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学图书馆的特藏建设与服务对于“双一流”大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文献调研和案例分析法,通过对大学图书馆特藏的概念、内涵、研究现状等进行梳理,提出“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大学图书馆特藏资源建设与服务的完善策略。大学图书馆应从特藏资源建设、服务模式创新、服务宣传加强及服务能力提升4个方面完善特藏建设与服务。
关键词:双一流;大学图书馆;特藏资源;特色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897/j.cnki.hbkjty.2020.0091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国家战略,“双一流”建设为大学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虽然在“双一流”建设中,不同大学有不同的发展路径,但特色化发展成为其走向“双一流”的重要目标。大学图书馆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和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应根据学校的发展目标和教学科研的需要,科学制订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方案,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馆藏体系[1],助力学校的“双一流”建设。
在当今“资源为王,服务为本,技术为用”[2]的时代,在社会信息化和大学图书馆馆藏资源日益同质化的环境下,各大学图书馆在具有保障学校教学科研必需的文献信息资源的基础上,也积累了一些既具有珍贵性和稀缺性又具有文献版本和艺术欣赏价值的特藏资源。特藏资源的有序化整理、挖掘与服务不仅传承了其珍贵的历史文化与文献价值,而且促进了学校的学科建设与发展。同时,从资源建设的角度看,开发和建设具有本校及学科特色的信息资源,为师生提供特色的学科服务、信息服务和知识服务,也正是大学图书馆基本职能在大学“双一流”建设中的具体体现[3]。因此,探讨大学图书馆特藏资源建设与服务对大学的“双一流”建设及创新发展均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 相关概念解析
1.1 特藏的概念与内涵
关于特藏的称谓,国外大学图书馆除了“Special Collections”之外,还包括“Collections”“Archives”“Digital Collections”“Rare book”“Manuscripts”等;而国内大学图书馆也根据各自对“特藏”的理解,其称谓也是多种多样,如特藏、特藏资源、特色文献、特色馆藏、特殊文献、独特文献等。国内有“旧特藏”和“新特藏”说[4],也有 “特殊收藏”和“特色收藏”说[5]。一般说来,旧特藏和特殊收藏是指具有独有性、稀缺性和传承性特点的古籍文献;而新特藏和特色收藏则包括具有学校特色、学科特色、馆藏特色和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数字资源(学科数据库、机构知识库)等[6]。但目前约定俗成的“特藏”,应是特色馆藏的简称,是一个图书馆独特的、特有的馆藏资源。
特藏资源类型众多,分类标准不一。从载体类型上可分为纸质文献(印刷型)、数字资源、特殊载体等;从存储格式上可分为文本、图片、音像及其他类等;从出版类型可分为正式出版(著作、论文)、非正式出版以及灰色文献等[7]。
1.2 大学图书馆特藏
大学图书馆特藏,是指大学图书馆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专业特色、主要读者群的需求特色等,在文献资源建设过程中,有意识、有规划、有选择地逐渐形成的具有一定特点和地域或行业优势的馆藏资源[8]。
大學图书馆特藏资源的主要来源包括:一是自有资源,如古籍、民国文献、自建数据库以及学校的档案、校史等。二是购买资源或网络收集的数字特藏资源。如向私人藏家收购的珍贵纸本图书、期刊、数据库商组织构建的特色数据库等。三是捐赠资源,如接受名人和社会各界的历史文物捐赠、地方文献或民族文献等[7]。四是原生著作的收藏,如本校教职员工、学生、毕业校友等的论著等。五是合作共建资源[9]。六是口述及直播资源。如北大——李政道图书馆、清华——中国科技史数字图书馆/诺贝尔文学奖专藏、西安交通大学——钱学森特色数据库/法医学科文献信息资源服务平台等等[10]。
