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热力学》课程实施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2020-01-12 16:52
化工时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热力学专业课程思政

苏 文

(天津工业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天津 300387)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了关于全面育人的重要讲话。2018年天津市教委制定了《关于推进新时代天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攻坚的实施意见》,提出“要让每节课程发挥育人价值”的原则,构建以思政必修课为核心,思政选修课、综合素养课、各门专业课“一核三环”的“课程思政”育人机制,使思政教育有机融入高校教育教学全过程。

《工程热力学》是一门研究热能和机械能相互转换规律及热能有效利用的科学,是机械、动力、材料等工科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的学习不仅为学生学习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而且为学生毕业后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参加科学研究工作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而学生毕业后能否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团结协作的意识、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意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在校期间所受到的教育。课程是高校教育学生过程中最小的单元,每一门课程如同一个细胞,每一个细胞健康,人体才是健康的。因此,在《工程热力学》中实施课程思政改革,不仅对工程热力学的教学有积极作用,对其他专业课程思政改革也将有借鉴意义。[1]

1 《工程热力学》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途径

专业课的课程思政要与思政课程同频共奏,形成协同效益,但并不是要求每节课都机械化、教条化地安排思政内容,而是要坚持课程性质不变,适时引进思政元素。正如习总所说,好的思政教育要如同“盐”一样溶入到专业教育之“汤”中。本人在《工程热力学》的课程思政改革中,从以下几个方面挖掘课程的德育功能,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1.1 围绕“四个自信”,培养学生的职业自豪感

课程结合提高热机效率、节能降耗、低碳环保等热工领域热点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全球目前的能源危机以及工程热力学的主要任务(研究热能及其利用)。如在讲述绪论时,可向学生介绍我国在新能源开发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在能源转化及利用方面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如光伏电池年产量已占全球产量的40%以上,引导大学生树立“中国自信”,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将正确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传导给学生。

1.2 围绕“家国情怀”,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课程中结合知识点介绍爱国科学家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如在讲述实际气体状态方程时,介绍浙江大学侯虞钧教授,他1955年在美国博士毕业后回到祖国,与美国科学家合作提出的马丁—侯方程,是世界公认的精确的实际气体状态方程之一。1981年他又独立对该方程进行改进,使之能用于液相及相平衡的计算,取得了系统而有成效的成果。再如清华大学吴仲华先生,曾受聘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1954年毅然回清华大学任教,并于1956年创建我国第一个燃气轮机专业,为我国工程热力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这些事例引导学生认识到职业道德要服从于国家利益,个人价值的实现要建立在国家整体利益的基础之上,使学生树立“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的家国情怀。[2]

1.3 围绕“大国工匠”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讲述活塞式压气机以及朗肯循环等内容时,可结合先辈科学家为获取可靠数据而进行千百次实验的事例,向学生弘扬“大国工匠”精神。当前我国正处于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时期,因此,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一门技术,更要将敬业奉献、开拓创新、持续专注、精益求精等工匠精神的实质内涵融入到课程中,在学生心里埋下爱岗敬业和无私奉献的种子,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担当。

1.4 围绕“责任意识”,提高学习节能减排的使命感

工程热力学是一门研究资源最大化利用的基础技术学科。因此,在许多环节要向学生灌输节能减排的意识。如在绪论中介绍我国目前的能源利用现状:煤炭资源仅可开采90年,石油仅可开采22年,而热力发电厂中,热能有效利用率仅有40%左右,即大部分能量在转换过程中以废热的形式消耗在了大气环境中,如何提高其效率,是国内外科学家不懈的追求。在热力学定律的教学中,可引入提高能量利用率的措施,如再热、回热、热电联产和热电冷联产等,进一步探讨节能的方法和措施,鼓励学生科研应当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应当以解决工程核心技术问题为导向,让科研成果能够快速转化为生产力。再如在讲解热泵循环效率时,可让学生计算分析冬季使用热泵与电炉取暖哪种方式更节能,夏季使用中央空调和分体机哪种更为节能,也可让学生计算1度电所产生的碳足迹,从而了解为何夏季要将室内空调温度调高一些,增加节能的理论依据。在讲解热泵供暖时,还可以引入热点问题“煤改电”工程,以具体的数据说明我国目前的用能状况和用能水平,对环境的影响以及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让学生树立节约能源,合理用能的意识,提高作为一名工科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3]

1.5 围绕“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为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可适当增加综合设计性实验,鼓励并指导学生进行创新性实验,由学生提出创新点和实验方案。还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学科竞赛,如机械创新大赛、节能减排大赛等。学生一般以团队的形式参加竞赛,既加深了对工程热力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4]

总之,《工程热力学》作为一门专业课程,要注重以专业课程知识为载体,充分挖掘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将思政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和实践的各个环节中,使思政教育和专业教育成为一个同频共奏,相得益彰的过程。

猜你喜欢
热力学专业课程思政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了解固体和液体特性 掌握热力学定律内容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热力学第一定律易混易错剖析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