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中断桩的应对措施探讨

2020-01-13 00:56:51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0年9期
关键词:孔底断桩清孔

王 春

(忻州市交通运输局,山西 忻州 034000)

1 钻孔灌注桩断桩的主要原因

1.1 气堵

气堵即是在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下落的速度与导管排出空气的速度不协调,无法及时排出导管中的空气,堵塞导管,造成混凝土在管内形成压缩空气柱。

1.2 堵管

堵管作为引起钻孔灌注桩断桩的主要原因,如果混凝土搅拌不均匀、石料粒径与规定要求不符,延长了混凝土凝固的时间,导致混凝土堵塞导管,或者是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造成的堵管,从而形成断桩。

1.3 脱管

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一旦标高设计不当,已浇筑的部分混凝土超出标高,就会引起“拔、脱、提、漏”,引起夹层断桩。其中脱管的现象在混凝土凝固的后期较为常见,主要是因为混凝土沉淀物过量,在测量的过程中,无法准确判断出混凝土面与泥浆沉淀物,造成计算失误,降低了混凝土浇筑的精确度,引起断桩。

1.4 埋管过深

埋管过深主要是指导管埋置超过设计标高,降低了浇筑混凝土的流动性,增加混凝土与导管内部的摩擦阻力,使得导管无法拨出,甚至是螺栓拉扯断裂,造成夹层断桩。

1.5 清理残留

清理残留是指在钻孔灌注桩施工前,工作人员清孔不彻底,没有及时清理孔内的沉渣,导致混凝土在灌注的过程中与孔底混合在一起,影响到混凝土的凝固性能。

1.6 孔内坍塌

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如果工作人员没有做好孔内的加固工作,加上孔底存在不良的土体,势必会引发孔内坍塌,造成钻孔灌注桩断桩,不仅增加施工成本的投入,还降低了工程施工效率,甚至是返工。

2 解决钻孔灌注桩断桩问题的应对措施

2.1 严格控制混凝土下落速度

为有效解决导管气堵现象,工作人员必须使用润滑液涂抹导管内部,检查各导管内径,是否大小一致。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禁止中途停止浇筑,以确保混凝土的流动性。此外,为了避免因下落速度引起气堵,还需控制混凝土下落速度,坍落度尽可能控制在18~22 cm内,选择粒径为0.5~3.0 cm的卵石作骨料,增加浇筑的稳定性。必要时,可适当增加缓凝剂,延长混凝土凝固的时间。

2.2 加强堵管的处理力度

针对堵管引起的断桩问题,施工人员需要严格按照规定要求配置混凝土配合比,确保混合料搅拌均匀,以减少堵管发生的概率,避免发生断桩。此外,对于已经出现断桩的位置,且混凝土还未凝固时,需及时清理导管的混凝土,然后采用测锤对已浇筑的混凝土顶面位置进行测量,计算漏斗与导管容积,紧接着将导管放置到已经浇筑混凝土顶面距离10 cm的位置,放入球胆,方可进行灌注。

2.3 仔细检查导管接口

为有效解决导管脱落的问题,工作人员需要加强对测量精度的控制,严格区分已经浇筑的混凝土与泥浆沉淀物,降低计算误差的发生率。在安装导管前,需要及时检查导管的密封性能,确定导管连接符合规定要求,然后使用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实验的方式进行检测,一旦发现导管脱落,必须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在实际安装导管时,需严格控制导管底端到孔底的间距,尽可能控制在0.3~0.5 m内。并且在拨出导管时,需专人指挥,以免导管拨出的过程中发生断管。

2.4 依据规定要求埋管

对于导管的放置,在作业前工作人员需对导管进行测试,确定无漏水现象,并检查接头位置橡胶密封垫圈与导管加工的质量,提升密封性能的可靠性。在放置导管时,对于内径为200 mm的导管,初次浇筑混凝土时,埋深控制在1.2~2.0 m内,连续浇筑埋深为1.5~4.0,到达桩顶部浇筑时,埋深控制在0.8~1.2 m内。对于内径为230~255 mm的导管,初灌埋深为1.0~1.5 m,连续灌注埋深为1.5~3.5 m。若内径为300 m的导管,在初灌的过程中,导管埋深为0.8~1.2 m,连续灌注埋深为1.2~3.0 m,桩顶部灌注埋深为1.0~1.2 m。

2.5 做好清孔工作

对于钻孔灌注桩的清理,工作人员需要采用泵吸反循环的方式进行清孔,及时清理地层钻孔中的粗砂和卵石,然后通过泵吸正循环的方式来清理高粘度泥浆,必要时,可适当增加泥浆泵的流量,及时清除砂石,确保孔底干净、无杂物。例如某高层建筑桩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桩基地质层底部是中砂砾层,厚为8 m。

为避免因清孔不彻底引发断桩,工作人员需将桩底淤积的粗砂清理干净,然后使用水泥浆进行置换处理。此外,为加大清孔频度,避免埋钻事故的发生,施工人员还需依据清孔的顺序,将钻头放置在距离孔底18.5 m的位置,通过泵吸的方式进行清孔,连续清孔30 min,待到中粗砂沿着钻杆与孔壁排出后,使用Na2CO3与聚乙烯来增加PH值,分散孔底的土颗粒,从而确保泥浆的使用性能。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情况的过程中,需要安排专业人员统计清出的中粗砂,在清孔6 h后,待到泥浆变成白色,即可停止清孔。

2.6 专人监管水头,防止坍孔

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安排专业人员负责观察孔内的施工水位,确保护筒周围无渗水情况。如果在水中进行钻孔灌注桩施工时,因河流汛期的影响,工作人员还需密切观察河流水位,一旦发现水位差异明显,需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确保孔内水头的高度。对于坍塌的位置,必须改善泥浆性能,加高水头后进行钻孔。而对于护筒内的坍孔,应通过护筒跟进和下内护筒的方式来处理。一旦完全坍塌,工作人员必须回填钻孔,然后使用粘土、纯碱与水泥混合搅拌,填入到钻孔内部,并高出2~4 m,避免断桩范围进一步扩大。

3 结 语

综上所述,结合当前我国公路工程桥梁建设情况来看,钻孔灌注桩技术身为建设活动中的重要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仍会出现断桩等质量问题,施工人员要针对此类施工问题进行提前预防,避免发生灌注桩断桩从而影响工期和资金浪费的现象,这样才能确保公路工程桥梁项目施工顺利进行。

猜你喜欢
孔底断桩清孔
钻孔灌注桩基础“断桩”的成因与应对探讨
建筑与装饰(2021年6期)2021-04-03 05:43:06
浅谈旋挖机成孔水下混凝土灌注桩中二次清孔的重要性
基于数值模拟的上向扇形孔孔底距优选研究
中国钨业(2018年4期)2018-11-02 03:30:46
钻孔灌注桩泥浆上返流速对清孔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
建筑科技(2018年6期)2018-08-30 03:41:08
浅谈内孔孔底精整创新技术
钻孔灌注桩技术在水利施工中的运用分析
运用高压注浆法处理灌注桩断桩
冲击成孔灌注桩桩底零沉渣施工方法
山西建筑(2016年27期)2016-04-06 19:50:20
砼灌注桩避免断桩的措施
河南科技(2014年14期)2014-02-27 14:12:00
钻孔灌注桩断桩事故原因分析与处理策略
河南科技(2014年4期)2014-02-27 14: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