2 大学图书馆特藏建设与服务现状
为进一步了解大学图书馆有关特藏资源的建设与服务情况,笔者于2020年9月12日以“大学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特藏服务”等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万方、重庆维普等数据库,以及EBSCO外文全文数据库等进行检索。通过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发现对于特藏资源的建设、利用与推广,国内外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都比较重视,除了建立古籍特藏资源数据库外,还创建了各种类型、各种专题的特色数据库,成为高校独有的特色馆藏。
2.1 国外研究现状
对于大学图书馆的特藏建设与服务,国外学者进行了颇多的研究。其研究主题主要包括:Nancy E认为应提高学术、公共和学校图书馆特藏资源的保存意识[11],Cloonan, Michèle V.阐述了特藏图书馆事业的持续发展[12],Bahde, Anne强调了特藏为本科教学服务的作用及档案工作者和特藏馆员的工作意义[13]等。在实践中,国外大学图书馆的特藏建设与服务,对学校的教学和研究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也提高了学校的总体声誉[14]。
需要指出的是,在国外的大学,学校档案作为本校特藏资料的一部分收藏在图书馆,所以,大多数的国外大学图书馆专门收藏包括档案在内的本校特藏资料[15]。而国内的大学图书馆特藏基本上不包括校史资料、档案等资源。
2.2 国内研究情况
国内大学图书馆特藏建设与服务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关于特藏建设与服务的意义方面,张红扬认为特藏建设在高校图书馆中具有重要意义,是体现图书馆及所在高校文化传统和特色的重要指标[16];张慧丽认为特藏建设是图书馆得以持续发展的要素和基础[17];闫小斌提出特藏推广的独特价值在于以“有形”资源之推广,促“无形”文化之传播[18]。
关于特藏建设与服务的途径方面,范应桐提出了文献特藏的收集范围、收集方法以及使用问题[19];刘心舜提出以“文献”为对象的特藏整理与开发和以“主题(学科)”为对象的特色库建设[20];王雨卉提出了从各自为政到共建共享、从限制阅读到平等获取、从简单文献管理到深层次的挖掘整理、从单纯建设到宣传推广的特藏建设思路[21]。
关于特藏资源数字化方面,王虹建议以数字人文研究项目推进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3];鲁丹借鉴DPLA整合方法设计了数字人文系统平台[22];张毅利用文本挖掘、GIS、可视化、关联数据等技术在时间和空间维度对方志资源进行揭示[23]。
关于特藏资源合作共建与服务共享方面,王代礼和黄方忠分别探讨了图书馆与企业[24]、图书馆与地方政府[25]合作共建特藏资源及服务共享方面的相关问题。
关于国内学者对国外图书馆特藏建设与服务方面的研究,周亢美介绍了挪威奥斯陆皇家图书馆包括15个专藏的馆藏特色[26];韦庆媛以美国著名的哈佛、耶鲁等九所大学为例,对其“高校特藏”资源建设进行研究[15];周永红以加州大学、密歇根大学等图书馆为例,通过对其特色馆藏出版情况、出版特点的分析,提出对我国大学图书馆特藏出版服务的启示[27];孙涵涵对美国大学图书馆特藏资源的版权政策和服务实践进行了解析与研究[28]。
分析已有研究成果发现,关于大学图书馆的特藏资源建设与服务,在理论研究上国内外成果颇丰,在实践上国外大学图书馆实践成果也非常值得借鉴,比如在数字化对图书馆特色馆藏的影响方面[29],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杜克大学图书馆已将部分学校名人资料数字化[15]。国内大学图书馆在实践上还存在着较大的拓展空间。目前,国内大学图书馆特藏资源建设与服务的力度还远远不够,主要表现在:图书馆特藏资源的名称具有多样性,从古籍、手稿、档案、到特色资源库、机构知识库等名称各异,影响了用户的检索和利用。其次,特藏资源建设管理效果不佳,如作为特藏的古籍文献开发力度不够,机构知识库建设滞后,管理不到位。再次,在特藏服务方面,宣传推广的力度不够,特藏服务范围较小,如特藏资源访问受限,使用效果也无法得到保障;特藏获取方式单一,没有多角度、多层次的揭示与利用。
鉴于此,笔者认为,当前“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国内大学图书馆的特藏资源建设与服务应从重视特藏资源建设、注重服务模式创新、加强服务宣传和提升服务能力四个方面进行完善和发展。
