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养蜂精准扶贫典型模式的解析

2020-01-12 02:37
中国蜂业 2020年4期
关键词:蜜粉蜜源中蜂

江西省养蜂研究所,南昌 330052

江西省是一个传统的养蜂大省,有广泛的养蜂群众基础。全省重点扶贫地区与中蜂养殖优势区高度重叠,将中蜂养殖列入农业产业扶贫行业之列,是解决因“输血式”扶贫致使减贫边际效应降低的有效手段之一。3年多来,中蜂养殖在农业产业扶贫政策的推动下,全省中蜂饲养量呈快速递增之势,使华中型中蜂资源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利用。

一、全省蜂业资源和养蜂产业扶贫概况

1.全省蜂业资源概况

江西位于我国东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是我国江南丘陵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覆盖率达63.1%,并居全国第二。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无霜期为250~280天,年均气温为10℃~20℃,年均降雨量为1508~2080 mm。冬季较短,蜜蜂繁殖、生产季节较长,具有优越的养蜂资源。

全省蜜粉资源丰富,野生蜜源植物有140余种。主要蜜粉源有油菜、紫云英、柑橘、杜英、山乌桕、五倍子、芝麻、白莲、茶、柃等,辅助蜜源几十种,覆盖全省。特别是在赣南地区,山地面积达280万亩。近年来,当地山区在全面开展水土保持、天然林保护、植被收复以及大面积的退耕还林还草等工程和果业致富的农业发展方针下,蜜源植物大量繁衍,四季不断。据统计,已培植春季油茶、紫云英蜜源植物基地120 hm2,新增板栗树、枇杷、油桐树、橼窿桉树333 hm2,长年蜜粉源面积近200万亩[1]。

江西中蜂属华中型中蜂,主要分布在赣西北、赣东北、赣南等植被覆盖优良的山区、丘陵地带,其中赣州市饲养规模为最大,约20万群,占全省50%左右。全省中蜂多以定地饲养或省内小转地饲养为主。早春繁殖蜜源主要有油菜、春桂、紫云英及各种山花,个别山区还有野樱花(据修水县布甲乡蜂农处了解到)。可用于生产商品蜜主要有油菜、杜英、山乌桕、冬桂、五倍子等蜜源。

2.养蜂产业扶贫概况

江西是革命老区,省内有近60个赣闽粤原中央苏区县和罗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还有处于这两个区划外的多个国家级贫困县,省内贫困人口占比大[2]。全省养蜂精准扶贫始于2016年,扶贫势头较好,相当部分县市将养蜂作为产业扶贫重点项目来抓。从全省地区分布来看,养蜂扶贫执行较好的县 (市、区),在赣南区主要有井冈山、崇义、瑞金、石城、寻乌、大余、崇义等县(市、区);赣西北区有武宁、宜丰、铜鼓、修水等县(市、区);赣东北有上饶、鄱阳等县(市、区)。各地通过养蜂扶贫,贫困户养蜂规模在20~80群不等,年收入达2~5万元,均不同程度地实现了脱贫,有些还靠养蜂盖上

了楼房。为此,全省中蜂饲养量也得到了快速提升。据调查,从修水县布甲乡巴角尖养蜂合作社、竹坪镇养蜂户处了解到,近几年,为满足当地周边养蜂扶贫需要,原有中蜂饲养户利用春繁期快速繁殖蜂群,在每年清明节前后以每脾60~80元不等价格出售给周边贫困户扶贫,出售蜂群数即为新繁殖增长数,约占原有蜂群的80%~110%。同时,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赣州市蜜蜂饲养量13万余群,蜂蜜产量2,252吨,全市在2019年实现新增蜂群10万群,蜂群饲养总量达25万群[3]。

二、全省蜂业扶贫典型模式与案例

1.示范户带动扶贫模式与案例

主要是当地政府利用国家扶贫政策和资金,依托现有较大养殖规模的养蜂主体为平台,示范带动周边贫困户养蜂扶贫。此模式运行较好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赣南各山区,其代表县市主要有崇义、瑞金、石城、寻乌、大余、安远等县(市、区),以上地方养蜂基础好,当地政府重视养蜂业,并把养蜂业列为精准扶贫的主要产业项目来抓[4]。典型案例如崇义县,当地政府利用扶贫资金补贴贫困户购买蜂群,聘请崇义县蜜之源蜂业合作社养蜂“女状元”刘小英负责全县养蜂技术培训。刘小英在当地养蜂界名气大,拥有多个养蜂基地,还有蜂箱厂,且此人具有较好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在当地政府的政策推动下,她申请在崇义县阳岭自然保护区设立精准扶贫技术培训基地。在培训基地对贫困户和一些残疾人集中或现场技术培训,有需要时还会免费上门服务指导。因示范带动效果良好,又进一步辐射到周边的上犹、寻乌、赣县等地区。3年多来,受益蜂农及贫困户达2500多人次。

