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梦婕 张影 金乌
Q:《留学》记者
A:CIS名校高端学术科研项目北京分公司经理 胡光
专注学生成长的教育者与功利主义的一场较量。
Q
留学行业有很多细分领域,您为什么选择进入背景提升机构?
A
2008年,我进入留学行业,并在一家留学中介任职。早期做顾问的时候,我们更倾向于告诉学生如何去做自我综合能力的提升,比如去寻求和申请专业相关的实习机会,那时候可能还没有背景提升的概念。后来,大家为了申请好学校有偿去参加一个实习或科研项目,学生的需求会直接影响留学行业的需求,所以我们才搭建这样的平台,提供相应的服务给学生。因此,背景提升是顺应个人发展的产物。
Q
国内外的学习模式差别是否为留学家庭对背景提升有需求的原因?
A
西方大学的教育理念不会功利地提到背景提升,有过科研或者实习经历不能决定什么,学校更看重经历背后,学生的能力如何。以科研项目为例,教授会让学生前期做很多准备,比如阅读一些相关的材料或者论文,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才能有进一步的思考,而不仅是被动地听课。通过这种项目式的深度参与,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并产生更多自己的想法。
国内的整体教育偏知识性,学生偏向被动接受知识。我们以前遇到的孩子,刚刚去国外大学,无论是读本科还是读研究生,面临的困难不只是语言,还有对教学模式变化的不适应。学校看重的并不是一封推荐信,而是教授如何评价学生对学科的认知、理解和参与度,以及过程中的创造力、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力。
Q
“教授推荐信满天飛”是外界对背景提升的质疑,这是整个市场环境所导致的吗?
A
某种程度上算是。我们还是要坚持学术这条路的,一旦把科研项目做得太功利,对整个行业都不太好,对学生也不好。很多家长会质疑,现在教授的推荐信满天飞,到底含金量还有多少?这对所有在这个行业中的人来说,都是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坚持自己的理念,比如暑期项目不保推荐信,不会强迫教授给每个人写推荐信。
Q
现在您更像一个管理者还是教育者?
A
我觉得都有吧。市场竞争是残酷的,有时候必须要追求商业化,留学公司也好,背景提升公司也好,必须要面对整个市场的竞争,不得不去迎合一些市场的需求。纯商业化模式短期内可能有所盈利,但走不长远,我时刻都提醒自己是教育者。
从教育的逻辑出发才能使产品设计兼顾市场需求和学生成长。如果所有人都是为了买一封推荐信,就会出现教授推荐信满天飞、含金量越来越低的恶性循环。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对学术始终有坚持的底线——保证课程的质量和含金量,只有这样才能走得更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