3 “双一流”背景下大学图书馆特藏建设与服务的完善路径
3.1 重视特藏资源建设,筑牢特色服务的根基
服务是大学图书馆的基本职能,而服务的基础是资源,尤其是特藏资源,已成为图书馆开展特色服务、支撑学校人才培养和特色学科建设的基础和保障。
从目前各大学图书馆的总体情况来看,各大学图书馆都在努力保护、开发珍稀古籍资源,积极收集、整理、建设特色资源,进一步把学校的优秀科研成果等引入到图书馆的特藏资源建设中,如北京大学图书馆将丰富的特藏资源建成特色数据库,如北大名师、燕大论文、北大博文、晚清民国报刊等,并通过相关链接为用户服务。
“双一流”背景下,大学图书馆的服务由信息服务转向学科服务、数据管理、决策咨询服务等。所以图书馆需要制定适应于“双一流”建设与发展的特藏资源建设策略,比如定位特藏用户及其需求、加强原生数字资源建设和实施古籍数字化、建设特色数据库等。在特藏资源的深度挖掘与揭示方面,应做到:第一,加强特藏资源数字化建设,包括建立特色数据库、机构知识库、教学参考库,以及加强网络资源的收集、整理与深加工等。第二,与校内外合作开展特藏资源建设,通过纸质特藏资源的文献传递、扩大相互之间特色数据库的访问权限、馆际流通等渠道,实现高校图书馆间同类型特藏资源的共享及充分利用。同时,也可以开展国际合作,如浙江大学在人类学、民族学方面与日本民族学博物馆合作构建人类特色文献资源就是可借鉴的例子[30]。第三,引入众包理念,完善特藏资源数据。如2008年澳大利亚国家图书馆实施了老旧报纸校对项目(Trove),开启了国外图书馆众包特藏资源数字化建设的新篇章[31]。第四,筹建特藏资源数据库和搭建信息平台,为特定学科提供专门信息管理与知识共享平台。国外高校对于本校特藏的利用都非常重视,各馆都充分利用网上优势,通过在线目录检索、检索帮助和数字化资源等途径,提供方便快捷的资源检索及使用方法,以促进特藏资源的充分利用[16]。同时,利用数字人文知识与技术,建设特藏资源数据平台,并进行宣传与推广,以提高其利用率。
3.2 注重服务模式创新,开展全方位特色服务
服务模式是指大学图书馆为用户提供服务的具体形式。大学图书馆的特藏服务模式是指大学图书馆为满足特藏用户的需求,依托特藏资源而进行的系列服务活动,特藏服务的价值创新最终推动图书馆社会价值的实现[31]。目前的大学图书馆特藏服务可以采用以下模式。
3.2.1 空间服务
大学图书馆的空间服务始于改变传统的图书馆空间布局,从最初的“信息拱廊”到“信息共享空间”,再到“学习共享空间”“创客共享空间”等,不断挖掘图书馆作为场所的价值和优势[32],为读者提供多功能的服务。
从收藏珍善本或与本校专业息息相关的特种文献的特藏资料室或特藏文献阅览室,到建设特藏IC空间以及智能化特藏阅览空间,特藏空间服务是以特藏建设为背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引入信息共享空间理念,为读者提供的集阅讀浏览、学习研究、探讨交流、文化体验于一体的文化创意环境。目前,上海财经大学图书馆的学术展示·共享空间,就是结合本校与本馆特色、实现空间再造与新型服务融合的新型学术共享空间,成为了学校和图书馆对外宣传的窗口和服务平台[33]。智能化特藏服务空间的建设,不仅让特藏文化遗产走出了圣殿,使书写在古籍中的文字活起来,为读者提供传统文化的精神食粮,而且促进了图书馆的服务向学科化、专业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3.2.2 嵌入式服务
嵌入式服务是指图书馆将服务延伸至读者的现实和虚拟空间,参与读者教学、科研及学习的相关活动。大学图书馆通过嵌入教学、融入科研和深入学习,从而全方位地为读者提供文献信息服务和数据知识服务。在如何利用特藏为课程教学提供支持方面,耶鲁大学图书馆的“个人图书馆员支持计划”即为高年级学生配备学科馆员,提供馆藏支持、研究论文指导等服务[34],还有支持、促进学术研究的莱顿大学图书馆特藏部[35],都为国内大学图书馆推进特藏资源的嵌入式教学、科研和学习服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在国内,闽南师范大学图书馆的“谷文昌专题资料库”就为闽南师范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地方红色文化+”学科教学和“谷文昌精神”学科专题研究提供了智力支持和文献资源保障,在嵌入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科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6]。
3.2.3 出版服务
出版服务是大学图书馆为应对数字网络环境的挑战而采取的新的服务内容与服务形式,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图书馆出版是指通过图书馆出版平台,以数字出版形式公开发布图书、期刊、论文、会议文献、工作报告等学术研究资料,以促进网络时代的学术信息交流[37]。
