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思芮
(沈阳药科大学,辽宁 沈阳 110016)
脑梗死包括腔隙性梗死、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约占所有脑卒中的70%,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是较为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病,临床表现主要有失语、偏瘫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致残率及致死率均较高。临床用于治疗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的药物种类较多,容易发生药物治疗矛盾现象。因此临床药师应提高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治疗药物的药物分析、药物监护等,从而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作者对1例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用药治疗方案进行评估、监护、指导,旨在协助临床主管医师优化临床用药方案,从而有效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选择本院收治的1例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男性,88岁,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平素应用氨氯地平5 mg,每日2次口服,联合依那普利片10 mg,每日2次口服,血压控制不稳,波动在150~190/90~110 mm Hg;3 d前患者于家中入厕过程中突然摔倒,清醒后自觉左侧肢体活动欠灵,口角歪斜,言语不利,家属急呼120送入本院,急诊查头部CT平扫示:颅内多发梗死灶。遂以“多发性脑梗死、高血压病3级”收入院。入院体格检查:血压176/100 mm Hg,心率78次/分,体温36.5 ℃,呼吸16次/分;鼻唇沟略浅,左侧额纹,咽反射存在,伸舌右偏。胸廓对称,无畸形,双肺听诊呼吸音清,双肺听诊可闻及广泛性干湿啰音;入院后予以内科Ⅰ级护理,予以低盐低脂饮食。完善相关理化检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ST-T轻度改变;血常规示:WBC 5.0×109/L,Hb 120 g/L;凝血因子玉为3.20 g/L,生化分析示:ALD 50 U/L,AST 37 U/L,血肌酐295 μmol/L;心脏彩超+左心功能测定、肝胆功能彩超均未见异常改变;双肾膀胱前列腺彩超示:左肾囊肿伴前列腺增生;胸部DR正侧位示:未见异常;血尿便常规均未见异常。肌力:右侧5级,左侧0级,左侧Babinski征(+),双侧腱反射对称(++),其余正常。MRI检查示:①右侧放射冠、基底节区、额颞顶枕叶急性梗死灶;②脑白质脱髓鞘;③脑内多发腔隙性梗死灶;④双侧大脑前动脉、左侧椎动脉、右侧大脑中动脉局限性狭窄。
患者入院后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血塞通粉针400 mg,日1次静脉输液,40滴/分改善心脑循环;20%甘露醇注射液 125 mL静点,降低颅内压;胞二磷胆碱注射液营养脑细胞;阿司匹林肠溶片200 mg日1次口服抗血小板聚集;泮托拉唑42.3 mg日1次静脉输液保护胃黏膜;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 mg联合依那普利片10 mg,各每日2次口服降压治疗。
协助制定抗栓治疗方案。脑梗死急性期溶栓治疗是较为积极的措施之一;但患者发病后1 d方由家属送至入院,因此不建议临床医师进行溶栓治疗;患者查血凝四项提示凝血因子玉为3.20 g/L,为非高纤维蛋白原血症,因此暂不予以降纤药物治疗。对于抗凝药物的选择方面,一般而言不主张盲目的进行无选择性的抗凝治疗,但该患为来年患者,既往双下肢动脉血栓形成,本次属于动脉血栓斑块脱落引起急性脑梗死,根据指南共识理应予以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但临床药师认为高龄老年患者,足量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有增加内脏及颅内等组织出血风险,建议予以风险相对较小的拜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治疗;因患者具有多重出血风险,予以剂量调整为200 mg日1次口服;管床医师听从了临床药师的合理建议。
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因梗死部分较大,可能出现应激性消化道溃疡甚至引发消化道出血。且在抗凝治疗过程中可进一步加重风险。因此临床药师建议医师予以保护胃黏膜治疗,药物选择上推荐质子泵抑制剂,因其在肝脏代谢途径有所差异,不同类别质子泵抑制剂之间也有一定的药物作用差异。而研究表明[1],泮托拉唑及雷贝拉唑在药物之间产生的相互作用的不良反应最低,因我院药局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暂缺,故建议管床医师应用泮托拉唑保护胃黏膜治疗。
患者合并高血压,平素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 mg联合依那普利片10 mg,各每日2次口服降压治疗;而入院时生化分析提示患者血肌酐 295 μmol/L;欧美专家统一共识[2]为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其降压的目标值应高压低于140 mm Hg,低压不高于90 mm Hg,其中多数研究指出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者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在治疗高血压病的同时尚具有保护心血管,降低蛋白尿的功能;但同时欧洲指南[3]指出当患者血肌酐超过265.2 μmol/L或有大量蛋白尿时,降压药物则应慎重选择ACEI或ARB类,而建议应用钙离子通道CCB类药物,基于此药师建议患者停止服用依那普利片降压治疗,建议改为氨氯地平片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降压治疗;同时患者血压偏高,又无糖尿病病史,脑梗发生后患者进食困难,药师建议予以改0.9%氯化钠注射液为5%葡萄糖注射液进行配伍药物;管床医师对药师的意见进行采纳。最终在药师干预下,患者住院10 d后临床体征及各项理化指标均显著缓解。
综上,在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中开展临床药师干预,对促进合理用药,提高药学服务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