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市水务局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2019 年我市河湖长制工作以压实责任、完善制度、提升能力和打造品牌为重点,各级河湖长深入一线踏查河湖,排查并协调解决存在问题,推动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开创新局面,使河海水质持续好转,10 个国省考核断面达标率100%,近岸海域全部达到一类标准。在2019 年度河湖长制工作考核中,我市位列优秀等次。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为更全面更有力贯彻落实河湖长制工作,成立了河湖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领导小组组长,主管副市长担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二是持续顶层推进。按照市委常委会会议要求,由市河长办每月统计全市河流存在问题及解决情况,在市级河湖长的协调推动下均制定了具体措施并逐个解决。三是明确目标任务。按照省河湖长办的具体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下发《秦皇岛市河湖长制年度工作要点》《秦皇岛市河湖长制2019 年重点工作推进方案》。四是强化履职监管。依托省河长制信息管理平台,对各级河湖长履职进行监管。明确专人对各级河湖长进行培训指导,确保全员激活并正常使用。截止2019 年底市级河湖长踏河湖130 次、县级河湖长踏河湖1143次、乡级河湖长踏河湖7641 次。
2019 年6 月5 日,我市组织召开全市河湖长制工作培训暨河湖长制工作推进视频会议,为市县两级河湖长作专题讲座。市总河湖长张瑞书市长主持会议并从促进水质持续改善、严格空间管控、理清环保隐患、加强执法监管、综合保护利用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一是奖励先进,激发动力。安排500 万元对河湖长制工作推进力度大、河湖管理保护成效明显的县区;对河流改善提升较大、群众认可较好的河段(乡镇或街道);对河长制、湖长制工作突出的人员给予奖励。二是惩戒警示,督促履职。由于踏河巡查工作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造成饮马河污染物超标,对两名河长进行了问责。三是奖补基层,增强保障。为推动基层河湖长更好的履职尽责,根据市领导批示要求,市财政按照每人500 元的标准,共安排92.85 万元奖补村级河湖长。
一是提升技术力量。市河长办采购了11 台无人机分发给各县区河长办,并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利用无人机巡河优势,对河流末梢及隐蔽性建筑开展排查,进一步加强发现河湖问题的能力。二是提升工作能力。2019 年11月组织各相关市直部门和各县区河长办人员参加河海大学组织的河湖长制工作培训,分享交流了河湖长制实践经验和生态美丽河湖建设的有效做法。
经过各县区反复排查,全市列入2019 年河湖“清四乱”台账的问题共107 处,其中,乱占问题38 处;乱采问题9 处;乱 堆问 题37 处;乱 建 问 题23 处。截止到2019 年11 月底,全市已完成107 处问题的清理整治任务,乱倒乱排、乱采乱挖、乱围乱堵、乱占乱建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实现了水域无障碍、堤岸无损毁、沿岸无违建、河湖无垃圾的目标。持续开展“飓风行动”,建立网格式监管方式,采取定期巡查、突击检查等灵活多变的监管模式,严厉打击非法采砂行为,全年共查处非法采砂案件12 起,其中移送公安机关刑事立案3起,罚没6.25 万元,基本杜绝了大规模河道非法采砂行为,河道采砂整治达到了近年来最佳状态。
对市域内滦河、青龙河、戴河、汤河、石河、洋河等16 条主要河流沿岸两侧50m、河流可视范围及水库周围实施绿化,营造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特色经济林,2019 年河流两侧新增绿化面积3.45 万亩,构建成以河流为骨架的水系林网。
研究制定《水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实施方案》等一系列计划方案。深入推进入海河流综合整治,建立水质应急预警机制,编制完成18 条河流“一河一策”治理方案,57 个监测断面水质保障方案,入海河流劣Ⅴ类断面整治工作方案,分流域、分单元治理,分阶段、分批次推进河流水质提升。推进实施“戴河下游生态修复工程”“饮马河下游天然河道修复工程”“饮马河支流沿沟河清淤工程”等3 个重点项目;谋划重点项目23 个,涉及资金22 多亿元,积极破解水污染防治资金瓶颈。摸底排查园区外涉水工业企业71 家,推动园外涉水企业入园。抓好总氮总量控制制度试点,排查整治涉总氮排放66 家企业。深入开展“碧水2019”执法检查专项行动、旅游旺季环境执法、重点行业企业“解剖式”执法和污染源自动监控专项执法等专项行动,出动1264 人次,共检查企业249 家,发现问题企业22 家,立行立改问题15个,依法查处问题7 个涉水环境违法行为。科学开展生态补水,先后从桃林口水库、洋河水库引调生态水6200 万m3,为戴河、新河、饮马河、汤河、青龙河、大马坊河等主要河道进行生态补水,有力改善了河流水生态环境,保证了河流水质稳定达标。
