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陷证源流考❋

2020-01-13 16:35袁颍超张华敏刘寨华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0年2期
关键词:内经气虚病机

袁颍超,杜 松,张华敏,刘寨华△

(1.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 150036; 2.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 100700; 3.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北京 100700)

“气陷证”是中医诊断学重要的名词术语之一。这一名词术语萌芽于《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时期,经历代医家不断阐发,其含义愈加丰富、明晰。本文试通过对“气陷证”古今文献的系统梳理,理清“气陷证”的历史变迁,同时一窥气陷理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脉络,为中医药名词规范提供坚实的学术支撑。

1 规范名

中文名:气陷证;英文名:Syndrome of qi sinking;注释:气虚升举无力,应升反降,以头晕眼花,少气倦怠,脘腹坠胀,脱肛,胃、肾、子宫等内脏下垂,舌淡苔白,脉细弱等为常见症的证候[1]100-101。

2 定名依据

2.1 “气陷证”之首见

“气陷证”一词首见于1964年程莘农主编的《中国针灸学》[2]354中。此前与之最对应的为“气陷”一词,首载于明·张介宾所著的《类经》中。

2.2 早期“气陷证”内容

“气陷证”属气虚类证之一,多由气虚发展而来。气陷相关概念出现较早,早在《内经》中即多有论述。古代医家在论述“气陷”病证时,多应用“阳气陷下”“毒气陷伏”“邪气陷于内”等名词或短语,至明·张介宾所著的《类经》中,“气陷”作为独立语义的名词首次出现。

中医学中“气”的含义非常广博,因而“气陷”所指病证范围较大。历代医家为准确描述病证,通常将“气陷证”的含义作进一步细分,“气陷证”多以“气虚下陷”“中气下陷”“阳虚下陷”等名称出现。“气虚下陷”指出了气由虚而陷的病机,“中气下陷”强调中气降下太过的证候,“阳虚下陷”则是因阳气不足而致气机沉降太过、升发不及,其他诸如“气陷血崩”“气陷泄泻”等等不一而足。

2.3 “气陷证”的规范命名

1997年出版的国标《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3]1中,用“气陷证”为规范名。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4]161(朱文锋主编)、我国2005年出版的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中医药学名词》均以“气陷证”[1]100-101作为规范名,标志着这一名词被规范使用。

3 同义词

曾称:“脾气下陷证”“脾虚下陷证”“中气下陷证”“气虚下陷证”“气陷下证”“元气下陷证”(《中医证候规范》);“中气下陷”“脾气下陷”(《中医大辞典》);“脾气下陷证”(《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学》)。

4 源流考释

“陷”,《说文解字》解释说:“陷,高下也。”段玉裁注曰:“高下者,高与下有悬绝之势也。高下之形曰陷。故自高入于下亦曰陷。”由此观之,“气陷证”中“陷”应取“自高入于下”之义。“气”在中医学中含义非常广泛,若按生理以人身上、中、下部位来区分,大体分为宗气、中气和元气,此三种气的下陷对应于五脏分别为肺气下陷、脾虚气陷、肾气下陷。此外肝主疏泄,肝属木应春而寓阳气升发之义,因此也有“肝弱气陷”的情况,不可不察。

有关气陷的概念在《内经》中即有萌芽。《素问·六微旨大论篇》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其中明确提出了升降出入是气的运动形式,且是人体生机健旺的必要条件。若气下降太过或上升不及即是气陷,通常是由气虚发展而来。《内经》中有关气不足以及气机失常的论述是后世气陷理论的源头。如《灵枢·口问》中具体论述了“上气不足”“中气不足”“下气不足”引起的诸多症状和经络补泻、针刺取穴等方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中“清气在下,则生飧泻”是李东垣“中气下陷”的立论萌芽;张锡纯据《灵枢·五味》中“其大气之搏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出于肺,循咽喉,故呼则出,吸则入”中“大气”论述,在前人认识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大气即胸中之气,亦即宗气,同时总结了完整的“大气下陷”诊治体系。另外,《素问·举痛论篇》认为“百病生于气也”“恐则气下”,因“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不行矣”。对此,姚止庵在《素问经注节解·举痛论》中注曰:“上闭下胀,抑而不伸,气故下而不上也”,详述了情志因素所造成气下陷的症状以及病机。

