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设计中的新技术及新方法

2020-01-13 16:07毛德智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0年11期
关键词:线型公路工程路基

毛德智,肖 苏

(江西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江西 南昌 330013)

1 工程概况

某公路工程全长约85.71 km,按双向六车道标准进行设计,为保证该公路工程的设计合理性与可行性,有必要在设计过程中采用新的技术和方法。现以该公路工程为研究对象,对其设计过程中所采用的新技术与新方法进行深入分析。

2 公路设计对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

2.1 路线设计方面

该段公路的路网比较发达,分布着密集的灌溉设施与电力电讯设施,而且施工和交通保通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工程的拓建标准和原标准之间有一定相关性。基于此,其路线设计基本思路、原则与重点都和新建工程有所不同,在确定平纵线型与参数的过程中,除了要和原线型相吻合,还要保证位置达到精确。在这种情况下,对参数进行计算时不仅工作量很大,而且过程十分复杂,需要通过多次勘察和对比分析才能确定最佳的线位与线型。另外,还要充分利用现有工程,以此减少工程数量与投资。与地形条件充分配合,能有效减少对自然环境及景观造成的破坏。通过对基本线型的灵活使用,科学的应用曲线,保证平面线型的均衡性、圆滑性与连续性,使平纵组合达到恰当,与地形之间良好结合,和周围的自然景观达到协调。经实践可知,在公路工程建成之后,其线型明快,具有良好的视觉诱导,整体保持连续,与景观保持协调,安全且舒适。

2.2 路基路面设计方面

为良好适应地形发生的变化,根据不同段落的水文地质条件和特征,和原有工程良好协调与配套,减少工程费用,确定适宜的路基横断面。路基的横断面可以分成整体与分离两种形式。为尽可能减少干扰,并保证通行能力,确保新旧工程之间良好衔接,应最大限度利用现有工程,通过比选论证,在中间部位增宽0.5 m,使路基的总宽变成26.5 m。针对地形条件比较复杂的段落,考虑到其工程任务较为艰巨,施工时会受到很大的交通干扰,对此要灵活使用分离形式的路基。针对纵坡较大,且平面指标很低的段落,由于其地质条件较差,而且还会受到铁路的影响与限制,所以应采用整体式路基。

在路基设计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地形条件,尤其是通过开挖揭露的典型水文地质条件和特征,据此确定适宜的坡比与分台高度,并制定合理可行的防护措施,同时还要加强新建路基和原路基之间的衔接处理,采取有效工程措施加以解决。

在路基设计过程中,应注重关键地段的防护工作,使现有设施与工程措施能够良好配套。以其中一个路段为例,其挖方边坡的高度相对较大,且土质破碎,有严重的冲刷现象,实际挖方量与废方量都很大。对此,在设计中就制定了全封闭措施,在开挖的同时进行封闭处理,将河道挤移的情况理顺,并对废方进行综合处理,将封、挡、顺、固、排充分结合到一起。

根据现有排水系统及其流向,需在坡顶进行梯形截水沟的合理设置,在挖填边坡平台应设置矩形沟,通过采用急流槽使水排入到边沟当中。对于高填路基,其边缘处的排水应和灌溉设施结合到一起,对于中央分隔带,以平纵线型为依据采用集中排水的方法,按照一定距离对横向排水管进行设置,使水排出路基。在地下水较为丰富的段落,可通过对盲沟的设置来自成体系。

对软土地基进行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软土具有的物理特征及其变化情况,参照原有的处治方法。大量实践表明,采用合理可行的工程措施能有效减小工后沉降。常用的工程措施包括换填、抛填、塑料排水板、增设盲沟、铺设土工格栅或采用桥梁进行跨越等。

路面设计以沥青路面为主,而收费站广场和隧道则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的设计年限确定为15年,每日的交通量为6 400辆,交通量年均增加8%,在设计年限中,各车道累计当量轴次确定为879.66×104次,路面的最大弯沉值为0.382 mm。面层采用厚度为12cm的沥青混合料,基层采用厚度为35~40 cm的水稳碎石,底基层采用厚度为15 cm的级配碎石,路面的总厚度在62~67 cm范围内。对土路肩采用15#混凝土进行硬化处理。

2.3 桥涵设计

在桥梁设计过程中应严格遵循技术先进、经济合理、适用美观与方便施工等基本原则,保证设计的标准化与系统化。为促进预制构件方面的工厂化与标准化,减少施工成本,加快预制的效率,在桥涵设计中需将和原基础形式相协调作为重点,以倒T形或空心板作为首选,这样除了能减少预制的数量,还能防止上部构造产生沉重感。

在桥面体系设计过程中,应重点解决防止桥头跳车的问题,导致桥头跳车的原因主要是伸缩缝。对此,在设计中应优先考虑无缝伸缩缝与多跨连续体系,同时还要对台后填筑及压实进行严格控制,使其满足规范提出的要求。

该段公路沿线内的桥梁以预应力空心板形式为主,在设计中采用了具有很大抗拉强度但松弛较低的钢绞线,对于跨径小于16 m的梁板,设计采用先张法进行施工,而对于跨径超过16 m的梁板,设计采用后张法进行施工,为了降低对预制场地提出的要求,开发出了25 m长预制空心板及其配套施工技术。

2.4 隧道设计

该段公路隧道总长度为680 m,是一条直线隧道,设置单相纵坡,坡度为2.5%,隧道顶部的覆盖层总厚度在2~62 m范围内。该隧道的围岩类别包括三种,分别为II类、III类与IV类。在设计中,需要确定隧道的纵断面、围岩衬砌结构横断面和防排水。对于隧道的计算行车速度,路线计算行车速度设计确定为80 km/h,几何尺寸计算行车速度设计确定为100 km/h,通风和照明的计算行车速度设计确定为80 km/h;隧道的净宽设计确定为13.25 m,包含2条0.25 m余宽,3条3.75 m宽行车道,2条0.5 m宽路缘带和1条0.75 m宽检修车道;隧道的设计交通量确定为80 538辆/日,在高峰时间段,小客车的交通量为5 000辆/h。对于隧道通风,主要采用纵向诱导式,充分利用自然通风,照明设计采用光电式。

3 结 语

综上所述,在公路工程设计中引入新技术和新方法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目前,该公路工程设计工作已经顺利完成,且经检验确认设计合理可行,所用设计技术与方法均合理有效,值得类似公路工程参考阶段,不断提高公路工程的设计技术水平,适应公路建设与发展需要。

猜你喜欢
线型公路工程路基
变化环境下考虑线型不确定性的水文设计值估算分析
湘潭高月塘大桥施工线型监控与合拢策略研究
市政道路路基质检与控制探析
公路工程创新管理思路探索
加权融合方法在船型开发中的应用
软弱路基加固处理设计探究
公路工程CBR试验检测探讨
浅层换填技术在深厚软土路基中的应用
路基换填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实践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常见的『三违』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