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娟
摘 要:通过分析政府、市场与社会三种机制在水文化重建中扮演的角色,分析水务典型国家水情教育模式,探析如何在当代社会条件下重建亲水文化及亲水习俗,再现人与水亲密和谐关系。
关键词:文化重建;水文化;水情教育;人水和谐
中图法分类号:G127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679/j.cnki.cjjsjj.2020.0419
从生态和自然环境的角度看,以工业化、都市化为主导的现代化进程,是一个征服、控制以及利用自然的过程。现代人与自然生态的有机联系被切断,人类越来越仰赖技术、物质的人工世界,水成为一种商品,人们将水问题工程化、经济化,认为解决水资源短缺、克服水危机的唯一手段是工程技术和水价调节。人与水的关系有着丰富情感和价值内涵,绝不仅仅止于水资源如何在时间和空间上优化配置以及成本收益的经济核算。
1 亲水文化与亲水习俗
对水亲近是人的本性,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亲水文化和亲水习俗。但在当代社会,这一亲水文化和习俗在许多方面难以为继,导致亲水文化消逝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是大众消费主义,长期侵染这种文化,人们以物化的眼光认为水不过是一种商品,其丰沛还是稀缺,只是价格调节问题。二是科学主义及其工程文化,在这个视野中,水问题被简化为一个如何在时间、空间上重新配置资源的工程技术问题。
这两种流行的文化视角都有严重偏颇,只有综合了经济人、工程师以及水文化三重视野,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人类今天所面临的严峻水资源挑战。这种综合视野体现在国家的一系列水情教育倡导中。例如2019年,“中国水周”活动的主题为“坚持节水优先,强化资源管理”。这里所说的节水,除了节水技术的开发与应用,还包括水情知识的全民普及、“知水、爱水、惜水”意识的培育和塑造。当下水情教育所要解决的瓶颈问题,就是要借助各种创新型的文化和社会机制,重建亲水文化与亲水习俗。
现代社会放大了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控制和索取程度。为了维系人与自然微妙而脆弱的平衡关系,人类必须走出一种新的亲水文化和亲水习俗,来矫正失去平衡的人水互动。
2 政府、市场与社会
文化生成离不开政府、市场与社会。政府能够积极倡导某种理想的价值理念,或者将某种文化纳入国家轨道。2011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明确要求,要把水情教育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和中小学教育课程体系,作为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2012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强调,要广泛深入开展基本水情宣传教育,形成节约用水、合理用水的良好风尚。这些中央文件搭建了水情教育的总体政策框架,水情教育陆续进入中小学校,各地原有以及若干新建的水利、水情科普场馆也联结成教育网络。
政府之外,市场推动文化与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发展为大众文化工业。在亲水文化塑造方面,不少文旅项目打造多种“亲水主题”,营造微型水环境,在一种消费、休闲的氛围中让人们体验亲水文化。
在政府、市场和社会的文化动力学中,社会是弱势的一方,但具有公益性、自主性。亲水文化和亲水习俗的建立需要一个强大的社会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人是自主性的文化参与者和创造者,是基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实践和文化需求,超越政府行政逻辑、警惕市场利益导向的民众文化。
在水情教育模式创新的摸索中,除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力量,还需要注重社会自主的文化创造力。在三重力量的互动网络中,找到亲水文化、日常生活与文化实践的结合点,探索亲水文化如何在当代生活环境下形成并巩固。
3 域外水情教育的参考
亲水文化以及水情教育并不是中国独有,许多国家的水情教育经验值得参考借鉴。新加坡和以色列堪称亲水文化和水务技术完美结合的范例。两国在水资源严重稀缺匮乏的条件下,通过政府领导和自主技术创新,在很短的时间里成为水务先进国家。两国在立国之初,就将水危机意识作为国家认同的重要内容,从法律、中小学教育、居民日常用水等各个环节加以规范,培育出一种深厚的亲水、节水文化。
两个水务大国——澳大利亚和美国则代表了水情教育另一种极端,即高端水务技术与反亲水文化结合。在技术层面上,美国和澳大利亚都属水务先进国家,依靠技术经济解决方案,最大强度地开发了本国的水利资源(如以人均数据论,水电开发强度居世界前列),反观两国的经济模式,则是人均资源消耗惊人的高消费模式。尤其是美国的西南部干旱地区,水利开发强度接近生态极限,当地主要河流科罗拉多河常年断流。在这两个国家、人与水之间、争夺水资源的人与人之间问题较为严峻。
埃及和中亚国家代表了水情教育中政治维度的挑战性。历史上埃及对于尼罗河享有支配地位,将尼罗河等同于自己的内河,在水资源分配上较少考虑上游国家的需求。但近年来,尼罗河上游国家也开始纷纷主张自己的权利,上下游水源之争日益激化。在地区权力平衡面临不利转换的情况下,埃及只能适应与上游国家分享水资源,重新思考本国的水文化和水资源开发模式,并开始寻找替代性水资源。
近几年来,大都市水危机开始出现在人们关注的视野中。2018年,拥有四百万人口的开普敦陷入水荒,政府宣布进入“零日危机”,严格管制居民用水限额,开展水情战略。在水荒警报面前,开普敦市民动员起来,改变了原来粗放的用水习惯和行为模式。在新的用水文化中,浪费水被视为耻辱,邻里互相监督用水状况,竞相发起节水竞赛,在朋友圈交流节约循环用水小窍门。水危机后,整个社会水安全和水忧患意识大幅提升,水道德和水伦理也得以建立,朝着水文明迈出了第一步。
4 小结
创新型水情教育需要在主流的经济人(消费者)和工程师思维之外,辅之以水文化的柔性视角,探索在当代生活条件下重建亲水文化及亲水习俗的可能路径。如水情教育从娃娃抓起,水情教育基地网络的建立,重新打造城市水系,创造亲水景观,日常性的水情活动等,都有助于这一目标的达成。
从域外水情教育的比较案例中,可得出两个重要的启发。一是建立亲水文化需要一定的危机意识。没有危机和忧患意识,沉溺于物质极大丰富的幻觉,人们的行为很容易失去文化约束。适度的水危机和水源稀缺信号有助于人们保持警觉,以一种“珍惜粮食”“敬惜字纸”的文化态度看待水、善用水。二是把亲水文化重建看作生态文明复兴运动的一部分。按照环境经济学中的库兹涅茨曲线的预测,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某种对应关系,构成一个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形”曲线。我国已经在近几年迎来了自己的库兹涅茨曲线拐点——相对于经济增长,人民更加看重美好生活品质,生态和环保意识高涨,愿意为环境买单。水在新的生态观中占有重要位置,人们对水的理解,也从控制水害、善用水利,发展到了恢复水生态乃至营造水景美学的文化高度。
参考文献
[1]陈超. 中外水文化研究[M]. 水利水电出版社,2018.
[2]果天廓,高立洪 ,刘艳飞. 水情教育:一个从认识水到接受水災害的持续过程[N]. 中国水利报,2013-06-06(005).
[3]郑晓云. 水文化与水历史探索[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4]夏露. 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中水景的亲水性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
[5]潘维. 信仰人民: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政治传统[J]. 杭州:周刊,2018,No.508(24):59.
[6]温胜芳,王亚华,倪广恒.水情教育研究的国际动态分析[J].中国水利,2016(03):7-9.
[7]唐克旺.浅论水利心理学及其应用[J].中国水利,2016(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