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朗诵重在“传情”。白居易的《琵琶行》是一首堪称经典、朗朗上口的抒情诗,字里行间无处不在抒情。本文以不朽的名篇《琵琶行》为例,谈谈文学作品朗诵时的情感表达。
关键词:文学作品;朗诵;情感表达;琵琶行
中图分类号:H0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16-0009-02
朗诵是一种有声语言的创造性活动。我们在朗诵这一度创作的过程中,并不是单纯的见字出声,成为一台“发声机器”,而是要在做好作品的谋篇布局基础上,运用各种有声语言的表达技巧,做到动之以情、形之于声,从而达到朗诵“传情”的目的。
1 朗诵需“内外兼修”
笔者认为,朗诵时要做到“内外兼修”,即恰切地运用有声语言的内部表达技巧使情景再现、对象感、内在语和外部表达技巧停连、重音、语气、节奏,并将这些技巧融会贯通,才能达到声情并茂的境界[1]。
1.1 朗诵需“内修”
1.1.1 情景再现
触景是生情的前提。朗诵者须在脑海中浮现画面,运用想象、联想去感受作者创作作品时的情景,让思绪“穿越”到那个时间、那个地点,仿佛身临其境一般。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理解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沉郁顿挫;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放飘逸;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空灵幽静[2]。
1.1.2 对象感
朗诵时我们要树立一种“讲给谁听”的信念,也就是所谓的要有“对象感”。即便没有观众,朗诵者也要在脑海中“创造”观众,也可将眼前的事物假想为观众。
1.1.3 内在语
内在语,即作品的“韵外之致”“味外之旨”“弦外之音”,表达准确了,便可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鲁迅《孔乙己》中有这样一句话“孔乙己是站着喝酒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站着喝酒”说明他社会地位卑微、生活穷苦,“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说明他思想迂腐、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这句话的内在语如若把握得当,孔乙己这个典型人物形象便活灵活现地被塑造了出来[3]。
1.2 朗诵需“外修”
1.2.1 停连
朗诵时,我们在层与层、段与段、句与句和短语之间以及词与词间,均有声音中断或延续的可能性,中断处便是停顿,延续处便是连接。停连的处理不是随心所欲的,而要建立在掌握作品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基础上,停中有连,连中有停,连得恰当,停得贴切。
1.2.2 重音
重音的作用主要是解决作品内容各词语关系间的主次。朗诵时,我们只有在理解和感受作品的基础上,深入到作品的骨髓中去把握、分析重音的位置以及处理重音的方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较为精准地传递出作品的意蕴,以免重音表达错乱产生歧义。
1.2.3 语气
“变化”是朗诵中语气运用的关键所在。不同的语句,我们要用高和低、虚和实、缓和急、粗和细、强和弱等不同的声音形式去呈现,为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服务,形神兼备,力争做到张颂先生说的“读而不板,说而不演”。
1.2.4 节奏
思想感情在文学作品中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波澜起伏的。朗诵过程中对于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声音形式的回环往复,便形成了节奏。
笔者对于以上技巧分别而论,并不意味着它们是各自在朗诵中承担职责,而应是相辅相成,在不同的方面、以不同的形式满足着朗诵中表情达意的需要。
2 情感是朗诵之“魂”
古代中国诗歌理论《毛诗序》中写道:“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句话对诗歌言志抒情的特征进行了充分肯定。情感是朗诵之“魂”,接下来笔者将以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琵琶行》部分内容为例,谈谈文学作品朗诵时的情感表达[4]。
《琵琶行》创作于白居易被贬期间。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白居易上书主张缉拿刺客,被诬陷“越职言事”后被贬为江州司马,从此过上了艰难的贬谪生活,千古名篇《琵琶行》应“贬”而生。
(1)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2)弦弦掩抑聲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3)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4)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5)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6)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7)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8)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9)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10)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11)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12)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以上节选部分主要写琵琶女及其演奏的琵琶曲,形象地展现了琵琶女的内心世界。