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通
(陕西省农牧良种场 710003)
如今,驴数量逐渐减少,为了有效控制关中驴灭绝危险,加大关中驴品种保护力度极为必要。从农耕文明传承、优良驴品种留用等角度分析,适时探究关中驴品种保护对策有利于延续传统农耕文化,且各地驴种能得到改良。由此可见,该论题具有探究迫切性和重要性,论题探究如下。
据数据调查可知,2008~2016 年,全国驴存栏量由673 万头减少到500 万头[1]。全国驴存栏量锐减的同时,关中驴存栏量相应减少,至今关中驴存栏头数继续呈递减趋势。原因总结为:现代农业发展步伐逐渐加快,致使驴的农役功能弱化,导致驴存栏量逐年减少;驴商品价值有待进一步开发,最终降低驴的经济价值。关中驴体格健壮、结构均匀,且体态优美,其生活习性惯于独居,关中驴以尿液喷射的方式划分活动轨迹。现今,关中驴广泛分布于陕西省关中平原,在咸阳、礼泉、凤翔等县尤为常见,其中庆源牧业在保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关中驴保种群体数量较少,存栏头数少于120 头,这不同程度的影响扩群效果,导致扩群工作低效推进[2]。现今保种经费短缺,现有保种经费达不到保种需求,这无疑会增加关中驴品种保护难度。此外,关中驴开发体系不够完善,且选育工作停留于形式,最终弱化关中驴品种保护现状。
2.2.1 调查掌握关中驴品种资源
关中驴品种保护的前提条件,即客观调查关中驴品种资源,据此制定保护方案。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农村生产方式发生显著改变,且关中驴数量、分布区域相应变化,对于关中驴保种人员来说,应肩负起本职工作任务,抓住当前新时代背景下关中驴品种普查机遇,经数量统计、区域分布、品种鉴定来细化品种保护计划,确保关中驴品种保护任务顺利完成。
2.2.2 提供关中驴品种培育经费
近年来,关中驴养殖成本大幅增加,凭借单方力量保护关中驴品种,其保护效果不尽如人意,基于此,应调动社会力量,以便为关中驴品种保护工作增加合力。由于关中驴品种保护工作具有复杂性、多变性特点,因此,保种人员应树立全局意识,通过拓展融资渠道、提高资金利用率来满足保种需求。在这一过程中,关中驴保种人员应主动与政府部门联系,以期获得政府部门的经费支持,这对关中驴品种保护及利用有促进意义。
2.2.3 加大关中驴品种选育力度
关中驴品种保护工作开展时,除了为其提供所需资金外,还应具体落实品种选育工作,并建立保种核心群,使关中驴品种保护活动有序进行。在此期间,加大选种选育研究力度,以此提高关中驴选种保护有效性。实际上,关中驴选种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此项工作需要专业人士、科研人员协同推进,经选育方案推敲来明确关中驴品种保护方向。由于关中驴品种存在背凹和尻短斜等不足,因此,选育人员应尽可能规避劣势,通过完善繁育体系来培育优良驴种。除此之外,合理运用基因保护技术,并适当推广人工授精技术,以此提高关中驴种纯度。关中驴品种选育工作不容忽视,因此,选育人员应提高重视程度、强化责任意识,为关中驴品种开发及保护奠定良好基础。
2.2.4 重视关中驴品种开发利用
关中驴保护工作稳步推进,这能为开发利用环节起到铺垫作用。只有提高开发利用率才能调动驴种保护人员积极性,进而推动关中驴品种保护工作良性循环。首先,适当拓展饲养规模,通过驴场扩建、养殖环境优化等方式完成饲养任务。其次,深入研发关中驴各部位功能,以便为产业精益化发展提供条件。最后,加大综合开发利用率,进而提高养殖效益。
除了上述几种措施外,应深入研究关中驴品种保护技术,并做好宣传、推广工作,以期提升关中驴繁育水平。对于养驴专业户来说,应强化责任意识,主动学习有关驴种保护的相关知识,这对驴业良性发展、关中驴产业文化传播有推动作用。最为关键的是,高度重视驴品种改良工作,以便为关中驴品种保护工作提供支持。
综上所述,关中驴品种保护工作在新时期下稳步落实,保种人员通过调查掌握品种资源、提供品种培育经费、加大品种选育力度、重视品种开发利用等措施优化关中驴品种保护质量。这既能改善驴种保护的不良现状,又能循序渐进的提升关中驴品种改良水平,使关中驴良种优势充分发挥,最终推动我国驴产业稳健、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