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亚男
(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农业农村局,068250)
某猪场从外地引进仔猪28 头,入圈三天后发现3 头仔猪出现灰白色稀粪、白色粪便情况,且发病猪尾巴、肛门均被粪便污染。几天后又有6头仔猪发病,发病猪食欲均正常,但精神不振,初步诊断为仔猪白痢。文章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猪场仔猪白痢的方法进行了简单分析,具体如下。
仔猪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10日龄到30日龄仔猪而引发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在广大农村散养户中发病率较高。仔猪白痢大多是由于母猪采食污染的饲料、气候及环境骤变、仔猪没有及时吃到初乳、仔猪经长途运输互相挤压受惊、乳头含脂率过高、母猪泌乳量过量或过少、栏舍卫生不良、阴雨潮湿、母猪饲料品质不良或配置不合理等,引起仔猪抵抗力下降,进而引发仔猪白痢。
加强饲养管理是预防仔猪白痢的关键,因此,猪养殖户应从母猪饲养管理、仔猪饲养管理两个方面入手,构建完善的饲养管理措施。
一方面,猪养殖户应避免从有疫情猪场、地区引入种猪。若本猪场已发生过白痢,猪饲养户可以将母猪圈舍、运动场固定,避免无病母猪受感染。同时对母猪饲料品质进行优化,保证饲料搭配合理、营养全面均衡。必要情况下,可以在母猪饲料内添加新型霉菌毒素处理剂,进行预防性脱毒、吸附。而针对哺乳母猪、妊娠母猪,可以每千克添加2.0g 亚硒酸钠维生素E 粉,减少仔猪白痢发生率。在母猪产前一个星期,可以减少精料15.0%,提高青料比例,驱赶母猪充足运动,避免母猪乳汁过于浓稠引发仔猪消化不良。
另一方面,猪养殖户可以根据仔猪生理特点、生活习性,构建一套严格的饲养管理制度。在仔猪未吃初乳前,口服5.0mL 非致病性且可产生肠毒素的大肠杆菌培养物。同时在仔猪出生两小时内让其获得初乳。在仔猪达到三日龄后,可以为其供应充足、洁净的温水,并肌肉注射1.0ml 富铁素、富血来等铁制剂。
临床上对仔猪的治疗主要选择具有清热除湿、泻火解毒作用的中成药或者抗生素。从中医视角来说,根据患白痢仔猪临床表现,结合辨证理论,可以将仔猪白痢划分为寒湿泄泻、伤湿泄泻、虚寒泄泻、湿热泄泻。
3.1 寒湿泄泻型:主要表现为粪便清浊不分、精神沉闷、体温下降、食欲下降等。可以依据散尽寒气、健脾燥湿、分利止泻的治疗原则,选择由桂枝、炙甘草、白芍、饴糖、生姜熬制而成的小建中汤,根据病症适当加入白术、党参、陈皮、茯苓、大枣等药物。或者选择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白头翁2.0g 及燥湿止痢作用的龙胆草1.0g 研成细末后加水50ml 灌服,一天一剂,连续服用三天。同时每天为仔猪灌服5.0ml(8 万~16 万单位)的庆大霉素,每天灌服(或者在仔猪饲料内添加)两次,早晚各一次,连续灌服三天。而针对最早发病且腹泻较为严重的仔猪,应为其腹腔注射2.0%氯化钾(2.0ml/kg 体重),每天注射一次,连续注射三天。一般在用药第二天仔猪精神会恢复正常,体温恢复正常,第三天粪便成形,第四天痊愈。
3.2 伤湿泄泻型:主要表现为精神一般、吃乳正常、排泄次数增加,且粪便呈腥臭味黄白色粘稠状物质。可以依据消导宿食、益气健脾的原则,选择由白术、人参、炙甘草、茯苓熬制而成四君子汤,配合厚朴、山楂、神曲熬制而成的消导汤。同时为仔猪肌肉注射10.0mLg/kg 体重痢菌净,早晚各注射一次,连续注射三天。一般在用药第二天患病仔猪排泄次数会逐渐恢复正常,第三天粪便成形,第四天痊愈。
3.3 虚寒泄泻型:主要表现为脾肾虚弱、先天不足、粪便为无异味且混有未消化饲料的粘稠状,可以依据补脾益胃、温中散寒的原则,将钩藤25g、荆芥25g、升麻25g、防风25g、甘草15g、滑石40g,研成细末,加水送服,或者煎水加入仔猪料食内,每天一剂,连续服用三天。同时为仔猪肌肉注射0.3ml/ 只白细胞介素-2 注射液,一天注射一次,连续注射三天。一般在用药第二天仔猪排便次数会下降,第三天肛门恢复干燥,精神恢复正常,第四天痊愈。
3.4 湿热泄泻型:主要表现为食欲下降、体温上升、精神衰弱、皮毛散乱、粪便呈混有血丝的稀薄状或带有腥臭味的粘稠状,可以依据清热燥湿、和中健胃为治疗原则,选择具有泻火解毒、减慢肠蠕动作用的大黄5g 研成细末后加入20g 菜籽油加热至100.0℃,晾温后加20.0mL 水灌服,一天一剂,连续服用三天。一般在用药第二天后患病仔猪食欲会增加,精神好转,体温恢复正常,排便次数下降且粪便成形,第四天患病仔猪会痊愈。
综上所述,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患病仔猪排粪次数下降,且肛门、尾部干燥,精神逐步恢复正常。由此可知,中西医结合方法可以有效治愈仔猪白痢。根据仔猪白痢病症轻重、发病时间差异,可以选择不同类型、不同剂量的中药,如陈年大黄、白头翁等。配合庆大霉素等抗菌素口服及微量元素注射,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