面的付出,而是双方都共同参与。
读此书时,我也在跟着弗洛姆探索关于爱的价值,尽管距離弗洛姆写作《爱的艺术》已过了半个多世纪,但是人们的精神仍旧孤独迷茫,像被囚禁在摩天大楼渴求自由,仍有着现实指导意义。探索爱的艺术也是探索自我的价值,探索着我们生而为人的意义。对《爱的艺术》的阅读,印证了卡尔维诺对于“经典”所下的定义:“每一次重读经典,就像初次阅读一般,是一次发现的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