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光辉
(河南省水利第一工程局)
水利工程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是保证社会稳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一般而言,作为一个工程项目,水利工程主要是合理调度水资源,有效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引导施工人员,将水利工程做好,并将养护工作做好,以此充分发挥水资源经济效用,促进水利事业和经济建设的发展。
在建设水利工程时,要时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合水利工程,提升社会效益。在生活饮用水和农业生产中一般需要运用小型水利工程,服务对象一般是农民,社会效益也会得以实现。
水资源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伴随水资源的缺乏和污染情况,尤其是水灾害的发生,也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政府部门对水利工程进行合理、科学的设计,可有效预防水灾害,在建设水利工程过程中,统筹和利用好资金成为工程人员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应该对水利工程施工进行合理安排。不同的地区,环境和水资源差异也较大。部分地区缺乏水资源,居民在用水和吃水方面都存在困难。但是有些地区有较多的雨水,洪涝灾害情况随时可能发生。所以要统筹管理,保证高效率开展水利工程,解决居民用水难、吃水难问题,并要对自然灾害进行有效预防,保证经济和社会和谐稳步发展。
经济管理在水利工程中实施现阶段仍以施工成本得以降低为主要目的,但是水利部门并不重视运作模式的实施,并且传统模式无法适应经济体系变革,对水利工程进步和发展也造成了阻碍。经济管理没有一个完善的模式,施工成本不但没有显著降低,而服务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降低。传统管理模式具有片面性,经济管理功效难以真正发挥。
水利工程的一个特点是施工复杂,需要较大的资金量,工期较长,因此,回收资金较慢。基于此,在经济管理实际实施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缺乏资金的情况。水利工程大部分均为公共服务性质,因此,政府拨款为主要资金来源,难以回收。
要想将经济管理做好,需要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和管理知识较强,且要制定出前瞻性经济决策。所以,在水利工程中从事经济管理的人员要具有较高的专业性。但是,在经济管理工程中,工作人员却没有满意的实践技能和专业素质,专业知识也没有真正得以发挥,降低了管理效率。水利工程中很多管理人员没有经历过管理教育和专业培训,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遇到问题很难及时解决。因为缺失专业人才,限制了经济管理无法顺利实施,实施效率也不高,阻碍经济发展。
水利工程对施工比较重视,但并不重视经济管理,导致无法高效率地完成工程项目。并且,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随之而来的是经济管理制度和体系也要发生改变。另外,伴随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经济管理也需要不断创新,不断健全经济管理制度,以此促进经济进步和发展。
目前为止,水利工程管理部门在实施经济管理过程中,多数对新的管理观念进行利用,虽然如此,但是管理人员的观念仍较为传统,且根深蒂固,因此,必须促进管理观念的转变,作为管理部门要定期开展培训,组织培训在职人员,聘请专家,培训可采用多种方式,比如交流会、讲座、课程等,促进管理人员管理水平和素质得以提升,同时让管理人员明确若想提升管理水平,必须不断更新知识储备,更新管理观念。
为促进水利工程质量不断提升,管理部门应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构建健全的激励制度和监督制度,协调各个部门,明确职责,针对管理工作较好的工作人员要及时予以奖励,包括精神和物质鼓励,以此提升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另外,可创建系统跟踪平台,如果有安全问题出现,及时处理;除此之外,要加强监督管理工作,管理人员要实时监督施工人员监理、施工、到岗的相关情况,并制定相关质量标准,对施工人员进行监督,保证工程质量。
由于多数水利工程项目具有公益性,难以向社会各界提出融资要求,很多管理部门想加强经济管理,却缺乏资金支持,针对以上问题,资金要通过国家财政来支持,才能将经济管理效用得以最大发挥。另外,政府也需要制定并出台放贷策略,以经济管理情况为依据,适当的降低放贷标准,加强宣传力度,从社会中获得更多的资金,以此加强经济管理,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强化安全管理,促进经济管理理念正确确定,在经济管理中增加安全管理理念,制定安全监督责任制和安全管理制度,促进工作人员的安全性提高,定期开展安全培训,将安全手册发放给工作人员,强化安全意识,并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将发生安全事故的频率降到最低,防止因为发生安全事故导致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受到损害,提升经济效益,促进水利工程发展。
水利工程部门可引进市场化运作方法,提升经济管理操作性,注重细节管理。比如针对水费的收取标准,管理人员要灵活运用市场化管理制度,区分商业、农业、工业用水的相应标准,以此提升经济管理公正性和合理性。
总之,经济管理中应针对存在的不足不断改进管理方法,提升管理水平,促进水利工程事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