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华振
长治市环境监测站(046000)
采样是环境监测的基础性工作,同时也是重要的工作,一般需要24 h 持续性自动化采样。 工作人员需勘察现场环境,确定采样点的具体方位,并保证其代表性。监测点布设一般选用远点分布方式或网格分布方式。 监测点建立之后,工作人员需要确定采样频率,同时对采样误差进行分析,确保采样误差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若误差值超过限定值,则必须再次设计采样点及其高度、尺寸。另外,还需要校对采样设备, 保证所有仪器设备均满足要求,并记录24 h 采样数据, 以保证数据确实可以反映当前环境情况。
环境监测工作中离不开测验。测验方式多种多样,如二氧化硫污染物监测,可采用盐酸副玫瑰苯胺光度法,通过色度测验确定其中含有的二氧化硫浓度。色度对比必须保证空白试纸同试液测算的操作条件全部一致,并规避测验环境温度及酸度对检验结果产生的干扰。 为了保证测验结果的精确度,需严格按照滴定操作流程进行。①必须在静候1~2 min 之后才能读取有关信息;②必须保证滴液垂直滴落,并确保观测者实现同分刻度线位于相同水平面之上;③应选择相同的方式开展重复检验,以保证结果的精确度。
环境监测期间,数据处理技术是辅助工作人员完成各项工作的技术手段,该技术的运用能够使工作人员正确判断样品特征,并为监测数据库的构建提供准确的数据,为后续环境污染治理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样品测验完成,还要进行色谱分析,以确认当前大气污染状况。
1)加强监测单位决策者的质量保证意识。监测单位决策者是否具有质量保证意识,往往决定了最终的环境监测质量水平。 故而,应先从决策者与管理者入手,强化监测质量控制意识。 应定期组织管理者参与绿色发展、生态保护的讲座,帮助管理人员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通过提高管理者的环保意识,促进企业整体环境监测质量的提高。
2)建立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 管理人员需要明确监测的目标,同时根据目标进行相应的规划设计。 不仅如此,还需制订严格的的岗位责任制度,将责任落实到人;建立监管制度,实现科学化管理。
1)强化监测人员的质量意识。 管理人员与上级领导应定期与一线监测人员进行沟通与交流,帮助其解决生活及工作中存在的困难,以激发其工作热情。 同时,企业领导还需要积极向工作人员宣传绿色发展观,使员工明确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帮助其树立责任意识。
2)制订严格的奖惩制度。 工作人员如果能够及时的发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或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应予以一定的经济奖励;相反,如果工作人员的监测质量存在问题,应予以相应的经济处罚。 通过建立奖惩机制,能够强化员工的质量管理意识。
企业应定期开展环境监测有关理论知识及实操的培训活动。 通过定期培训,可以显著提高监测人员整体水平,促进环境监测质量的提升。 结合监测环境的差异,调整培训内容,保证培训工作的针对性。 监测机构应定期举办专业知识竞赛与考核活动,以此引导工作人员自主学习,提高自身操作技能。监测企业必须树立与时俱进的观念,构建网络交流平台,及时将先进的环境监测设备和技术信息公布于企业内部交流平台中,并进行详细介绍。 在网络平台上,进行环境监测技术、设备及方法的普及,同时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技术、操作方面的交流,从而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监测水平。
生态环境保护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也是我国“绿色发展”的关键战略之一。 环境监测工作为生态保护工作提供了数据方面的支持,决定了生态保护工作的有效性,所以其质量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 监测单位应积极构建健全的管理体系、加强监测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及强化培训力度,以提高生态环境监测质量,为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