在按需出版方面,尤其是特藏资源建设与服务的过程中,国外的大学图书馆结合已有的机构知识库与OA服务经验,利用长期积累的数字资源管理、保存与利用方面的专业技能,已经在开展出版服务并在扮演着出版者的角色。如杜克大学的curated archival collections、乔治亚州立大学的items from special collections等,其特色馆藏的出版情况都具有促进学术交流、与其他部门合作、支持开放存取的特点[28]。另外,美国杜克大学图书馆开发的支持所有格式研究和学术成果存储的“杜克数字知识库”,不仅增加了学术资源的多样性,而且使图书馆的收藏、出版、特色数字资源和数字化特色资源能力的宣传得到增强[38]。
可以说,大学的特色是大学在一定的办学思想和长期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独特、优质和富有开创性的个性风貌[39]。大学图书馆以特藏资源为基础的特色服务正是对大学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有力支撑。
3.3 加强服务宣传,扩大特色服务影响
大学图书馆在特藏服务宣传方面除举办实体空间和网络空间特藏展览、在图书馆主页上设立特藏资源栏目及服务介绍外,还可以进行以下工作:第一,在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教育活动中,如新生入馆教育、专题讲座、信息检索大赛、文检课教学等活动中加入特藏欣赏与检索的内容,利用特藏资源传授数据搜集、研究设计与论文写作的知识与技能,引领读者进入学术研究殿堂。第二,将馆藏珍品、特色数据库等制成慕课,可以由专家讲解,也可以由图书馆员介绍,从而达到吸引读者、充分利用的目的。第三,将以特藏资源利用为重点的信息素养教育活动融入专家教授的专业课程教学中,使特藏资源在专业教学与科学研究中发挥最大的作用,以达到教学与科研齐头并进的效果。第四,编写及印制馆藏特藏资源读者服务折页及小册子,提供特藏资源的简单介绍、索引目录及使用方法等。第五,在图书馆网站、微信公众号平台,发布推文,进行特藏资源与服务推介,如定期推出特藏资源宣传片,配之以精彩的文字表述,包括古籍特藏的推介,如古籍馆藏地、古籍阅览室的布置、开馆时间的介绍等,也包括特色数据库、文库等特藏资源检索、特藏资源服务方式及服务内容的详细说明等,以吸引更多的读者进一步利用特藏资源。第六,5G时代,直播宣传成为一种趋势、一种时尚,图书馆可以借助新媒体,利用抖音、短视频等对特藏资源及服务进行网络直播。
3.4 提升服务能力,完善特色服务
图书馆的本质是服务,人才是服务的保证。培养特藏资源服务馆员,提升其服务能力,是做好精准性、个性化特藏资源服务的重要内容。
特藏资源建设与服务人才,即特藏资源服务馆员,应该是复合型人才,既要具备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背景,又要有较强的大数据思维能力、学术科研水平和自主学习能力[40]。“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随着特藏建设与服务的日益学科化、专业化和个性化,特藏服务馆员还要关注数字人文、科学数据管理、学术出版等新兴内容。重视图书馆在科学数据转换中的作用,提高馆员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数据加工和存档能力、数据鉴定和数据群的可视化能力等,协助用户制定数据利用计划,完成数据搜索、数据引证及数据阐释等工作[41]。
总之,组建梯度型特藏服务团队,全面提升特藏服务馆员的综合服务能力,以实现从理念到技术、從态度到业务、从收集到研发、从协助检索到知识服务的全方位与专业化的服务,助力学校的“双一流”建设。
4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大学图书馆特藏建设与服务相关问题的思考
4.1 把握大学时代脉搏,保持特藏资源建设与服务的动态性
“双一流”大学建设的重点之一就是大学学科、地域、历史、文化、专题等的特色发展,大学图书馆的特藏资源建设彰显的正是大学及其图书馆的特色[42],反映出学校的影响力。学校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大学图书馆的特藏建设与服务也应是不断变化和动态发展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目前未列入为特藏的资源,以后也许会进入到特藏的范围;目前开展的特色服务,以后可能就是常态服务。所以大学图书馆应牢牢把握大学的时代脉搏,厘清学校发展的脉络,紧跟学校步伐,推进图书馆特藏资源建设与服务的动态发展。
