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军
清河街道毛纺南社区。
如果想一睹社区治理成效,不妨将目光投向北京北五环外的清河。
农田消失,高楼矗立,人口稠密,“倒挂”严重。清河,成了典型的城乡接合部,来来往往的居民里,有互联网企业的高科技人才,有国营企业退休职工,也有农民和北漂。
2014年开始,海淀区清河街道与清华大学课题组合作,开启社区治理创新试点,由专家引导居民广泛参与,推动城市更新。清河实验成为“专家参与社区治理模式”的有益探索。
2014年6月清河实验启动后,专家在社区进行比较调研,没有预设选项,也没有标准答案。无论是在高档社区橡树湾、单位转型社区毛纺厂,还是在外来人口聚集的阳光南里社区,大家惊奇地发现,“邻里守望相助”是人们首先想到的理想社区特质,其次是环境,最后才是设施条件。
清河实验的启动,对推进基层社区治理产生了积极影响。
毛紡北社区一保安随手捡起垃圾。
橡树湾社区设有宠物便袋。
阳光社区废旧轮胎花盆。
阳光社区三角地文明公约。
社区内的垃圾回收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