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杏芹,张启耀,赵文年,何国林
(1.新疆乌鲁木齐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830011;2.新疆乌鲁木齐县畜牧兽医站,830036;3.新疆乌鲁木齐市农业农村局,830063)
包虫病又叫棘球绦虫病,也叫囊虫病,危害严重,致死率高,又被称为“虫癌”,是由寄生于狗的细粒棘球绦虫的幼虫――棘球蚴寄生在牛、羊、猪、骆驼和马等家畜及各种野生动物和人的肝、肺及其他器官内引起的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1]。
狗是包虫病的主要传染源,成虫寄生在狗体内,虫卵随狗粪排出,污染土壤、草地、水源。
细粒棘球蚴绦虫虫卵在外界环境对低温、干燥有很强的抵抗力,能在自然环境下保持感染力1-2年。农牧民在放牧过程中,羊接触被虫卵污染的土壤、草地、水源等,食用被虫卵污染的食物和水而感染。
患病羊早期一般无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右上腹逐渐出现肿块,患病羊长期表现为慢性呼吸困难和咳嗽,患病羊只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停止反刍。叩诊肺部,不同部位伴有局限性半浊音病灶,听诊病灶时,肺泡呼吸音微弱;叩诊肝脏时,浊音区明显扩大,触诊浊音区时,羊表现疼痛[2]。
肉眼观察,肝脏体积增大,肝区触及较硬的肿块,肝脏表面凹凸不平,组织内含有白色颗粒物囊包虫,包虫囊光滑透明,单个或多个附着于肝上,切开较大包囊,有透明包囊液流出,并可见虫体。
在载玻片上滴清洁常水,再用镊子挑取少量肝组织中的虫体放于载玻片上,用另一载玻片按压使其呈扁平状,置低倍显微镜下观察。镜检发现,棘球蚴呈囊状结构,虫体为圆形,内部存有囊液,囊液沉淀后,出现大量包囊砂。
使用人用小型B 超机,B 超检查声像图特征为:囊壁增厚,囊内呈现点状、条状、片状不规则强回声。
包虫病对畜牧业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动物发育受阻,生产性能下降以及脏器废弃。牛、羊等牲畜患包虫病后会造成体质下降、繁殖能力丧失,皮毛和肉品的质量下降,尤其是在冬春季节会引起动物的群发,造成牲畜大批死亡。目前我国11种有蹄家畜中有不同程度的感染,家畜患病给畜牧业生产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据农业部门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推算,全国每年患包虫病的家畜在5000 万头以上,因家畜死亡和脏器废弃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逾30 亿元。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进行的包虫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绵羊感染率76.90%,牦牛感染率58.33%,屠宰厂解剖淘汰畜1058 头,带虫率97.23%。对四川省石渠县7874 头牲畜的调查结果显示,因包虫病感染给畜牧业造成的经济损失达903649 美元。
3.1.1 大力开展包虫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
在农牧地区特别是流行区域大力开展包虫病预防知识宣传,对农牧民尤其养殖户进行健康教育培训,普及相关科学知识,提升农牧民包虫病的防控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建立健康卫生的生产生活方式,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3.1.2 加强犬的管理、定期驱虫
按照“月月投药、犬犬驱虫”的原则,每月定期给狗投药或在狗的皮下埋植吡喹酮长效缓释药棒进行驱虫,降低狗的感染率,对驱虫后5 天内的粪便进行深埋或焚烧等无害化处理,防止棘球绦虫卵污染环境。还可以通过教育限制每户农牧民的养犬数量,采取对母犬进行绝育或对野犬进行捕杀等措施降低狗群数量,教育农牧民对狗进行栓养,不乱喂家畜内脏,减少狗的感染机会。
3.1.3 强化牲畜屠宰管理
有关部门要对家畜屠宰机构进行卫生监督,要求屠宰机构对病变脏器实施高温高压、焚烧或深埋等无害化处理,坚决杜绝乱丢、喂狗,严禁出售,同时屠宰场内严禁养犬,严禁犬进入屠宰场;教育和引导广大农牧民将有病的牲畜内脏做深埋、焚烧等无害化处理,或煮熟后再喂狗。冬春季病死牲畜也要进行深埋或焚烧等无害化处理,防止野犬或野生食肉动物食用后感染发病进一步传播给人和家畜。
每年春秋为棘球蚴的高发期,需对成年羊进行驱虫处理,幼年羊每年进行4 次驱虫,养殖户要加强羊圈的清洁、消毒,对羊的粪便也进行无害化处理,确保羊的生活环境干净整洁,从源头降低各类疾病隐患[3]。
经相关研究报道,目前,治疗羊肝包虫病的药物主要有甲苯咪唑、苯丙咪唑、阿苯达唑、吡喹酮和中药消包丸粉等,均有一定疗效,但被WHO指定为包虫病有效治疗药物的仅有阿苯达唑,并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但阿苯达唑吸收差,而阿苯达唑脂质体具有较好的吸收率[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