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哲
陕西中房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710000)
在市政管线工程开挖之前,应当对拟开挖的施工区域进行调查,充分掌握原有地下管线及其它障碍物的埋置情况,结合施工现场的具体环境,重新调整原有管线的位置,实现与拟安装管线的共存。应根据施工实际情况,考虑分段开挖的先后顺序,并选用不同的开挖组合方式。 通常以机械挖掘为主,人工挖掘为辅,避免破坏原有管线。 施工现场应当备有足够的管线材料及接头处理材料,以避免在开挖完成之后, 由于材料不足导致管线施工时间延长,还应当对管道材质进行必要的检测;同时施工现场应当预留足够的场地,以便堆放开挖出的土石方。 这些也是前期调查的另外一项主要内容。
施工作业人员应当对整个管线系统的施工有着明确的认知,对于相关标高进行跟踪复核,严格按照相关技术标准要求进行各个流程的测量放样工作,以求实现施工技术紧跟施工流程。 开挖过程若出现因操作不当而导致原有管道损坏的情况,应当及时予以替换,以免影响正常施工。
在沟槽成型之后, 需对沟槽进行相关检测,将沟槽内部的杂物及垃圾清理干净,避免地基松软导致管线安装完成后出现变形、脱节等情况;特别是大型的过水管道,更应当避免管道接头存在漏水的情况。对于开挖出来的土方,应当进行合理堆放,避免因堆积过高导致沟槽坍塌的情况发生,并根据施工现场实际需要留存部分适合进行回填的土体,以便施工完成后进行土方的回填。若是沟槽底部存在积水等不良情况时,应当及时回填细砂作为施工垫层,并确保积水能够及时排出。
沟槽处理完毕之后,应当及时进入管线安装阶段。 要选用统一标准的管线进行安装,避免因为管线尺寸大小不符而出现管线接头处理时间过长、管线接头松脱等情况。 管道安装前后,都应当对管道内部情况进行检查,避免管道内部存在堵塞、变形等不良情况。 在施工安装过程中,应当随时进行跟踪测量,确保管道的安装高程和定位符合设计及规范等相关技术标准。 采用机械设备吊装管道时,应当对管道进行固定,并在吊装口铺设土工布,避免在吊装过程中损坏管道;在线路安装方面,则需做好线路的保护工作, 避免线路安装过程中出现剐蹭,给运行阶段埋下安全隐患。
管线铺设完成之后,需要进行必要的回填。 下层回填优先选用天然砂石,而上层回填可以考虑采用事先挑选出来的开挖土体。 若下层选用开挖土体进行回填的,应对原有土体进行筛选,土体中含有大石块等容易造成管道破坏; 应当坚持对称回填,并分层进行必要的夯实,条件允许的情况应当优先选用机械设备进行夯实,对于个别无法采用机械设备夯实的段落,则采用人工进行加强夯实,从而保证回填土体的密实度。 对于埋置深度距离地面不足70 cm 的原管道, 可以考虑采用混凝土包裹作为保护层。
检查井是各管道、线路的衔接枢纽;因为检查井多为浆砌结构, 所以应当做好必要的防水处理。线路应当通过各类角架固定在检查井的墙体之上,杜绝线路悬空及泡水的情况。 砌筑用料(水泥砂浆)需严格满足施工技术要求及实验配比要求, 做到搅拌均匀,砂浆填筑饱满。 在此基础上,管道对接的过程中,需要对轴承、套胶圈等细节处进行及时清杂。保证从对口到顶装, 对各个环节进行细致检查,做到每个环节都按照标准规范进行操作[1],从而保证检查井的密闭性。
施工完成之后应当进行管道的闭水试验、线路的检测试验。 在管道调试过程中,需要对无压力管道进行闭水性测试,包括放水管道在内,只有检验达标后才可以进行后续施工,随后进行沟槽回填。在检测试验的过程中,需要按标准对管道进行水压测试[2];应当确保线路能够正常使用并稳定。 除此之外,需要对特殊位置的管线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助施工,部分管线采用包裹注浆的方式进行保护。 如可采用按顺序注浆的方式对多排地下管线进行保护,在具体施工中控制浆液,防止其随意流动,保证浆液在设计的规定范围内流动, 提升防护的有效性、针对性。 这些后续保护,需要技术和质检人员全程监控,保证各项工作符合标准要求,确保管线施工的质量。
在市政工程管线施工流程中,可利用专业控制技术进行管理,对施工中存在的干扰因素进行分析,对相关问题进行预测,并采取针对性处理措施,进而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除此之外,对施工效果进行综合评估,合理控制工程进度,节约成本并提升作业品质。 总之,要重视新技术的应用,全面掌握市政工程管线施工技术和流程,更好地指导相应工作的实施及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