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婵娥 李敏玲
(陕西省商洛市洛南县景村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726108)
随着现代化养猪业的发展,预防为主成为养殖业的新理念,生物安全是防疫新举措,通过防疫工作减少致病微生物的滋生。
养猪场的外部环境控制和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与生物安全工作的开展息息相关,因此,针对养猪场生物安全措施,首先可以从环境入手,包含养猪场选址布局、猪舍建造等内容。养猪场选址要尽可能选择远离居民区,背风向阳、地势比较平坦开阔、排水比较便利,没有发生重大疫情的区域。同时,在选址布局期间,还要结合养殖规模和资金条件等进行综合分析,如资金比较充裕,养殖规模相对较大的情况下,猪舍布局可以采用3 点式生产方式,即育肥区、保育区和种植区,这样功能不同的生猪待在属于自己的区域内,各个区域互不干涉,这样可以有效防止细菌、病毒传播,快速控制各种疾病,提高生猪的免疫力。
同时,在落实外部环境控制时,还要做好猪舍建造工作。选择猪舍建造材料时,要选择隔热保温效果比较好的材料,这样可以有效应对季节变化对生长养殖产生的影响。猪舍建成后,为了防止细菌滋生,需定期采用消毒药物消毒猪舍,注意开窗通风透气,关注天气变化,在季节变化时,提前做好防寒保暖、降温消暑工作,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还需监测猪舍温湿度,避免注射内早晚温差过大。
此外,还需在养猪场内设置专业的消毒设施和更衣室,养殖人员进入养殖区域前,必须要穿上已消毒的服饰,离开养猪场时也需要进行基本消毒处理。通过以上措施来有效保证养猪场生物安全[1]。
随着生猪养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生猪人工授精技术得以大规模推广和应用,其技术的应用是生猪养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时也可以有效提高生猪产量,降低繁育成本。据相关研究表明,采用传统的配种方法,一次只能成功配种20~30 头母猪,实施人工授精技术,一次可以成功配种100~200 头母猪,由此可见,人工授精技术的优势较大,可有效减少各类生殖疾病的出现,降低疫病传播的风险,在无形中节约生产成本。
除了应用人工授精技术之外,还要提高防疫效果,结合养猪场实际发展情况,落实好防疫追踪责任监管制度、加强养殖档案管理,坚持自繁自养,降低各类疾病传播的概率。
猪舍内环境洁净与否会对养猪场生物安全与否产生影响,在优化猪舍环境时,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要制定好清洁卫生制度,定期打扫猪舍,保证猪舍的干燥清洁,通常打扫频率控制在每天2 次,可以选择在后备母猪饲喂结束后进行,粪便和食物残渣等必须运送到指定地点进行专业处理。
二是要科学储存饲料。饲料是生猪生长的重要营养来源,如果饲料质量不佳,会对生猪健康生长带来阻碍。所以说,养猪场要科学储存各类饲料,结合饲料存储说明,将其放置在干燥通风道的地方。每次取用饲料时要仔细清扫,将饲料袋口扎紧,防止饲料受潮,出现霉变。
三是注意做好猪舍通风换气工作。养猪场内生猪养殖数量过多的情况下,如果不能及时对猪舍通风换气,可能会导致猪舍内出现比较难闻的气味,这样很容易滋生细菌,引发各类疾病。所以说,在日常养殖期间,为了保证生猪健康生长,防止疫病发生,还要做好猪舍通风工作,尤其是在换季期间,应重点关注相关领域的工作,冬季时保证猪舍内氧气充足、空气新鲜,夏季需重点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查看风机等基础设备是否运行良好[2]。
除了要做好以上工作,保证养殖场生物安全意外,当地的农业农村、食品及卫生部门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市场的监督管理,结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加强对生猪养殖的监管,做好猪肉产品的无害化处理,积极推行各项防疫政策,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高生猪养殖者思想认识,使他们积极配合各项防疫工作,针对病死或其他不安全的猪肉产品必须要依法处理,加大惩处力度[3]。
总之,养猪场生物安全包含多方面内容,需要从多个环节入手处理,这样才能真正保证养猪场生物安全,提高生猪养殖经济效益,防止各类疾病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