东汉·张仲景承继《内经》的大气理论,在《金匮要略》中提出水气病、胸痹心痛、短气的大气病机是寒饮之邪久积胸中不散,伤其氤氲之气,并遮蔽胸中大气,大气不行,营卫不利,阴阳不通;治则为“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其气乃散”,为后世张锡纯创立“大气下陷”理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金元时期,气陷理论有了新的发展。李东垣根据《内经》气机理论,结合时代特点以及个人诊疗经验,阐明了“脾胃为元气之本”的思想。认为“或下泄而久不能升,是有秋冬而无春夏,乃生长之用陷于殒杀之气,而百病皆起;或久升而不降亦病焉”。将气机不利所致的内伤病归纳为两种:一是升发不及而沉降太过,再者是久升而不降。同时又十分重视生长与升发的一面,其针对中气下陷所创立的“补气升清法”和临证常用方剂补中益气汤一直为后世医家所称道。此外,本时期医籍中多有“阳气陷下”的记载,如刘完素在《伤寒直格·伤寒总评》中曰:“病本热甚,热蕴于里,则阳气陷下,以致厥逆身冷或青,而脉微。”并指出若对此真热假寒之证诊治不当则“招其暴害”。成无己亦持此论,其所著《注解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法》曰:“厥深热深,厥微热微,随阳气陷之深浅也。”

明清时期,气陷理论日益完善成熟,突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医籍中所记载的“气陷”种类十分丰富,如脏腑之气、卫气、中气、清气、阳气、毒气等,尤其是提出了“邪气下陷”的理论。《奇效良方·疮疹已出而腹胀》中因“毒气陷伏入里”令儿疮疹出迟、腹胀,以及《奇效良方·疮黑亦有逆顺者》“外有疮疹黑靥者,是毒气陷伏”;《神农本草经疏·卷二》有“误下则邪气陷于内,变为滞下”等。所论疾病大体为痢疾、便闭、脱肛、癃闭、痘疹、疮疡、带下、遗精等,总之由于气之不足不能升提、温煦、固摄,以致邪气内陷所致。另外,明·张介宾所著的《类经》中曰:“大肠与肺为表里,肺藏魄而主气,肛门失守则气陷而神去,故曰魄门。”首次出现了“气陷”这一名词。

第二,明代及以后有关气陷证处方用药的记载十分丰富。《景岳全书·杂证谟》曰:“再若素多忧郁恐思而气怯气陷者,其虚尤可知也。若以此类而用行气开滞等剂则误矣”,提出气陷证的用药禁忌,丰富了《内经》因情志而气陷的理论。张介宾对于“气陷证”的选方用药记载较为详细,如《景岳全书·杂证谟》:“气陷不举而血不止者,宜补中益气汤,或寿脾煎、归脾汤主之”;《景岳全书·散阵》:“阳虚气陷,加升麻……如湿胜气陷者,加防风一钱”;《景岳全书·因阵》:“表虚气陷不起,或多汗者,加黄芪”等。此外,《本草汇言》中以巴戟天“治一切阳虚气陷,似虚似实,逆气不降,清气不升”的诸多病证,饴糖用于“老人泄泻频仍,中气陷下”。《医学入门·六经正病》认为少阳病“禁渗,恐生发之气陷入阴中,只宜和之以小柴胡汤。”《雷公炮制药性解·牛膝》认为:“牛膝引诸药下行……脾虚气陷及腿膝湿肿者,不宜用之。”

第三,清代以气机为主作为专篇论述的医著逐渐增多。如肖京《轩岐救正论·五气图说》中有“宗气陷矣”,萧埙《女科经纶·调经养血莫先于调气论》认为“气陷则血随而下崩”,冯兆张《冯氏锦囊秘录·方脉气滞合参》提出“忧则气陷”,傅青主《大小诸症方论·气治法》提出“气陷,补中益气汤可用”,黄元御《四圣心源·气积》认为若肝木生气不足“故气陷而下郁也”,《素灵微蕴·气鼓解》总结出“气陷于下,则病气鼓”等。

第四,丰富了气陷证的病机认识,除前人认为的中气下陷和阳气下陷之外,《医述》还提出了“肝弱气陷”和“肾虚下陷”的理论,并阐述了用药法则和常用药物。《医述·痢》曰:“脾肾气虚,则气陷下迫……气陷者举之则调。”《医述·杂证汇参》中有:“脱肛一证……肝弱气陷、脾胃气虚下陷而脱者,用摄阴益气,酸苦泄热;老年阳气下陷,肾真不摄者,又有鹿茸、阳起石等,升阳固气。”