(1)(2)(3)三句是对琵琶女开始弹奏琵琶的描写,朗诵时我们要在脑海中想象出琵琶女的形象,“转轴”“拨弦”“低眉”“信手”等动作,要通过声音高低、缓急的变化进行区分表达。“先有情”“掩抑”“声声思”“无限事”,感情基调应是低沉的、忧郁的,整体语速要慢,声音偏低偏虚,以塑造出一位“有故事”的琵琶女形象。(4)~(11)句是对琵琶女高超技艺的描写,也是朗诵本诗感情最为丰富的部分,作者“以声摹声”,巧妙地将音乐艺术转化为语言艺术,使抽象无形、转瞬即逝、难以捉摸的音乐变得具体可感,达到了诗与音乐“和谐灵动”的境界。第(5)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前半句与后半句要形成鲜明对比,前扬后抑、前急后缓、前高后低、前实后虚。第(6)句前半句则一气呵成,后半句用声音塑造出珠子掉落玉盘的清脆之声,以表现出作者对于琵琶女高超技艺的赞叹。第(7)句前后则应形成对比,区分婉转鸟鸣声与呜咽泉流声的不同感情色彩,琵琶声时而悠扬时而惆怅,表现出琵琶女内心世界的复杂与多变。(8)(9)两句作者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整体语气要低沉,节奏要缓慢,“凝绝不通”后面的停顿要处理果断,以突出琵琶声的戛然而止。第(9)句则意味深长,与“一切尽在不言中”有异曲同工之妙,处理“无声”和“有声”时则应虚实相生,以表韵味无穷之意。(10)(11)两句是琵琶声的情感爆发处,当听者还在回味“留白”之际,寂静后猛然声起,朗诵者声音随之忽起且高亢,语速急促,语势上扬,且不设停顿,一气呵成,给人以惊心动魄、荡气回肠之势。第(12)句是对聆听琵琶者的描写,朗诵时应虚、低、缓、轻,营造出朦胧的意境美。
(13)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14)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15)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16)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17)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18)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19)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20)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
(21)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22)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
(23)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24)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
(25)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以上节选部分主要写诗人与琵琶女产生共情,发出深沉的感慨。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本诗的艺术境界便是典型的“有我之境”。笔者认为,白居易看似是在写琵琶女,实则是在写他自己。第(13)句“叹息”“唧唧”是作者发出的感叹,朗诵时语速放缓,可适当加入语气助词以表唉声叹气之状。第(14)句可谓本诗的点题之句,朗诵时可运用重复的技巧,将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第一遍语速稍慢,情感释放出六七分;第二遍重复时语速加快,情绪饱满甚至溢出,可谓发自内心的感叹!(15)~(20)句为作者自述被贬后的境遇,没有音乐的时光单调又枯燥。朗诵时应时刻流露出无奈、失落、悲凉的情感,可想象为对琵琶女的倾诉,内在语为:我们都是那苦命的人呐!(21)(22)两句情感发生变化,把琵琶声盛赞为“仙乐”,朗诵者眼里应瞬间有了光,语势上扬,节奏渐快,可适当加上体态语,以表还想再听一曲之意。第(23)句前半句描写琵琶女亦与作者产生共情,朗诵时语速放慢、语势平缓,营造出若有所思的氛围;后半句节奏加快,以突出弦之“急”。(24)(25)两句作为本诗的收尾句,“凄凄”“掩泣”“青衫湿”让“悲”的主题回归,始于悲,终于悲,让听者产生共鸣,思绪万千。朗诵时在节奏上渐缓,给人以结束感[5]。虽曲终,但情未散……
3 结语
文学作品形式多樣,内容丰富。对于不同类型的作品,我们朗诵时总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且这种情感体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那我们怎样才能精准地进行有声语言的创作呢?这就需要我们身体力行地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因为生活才是艺术的源泉。郑板桥的“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经过生活的累积、时间的积淀才逐渐形成的,有声语言的创作与研究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我们只有苦于训练、善于归纳、勇于探索,方可在广阔大地上诗意地栖居!
参考文献
[1]张颂.朗读学(第三版)[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
[2]刘勰.文心雕龙[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7.
[3]王国维.人间词话[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
[4]陈玮.论文学作品朗诵中的情景再现:借白居易《琵琶行》谈起[J].人文天下,2016(18):97-100.
[5]王凌晨.论《琵琶行》的情感及其表达[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3):76-80.
(责编:王锦)
作者简介:刘耀华(1993—),男,内蒙古呼和浩特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广播电视领域、播音与主持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