4.2 遵循实用性原则,保证特藏资源高质量的建设
“双一流”建设需要一流图书馆的支撑,图书馆的特藏资源建设与服务成为至关重要的一环,但对于大学图书馆来说,特藏资源建设与服务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每所大学图书馆收藏的特藏资源都不尽相同,而且服务各异,所以各大学图书馆要因地制宜、因馆制宜,根据学校的发展及本馆的实际情况如本馆的功能定位、资金、人力物力等条件确定自己的特藏资源,从而以高质量的特藏资源开展不同层次、不同方式的特色服务。
4.3 以需求为原则,注重特藏服务的个性化
需求决定服务,服务依靠资源。“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信息资源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用户,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资源建设与服务应该成为大学图书馆工作的新常态。从读者决策采购到按需出版,大学图书馆的特藏资源建设与服务就是为了满足用户读者的需要,并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实现精准服务[38]。因此,大学图书馆特藏资源服务的关键在于主动性和精准性,应根据不同地域、不同学科专业、不同层次用户的特定需求,开展具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图書馆规程》的通知[EB/OL].[2020-08-01].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moe_736/s3886/201601/t20160120_228487.html.
[2]程焕文,赵冬梅.资源为王 服务为本 技术为用——程焕文谈高校图书馆管理的理念[J].晋图学刊,2020 (1):1-10.
[3]王虹.“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现状调查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9(24):43-50.
[4]叶素萍.高校图书馆特藏资源建设思考——以华北理工大学图书馆为例[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6):41-44.
[5]王雨卉.图书馆特藏概念廓清[J].图书馆论坛,2012(5):105-108,46.
[6]李书宁,吕岩彦,杨春燕,等.985高校图书馆数字特藏建设现状调查与分析[J].图书馆杂志,2011,30(8):58-63.
[7]孙文佳,常娥.国内外高校图书馆特藏资源组织现状探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7,61(19):6-12.
[8]王波.高校特色资源库构建模式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9(9):45-50.
[9]徐舒.公共图书馆特藏资源数字化建设和服务的众包策略[J].图书馆杂志,2019,38(06):49-56.
[10]蓝紫琪,刘欣.高校图书馆特藏资源建设与服务调查分析——“双一流”高校图书馆与地方院校图书馆的差异比较[J].图书馆界,2020(2):59-66,72.
[11]Nancy E. Stanfill,Bonita Bryant. Promoting preservation awareness in libraries: A sourcebook for academic, public, school, and special collections[J].The 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1998,24(4):251.
[12]Cloonan, Michèle V.; Berger, Sidney E.The Continuing Development of Special Collections Librarianship[J].Library Trends,2003, 52 (1):9-13.
[13]Bahde, Anne. Past or Portal Enhancing Undergraduate Learning through Special Collections and Archives[J].Portal:Libraries and the Academy,2013,13(4):158-159.