2.政府部门定点帮扶模式

指政府部门派出由第一书记和专业技术人员等构成的一般以2~3人为规模的工作组驻村定点扶贫。其特点是定点扶贫单位利用自有的技术和资源优势,并结合贫困村现有资源,制定贫困村扶贫方案,设立扶贫项目,发动贫困户积极加入。以鄱阳县枧田街乡在大源村养蜂定点扶贫为例,由省级农业部门派出第一书记和科技人员共3人进村入驻,根据当地自然资源条件,制定扶贫方案,设立了养蜂和养羊两个扶贫项目,以政府引导和群众自愿为原则,贴出告示,发动贫困户积极加入。在扶持政策方面:一是资金补贴,对有养蜂意愿的贫困户给予每箱蜂200元补助;二是保护和培植蜜粉资源,免费发放油菜和紫云英种子,鼓励种植蜜源植物;三是全程技术指导,派驻养蜂技术人员常驻村委会,有问题随叫随到,同时还邀请养蜂专家进村授课及现场指导;四是按照“以奖代补,先做好后补助”的原则,对成功脱贫的养蜂农户给予2000元奖励资助。

三、问题和建议

农业产业扶贫的主要目标是通过特色养殖使贫困户获得可持续的生计能力并形成长效脱贫机制[5]。从总体看,在江西广大山区实施养蜂扶贫是可行的,扶贫效果较明显。但是,随着养蜂扶贫的持续推进,日渐呈现出了一些有碍其可持续性、长效性发展的难题。

1.蜂业全产业链不健全

依靠产业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有一个前提,即要使被扶持的产业形成较为完整的利益链条,至少具备特定农产品的初级加工业[5]。目前,全国中蜂饲养量呈快速上升之势,现代法养蜂技术也得到了普遍推广,蜂蜜产量快速提升,但销路渠道没有得到有效打开,较为完整的利益链条没有形成,养蜂合作社运行模式松散,省内蜂产品加工企业不多,广大山区蜂蜜滞销的问题比较严重。

2.产品单一 品质低端

养蜂扶贫户的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蜂蜜。一方面,产品单一,收入渠道有限;另一方面,在蜂产业基础薄弱地区,蜂蜜多以散蜜、零售的方式出售,蜂蜜品质没有保障,有些蜂农甚至为了养殖收益最大化,片面追求产量,只要有蜜就摇,摇蜜机不停,降低了蜂蜜品质,忽视了蜜蜂营养与健康。

3.科技投入不足

全省养蜂科技推广人才资源主要来源于两所科研院所和少数地方养蜂协会或组织,人员力量有限是科技投入不足原因之一,但另一重要原因是养蜂基层管理缺失或弱化,致使养蜂科技推广主体与客体间的联结网出现缺失或断裂。

四、建议

1.解决产品与市场“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在乡村振兴和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贫困地区选择养蜂扶贫,应当结合当地的蜜粉资源、产业基础和生态环境等因素,在政策上加强指导与规划,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或创新市场主体及其组织模式,进而完善蜂产业链,如培育或创新养蜂合作社运营新模式,吸引蜂产品行业龙头企业参与制定市场化生产模式,形成中蜂产业化运营体系,实现长效的脱贫机制。

2.创新多元化发展模式

一是发展生态养蜂,在蜂产品生产方面,要在优、精、特上下功夫,一方面生产优质成熟高浓度山花蜜、百花蜜;另一方面结合当地特种蜜粉源植物,生产地方特色蜜种,如桂花蜜、乌桕蜜、青果蜜、五倍子蜜等;二是突出绿色生态环保理念,推进农作物蜜蜂授粉;三是促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将体验式、观光式养蜂模式嵌入休闲旅游,乡村旅游等第三 产业中,把一二三产业链连贯起来。

3.加强养蜂人才培育和养蜂科技推广力度

一是在教育层面加强养蜂人才的培育,在涉农高校增设养蜂有关科目,培育养蜂科技人才;二是加强基层农业管理部门建设,适当配备养蜂专职或兼职管理岗位;三是将养蜂培训纳入全省各级农业技术培训计划工作中,定期组织养蜂科技人员上山下乡开展养蜂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

猜你喜欢
蜜粉蜜源中蜂
保护和发展中蜂维护生态平衡
林下拓蜜源 蜂业上台阶
蜜粉源植物种类及对产蜜效果的影响研究
贵州省蜜粉源植物的开发利用
意蜂蜂蜜和中蜂蜂蜜的区别
冬季恋歌
中蜂保护与发展
指示蜜源的导蜜鸟
岫岩中蜂业发展前景
蜜蜂采花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