第五,增添了气陷证舌脉等诊断方法的阐述。《灵素节注类编·五逆五夺》中有:“热病……病泄气陷,脉应小弱而反洪大,根本虚脱也”,指出热病时根据脉象判断出“至虚有盛候”的病机。《形色外诊简摩·杂病舌苔辨证篇》曰:“其脾胃湿热素重者,往往终年有白厚苔……或因泻痢,脾胃气陷,舌反无苔,或比平昔较薄(尝诊寒湿误服凉剂,呃逆不止,身黄似疸,而舌净无苔,脉象右关独见沉细无力,此脾胃气陷之征也)。”认为“舌反无苔,或比平昔较薄”以及“脉象右关独见沉细无力”是诊断“脾胃气陷”的要点。

民国时期,张锡纯根据前世诸多医家论述和大量的临床实践,总结出大气功能失常的主要病证是“大气下陷”,并系统地阐述了大气下陷证的病因病机、鉴别诊断和治法方药。认为其主要病机为“由虚而致下陷”。《医学衷中参西录·升陷汤》记载:“此气一虚,呼吸即觉不利,而且肢体酸懒,精神昏愦,脑力心思为之顿减。若其气虚而且陷,或下陷过甚者,其人即呼吸顿停,昏然罔觉。”张锡纯在本篇中总结出大气下陷的证候是:“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乎喘。或气息将停,危在顷刻。其兼证,或寒热往来,或咽干作渴,或满闷怔忡,或神昏健忘,种种病状,诚难悉数。其脉象沉迟微弱,关前尤甚。其剧者,或六脉不全,或参伍不调”,创立了4首升陷汤方,分别为升陷汤、回阳升陷汤、理郁升陷汤、醒脾升陷汤,全面整合了前代医家对于大气的论述,特别是大气下陷理论的提出,使得气陷理论的认识更加深入。

此外,《伤寒论汇注精华·辨太阳病脉证篇(下)》:“阳虚气陷,阴独结聚,心下因革更,则为结胸”,深化了张仲景“阳微阴弦”的论述。《中西温热串解·卷七》:“阳明实热,舌苔必老黄色……或胀满不得不下,须佐二术健脾燥湿,否则脾伤气陷,下利不止……若初痢不挟风邪,久痢不因气陷者,升柴不可轻用”,则明确了“气陷证”的具体用药宜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组织出版的中医药学教材中开始出现中医证候分类的内容,1964年6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针灸学》记载了“气陷证”[2]354这一名词。1987年赵金铎等主编的《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使用了“气陷证”[5]20一词。1995年由李经纬等主编的《中医大辞典》中以“气虚下陷”[6]281作为规范名,并将之等同于“中气下陷”[6]237,与之相近的有“气陷血崩”[6]281和“气陷泄泻”[6]2812个词条。1997年出版的国标《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中,用“气陷证”作为规范名,其定义为:“气虚无力升举,应升反降,以头晕眼花,少气倦怠,脘腹坠胀,脱肛,内脏、子宫下垂,舌淡苔白,脉弱等为常见症的证候。[3]1”其后,“气陷证”这一词条的名称和含义成为共识。如《中医诊断学》(朱文锋主编)[4]161、《中医药学名词》[1]100-101等。

总之,“气陷证”这一名词术语萌芽于《内经》时期,但其名称及内涵均不统一,而是多以“气虚下陷”“中气下陷”“阳虚下陷”等名称代替。李东垣和张锡纯分别完善了“中气下陷”和“大气下陷”理论与临床应用的内容,促进了后世医家的诊疗实践。“气陷”作为独立语义名词首次出现于明·张介宾所著的《类经》中。及至现代提出并规范了“气陷证”这一名词术语并一直沿用至今,说明“气陷证”作为中医辨证的规范证名已成为共识。

猜你喜欢
内经气虚病机
基于“取象比类”法探讨肝细胞铁代谢紊乱与肝纤维化中医病机的关联
自拟芪龙头痛汤治疗气虚血瘀型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中医辨证治疗脾胃气虚型胃痛的临床疗效探讨
《内经》“脾(胃)-脑”神识系统的理论滥觞及内涵延伸
高血压脑小血管病的中医病机思辨与治疗及其疗效评价指标述评
推拿配合针刺治疗中风后气虚便秘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脓毒症的病因病机及中医治疗进展
从瘀探讨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中医病因病机
览百年《内经》 集研究大成
——读《黄帝内经百年研究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