一是收集农村垃圾。全市共建成垃圾焚烧发电厂1 座,中转站17 座,配备垃圾转运车288 辆、保洁电瓶车1039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部实现“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模式,所有县区全部实现全域由专业化公司负责日常保洁,在全省率先实行农村生活垃圾治理PPP 模式。二是处理农村污水。全市完成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11.6 万座。建设污水集中收集或分散式处理设施的村累计达到560 个,实现农村污水有效管控村庄达到724 个。三是管控农业污染。在2 个城市区率先推行化学农药零施用试点工作,全市农药化肥施用量在2015 年负增长的基础上2019 年又分别降低3%、5%。持续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配建畜禽粪污处理设施14 处,累计配建达到1146 处。四是完善城镇污水治理。定期清掏疏通污水管道,加强市政排水设施的维修养护和管理,加大巡视力度,发现问题即时处理。严密监测各污水处理厂进水水量和水质变化情况,及时进行工艺调控,注重检修维护和隐患排查,有效地保证污水处理厂运行安全稳定。
时清霜副省长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来自各省直部门和各市的70 名与会代表共同观摩学习我市河湖综合治理做法与成效并给予充分肯定。
我市共申报7 条河段参选全省秀美河湖,通过省河湖长办问题筛查、第三方现场检查、群众满意度调查、评委投票和网络公示,最终我市戴河和汤河海港区段成功获评全省秀美河湖。
组织开展“美丽河湖、生态港城”摄影作品展,以河湖的秀美风光展示我市美丽生态和河湖长制工作成就。
为更全面更直观的展示河湖长制工作成果,拍摄完成秦皇岛市河长制工作和全市生态河湖概览两部宣传片。
省河湖长办组织《中国水利报》《河北经济日报》河北广播电台、长城新媒体等媒体以“落实河湖长制 打造秀美河湖”为主题,对我市开展宣传采风工作,同时向新华社和《河北日报》供稿,日前已有多家媒体对我市河湖长制工作进行宣传报道。
结合党员志愿服务和“小虎子”队等模式开展护河爱河工作,提高全民主人翁意识。创新推广巡河护卫队模式。海港区从局机关抽调专人成立河道专项巡查工作组,对有多年水利工作经验的员工进行培训,有效保障了巡河治河效果。
全市及各县区深入推进民间河长体系建设工作,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力量,引导全民积极参与。探索建立群众举报(民间河长)、媒体曝光(记者河长)、护河双赢(企业河长)等新模式,强化河道管护领域的社会监督和公众参与。
今年水利部印发《2020 年河湖管理工作要点》,明确“坚持务实、高效、管用”新要求,提出实现河湖长制“有名”“有实”新导向,注入“推进河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新内涵。河湖长制工作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这就需要我们今年要在建立科学规范的体系、完善健全的管理机制、全面高效推动上进一步下功夫。
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实施河湖长制是强化河湖管理体系的一项重要举措。为更好地解决河湖 “有人管、管得住、管得好”的问题,深化网格化管理、规范体系建设是今后开展河湖长制必不可少的措施之一。一是目标导向,理清源头网格体系。为实现末端治理向源头把控转变,推行全流域治理,将治理范围向河流末梢延伸,把所有河流及流域范围内的支流、水库、坑塘、沟渠和湿地,全部纳入河长制管理网格。二是问题导向,明确责任清单体系。按照“组成网络、网中有格、格中定人、各负其责”的原则,绘制问题分布图、责任分工图,明确问题、目标、措施、任务、责任5个清单,层层对接,全程闭合。三是结果导向,建立考核督导体系。组织、宣传、纪检、督查室、河长办五位一体,各执其职,形成巡视、督办、处置、考核、问责环环相扣的网格化动态管理体系,确保河湖长制“有名”“有实”。
随着河湖长制深入开展,困扰河湖的表面问题得到较好解决。然而河湖管理涉及部门众多,外界影响因素多元,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很难形成固化模式,深层次问题解决必须不断创新机制,与本区域社会发展相适应。一是推行河湖长述职会商机制。群策群力,推动“一河一策”问题解决,将河湖长被动履职变成主动担责。二是完善部门联动机制。根据河湖存在主要问题,选定其职能管理部门作为参谋单位,协助河湖长做好协调、督导工作,适当扩大其权限,按照分包河湖特点开展差异性重点工作,其他相关单位根据职能分工,统筹做好河湖生态修复、日常管护及重点监管工作。三是建立健全奖惩制度。以目标考核为重点,强化河(湖)长履职和河湖管理保护成效,组织开展第三方评估,对各县区河(湖)长履职,河湖长制制度落实、河湖存在问题、河湖管理保护成效等进行定量评估与定性评价,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估报告和考核清单,评估情况纳入年终考核结果。进一步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将考核结果纳入干部选拔任用评价指标,同时奖惩并重,充分调动河湖长积极性。
为促进深层次问题解决,必须采取措施全面、高效地落实上级部署。一是科技引领,进一步提升河湖长制管理工作水平。适时组织召开全市河湖长制工作培训会,充分发挥各级河湖长履职效能,使用无人机巡察,推行使用河长云APP 巡河。二是全民治河,引导公众广泛参与河湖管理保护。支持鼓励社会公众和志愿者团体开展河湖保护公益行动,营造全民爱河护河社会氛围。健全完善民间河长体系,持续加强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大力普及河湖水文化,营造全社会关爱河湖、珍惜河湖、保护河湖的浓厚氛围。三是达标管理,不断完善河湖长制工作思路。加强科研攻关,鼓励交流合作,制定达标标准规程。汲取国内外先进经验,推行河湖达标示范管理,打造一批幸福河湖、幸福河段。
我市河湖长制工作正在实现从单一河道治理向流域综合治理、从工程治理向生态治理、从阶段性治理向常态化治理、从政府治理向全民治理的转变。我们将继续学习先进经验,查找问题和不足,努力建设幸福河湖,为打造沿海强市、美丽港城和国际化城市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