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
近日阅读了黑塞的小说《在轮下》,这部小说带有自传性质。
黑塞年轻时先是在拉丁文学校学习拉丁文,为一年一度的“邦试”做准备。后來“邦试”成功,顺利跨进神学校的窄门。然后又辍学离校。离校后,先进工厂当学徒,再去书店做伙计。最后才如他所愿,潜心文学研究和写作事业。
《在轮下》中的主人公汉斯走的正是黑塞那条路。只是小说中的汉斯在辍学后,当上学徒工不久,便被黑黝黝的河水无情吞噬。而黑塞,自1923年起,就隐居在瑞士南部的一个偏僻小村,远离尘嚣,安静创作,孑然一身,孤独到老。
《在轮下》描写了汉斯为了“邦试”紧张地备考,然后考取神学校的经历。汉斯就如同上紧发条的玩偶一样认真学习着,活着仿佛只有这一个目标,以至于在考上神学校的暑假,原本可以充分玩乐的他仍每天学习四个小时以上的拉丁文和数学。在神学校读书期间,汉斯认识了海尔纳,和汉斯不同的是,海尔纳生性倔强而自由,海尔纳对于文学有着异常的感知天赋,两人性格迥异却成了密友,而经历种种后海尔纳因为逃学被开除,汉斯则因为身体原因选择退学回到家乡当起了钳工。在小说中黑塞是这样描写的:
于是这个早熟的少年如今在病中经历了一次非现实的第二个童年。那幼年被人窃走的情操,此刻以一种突然爆发的渴念逃回到美妙朦胧的年代,着魔般地在回忆的森林里迷失方向到处游逛,这些回忆的强度和清晰度也许是病态的。他以不亚于从前真正经历它们时的热情和温暖来重温这些回忆。被骗走和被剥夺的童年像久被堵塞的泉水一般在他内心喷涌。
树被砍掉了主干之后,会在根旁萌发新枝,同样,在患了病和被摧残之后,人的心灵往往会回到春天般的萌芽时期和充满遐想的童年,好像它能在那里发现新的希望,把被扯断的生命线重新连接起来似的。这些根部萌发的枝条虽然茂盛多汁,生长迅速,但这种生命只是表象,它永远也不会再长成一棵真正的树。
汉斯或是海尔纳,两个少年或许是作者黑塞的两个分身,一个痛苦地顺应了时代,一个艰难地反抗着时代,却都只是滚滚车轮下的蜗牛,无力去反抗时代的洪流。汉斯在认识海尔纳之前一直靠学习倔强地活着,努力学习是他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只有努力学习通过“邦试”进入神学校然后为国家工作这一条笔直的路等待着他。而当他认识海尔纳之后,身体里有一部分觉醒了,汉斯开始从不同的维度看待此刻的生活,从而才感觉到痛苦击溃了身心。小说里写道:
现在汉斯的思考和梦幻都在这早已疏远了的世界中浮动着。他从巨大的幻灭和绝望中逃进过去的幸福时代里。那个时候还充满了希望,而眼前这个世界,看起来有如魔法的巨大森林般,林中有缀着宝石的城堡,充满了危险和神秘。他只向这个恐怖的世界里迈进了一小步,可是在奇迹出现之前他就已经感到疲倦了。现在他又再一次站在昏暗的神秘入口前,可是这次只是带着冷漠的好奇而已,因为他已经被摒除在外了。
故事的结局无疑是悲剧,无论是被河水夺去生命的汉斯,又或是被学校开除的海尔纳,两人都是背叛了旧时代教育制度的少年,都沉默地被生活所吞噬。历史的车轮就这样碾过了一代又一代人,于是人类就一样地创造着周而复始的历史。
“只是不可以泄气,一泄气就会被压在车轮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