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有增
(甘肃省临夏州永靖县盐锅峡镇畜牧兽医站,731600)
羊鼻蝇幼虫病又称羊鼻蝇蛆病、羊狂蝇蛆病。羊鼻蝇幼虫寄生在羊的鼻腔及附近的腔窦内,引起病羊精神不安,体质消瘦和慢性鼻炎为特征的一种病证。本病主要危害绵羊。本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普遍来说8月下旬开始该病较为肆疟,文中就该病的中兽医疗法做一介绍,供大家参考。
羊鼻蝇幼虫长10~12mm,头大似半球形,带黄色。在夏、秋的晴朗天气雌蝇侵袭羊群,在羊的鼻孔内或鼻孔周围产下幼虫,刚产下的第一期幼虫活动力很强,爬入鼻腔并逐渐向深部移行,在鼻腔、额窦或鼻窦内经两次蜕化变为第3 期幼虫,到翌年春天,发育成熟的第3 期幼虫由深部向浅部移行,在患羊打喷嚏时,落入地面或羊粪内变为蛹,然后从蛹内孵育出成虫。由于幼虫在鼻腔或额窦内移行,刺激粘膜发炎、肿胀以至出血,故使患畜出现狂躁不安、体质消瘦、鼻流粘脓涕、呼吸困难等症状。
成虫侵袭羊群产幼虫时,羊只骚动不安,表现摇头,奔跑,低头以鼻端靠近地面,或将头伸藏在其他羊只的腹下或腿间,严重影响羊只的正常采食和休息,使羊只逐渐消瘦。幼虫在鼻腔或额窦内固着或移行时,刺激损伤鼻粘膜,引起粘膜肿胀、发炎或出血,从鼻孔流出粘脓性或带血的鼻液,在鼻孔周围结成痴块,致使患羊出现呼吸困难、咳嗽、打喷嚏、摇头、甩鼻子及狂躁不安等症状。
3.1 百部30g,加水500ml,煎至250ml,每次取药液30ml,用不带针头的注射器注入鼻腔内,每日2 次。
3.2 铁棒七1g,75%酒精和蒸馏水各5ml,混合浸泡3~7 天备用。在角根两侧剪毛消毒,用锥子穿破颅骨后注入上药液各2~5ml; 一般1 次即愈。(《藏兽医经验选编》,172)
3.3 取大狼毒的种子23g 和根23g,贯众60g、野葱25g、马蔺子120g、螺蛳90g、结血蒿500g、花椒600g、防风500g,稍微碾一下,盛入干净的锅内加水10200ml,烧开用微火再熬3 个小时。放置冷处24 小时,过滤,灭菌备用。在患羊的每边角的前外侧、角与皮肤交界处的上方1~2cm 处(大羊约在2cm 处、小羊约在1cm 处)剪毛消毒后,用兽医针灸三棱针自上而下钻1 斜眼(注意钻过角质后,其质地较软,应细心钻,不能出血,直到钻完较软的角质后为止)。钻好后,大羊每边角根注射3ml,共6ml。小羊每边角根注射1.5ml,共3ml。注射时应徐缓注入。一般注射1 次即可达到治疗目的。个别羊在注射后一星期仍有症状者,可再重复注射1 次。
3.4 鲜红花杜鹃叶1500g,白花刺参、地胆草各350g,将白花刺参、地胆草置于铝锅中,加常水7000ml,文火煎煮2.5 小时,多层纱布过滤,将药液浓缩至800ml。调药液至pH5,加4 个新鲜鸡蛋清配成的50%稀蛋清,搅匀加热,过量蛋清凝固,除去鞣质等杂质,用4 层白绸过滤,得透明药液700ml。将鲜红花杜鹃叶置于蒸馏器中,加常水7500ml,浸 泡3 小 时 后 加 热 蒸 馏,取 蒸 馏 液1500ml。混合两种药液,调pH6~7,4 层滤纸过滤,装瓶,蒸气消毒1 小时,密封备用。注射液每毫升含生药1g,绵羊按每千克体重1ml,分成两份在气管两侧注射或颈部肌肉注射,功能清热杀虫。
3.5 阿维菌素,按每千克体重0.2mg 剂量,一次皮下注射。
4.1 羊鼻蝇飞翔季节,用药物涂撩羊弭孔周围,每5 天1 次,可驱避雌蝇,杀死幼虫。
4.2 在羊鼻蝇第一期,幼虫比较集巾,按每公斤体重0.4mg 敌百虫用药,在羊鼻腔内注射,可杀死幼虫。
4.3 有的采用低温、高剂量、短暂吸雾,速战速决的室内气雾法驱杀羊鼻幼虫(窦外一期幼虫),取得了良好效果。在5℃以上条件下,用32%敌敌畏乳剂,药量为每立方米1ml,雾粒5~10 微米,室内喷雾不需密闭)。有效吸雾时间为15 分钟。羊吸雾后,经24 小时,窦外一期幼虫可全部排出。也可以用露天(风力级)喷雾,用80%敌敌畏乳原液,每只羊1ml。温度5℃以上,吸雾时间即药液全量喷出时间。
4.4 用敌百虫内服,每千克体重10~20mg,加水适量,一次灌服;或用5%来苏儿溶液向羊鼻孔喷洒。
4.5 螨净治疗。将螨净配成5%的水溶液,鼻腔喷注,每侧鼻孔内各喷入10~12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