[14]邱葵.特藏非古籍不可吗?——美国是如何建立特藏图书馆的[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03(2):58-61.
[15]韦庆媛.美国著名大学图书馆“高校特藏”资源建设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7(2):88-92.
[16]张红扬.弘扬文化传统彰显个性特色——试论近年来高校图书馆特藏的发展.大学图书馆学报,2007(2):83.
[17]张慧丽.高校图书馆特藏资源推广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4,32(4):83-87.
[18]闫小斌.高校图书馆特藏资源推广研究[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4(6):74-77.
[19]范应桐,刘伟琼.高校图书馆建设有关本校文献特藏小议[J].图书馆界,1986(4):21-22.
[20]刘心舜.对数字化环境下图书馆特藏资源开发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1(9):14-16.
[21]王雨卉.图书馆特藏资源建设刍议[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2(15):118-119.
[22]鲁丹,李欣.整合异构特藏资源构建数字人文系统[J].图书馆论坛,2018,38(10):38-46,29.
[23]张毅,李欣.面向数字人文的特藏资源揭示研究——以方志数据库建设为例[J].图书馆,2019(6):100-105.
[24]王代礼.高校图书馆特藏资源信息共享空间的构建与效应研究——以中国民航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10):82-84.
[25]黄文忠.高校图书馆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建特藏资源的有益探索——以广州大学图书馆实践为例[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2(2):69-71.
[26]周亢美.奥斯陆皇家图书馆的馆藏特色[J].图书馆杂志,1983(1):74-75.
[27]周永红,吴芳.美国高校图书馆基于特色馆藏的出版服务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7,61(17):60-66.
[28]孙涵涵,郝群,张立彬,等.美国大学图书馆特藏资源版权政策解析及服务实践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20,64(10):128-135.
[29]Peter B. Hirtle. The Impact of Digitization on Special Collections in Libraries[J].Libraries & Culture,2002,37(1):42-52.
[30]田稷,孫晓菲,韩子静.亚洲文明特色文献资源的体系化建设规划与实践——以浙江大学图书馆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20,38(3):18-23.
[31]朱小梅,刘扬,闫桂梅,等.图书馆特藏服务模式研究:服务策略和价值创新[J].图书与情报,2014(1):65-69.[JP]
[32]王宇,孙鹏,胡万德.大学图书馆空间再造历程及驱动力[J].图书情报工作,2019,63(8):6-11.
[33]石琳琳,周丽.上海财经大学 学术数据总库、学术展示·共享空间启用仪式暨千村调查展、世界500强企业展开幕式在图书馆举办[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19,29(4):100-101.
[34]黄晓斌,杨敏.世界一流大学图书馆为本科教学服务的做法与启示[J].图书馆论坛,2019,39(7):136-143.
[35]阎琳.国外3所世界一流高校图书馆的古籍特藏服务与启示[J].图书情报工作,2019,63(18):131-136.
[36]陈群.基于文献资源建设的高校图书馆嵌入式学科服务研究——以闽南师范大学图书馆“谷文昌专题资料库”为例[J].图书馆研究,2018,48(5):92-96.
[37]赵惠芳,毛一国.学术交流新模式:图书馆出版服务[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2,30(2):13-17.
[38]刘万国,周秀霞,孙波.“双一流”建设视角下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热点扫描[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8,36(5):33-38.
[39]王英杰,刘宝存.世界一流大学的形成与发展[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91.
[40]陈思和.试论高校图书馆特藏建设的意义[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2(1):1-6.
[41]РЕЙЛИ СЮЗАН.РОЛЬ БИБЛИОТЕК В ПОДДЕРЖКЕ ОБМЕНА НАУЧНЫМИ ДАННЫМИ[J].[HT4F]научныеитехническиебиблиотеки,2013(2):102-107.[JP]
[42]奚朝辉.我国“双一流”高校图书馆特色数字资源建设调查与思考[D].合肥:安徽大学,2018:2.
作者简介:赵雪岩(1965-),女,硕士,哈尔滨商业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服务创新。
(收稿日期:2020-09-12 责任编辑:张长安)